分享

邓铁涛治肾病的方子!温阳行水消全身浮肿

 余公 2022-07-24 发布于广东

文/古方文化

推广中医文化◐ 传播中医精髓!

邓铁涛,喜欢中医的人多多少少听说过他的名字。他就是我国当代“国医大师”。邓铁涛生在中医家庭,从小跟随父辈学医,目睹中医药能救大众于疾苦之中,因而志继承父业,走上中医之路。但不幸的是,在2019年1月,104岁的邓铁涛逝世。从此,我国在中医界又少了一位国宝级人物。为此,中医爱好者感到惋惜。

今天要讲的这个方子,就是邓铁涛老人家留下来的一个很又代表的方子。喜欢邓老的中医爱好者给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某一天,邓老接待了一个患者,17岁,性吴,是个学生。

这个患者,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全身浮肿,久久不能不消退,兼心包积液。

于是到医院治疗,医家用了温阳利水的真武汤疗效不理想,这不应该啊?患者肾炎,全身浮肿,这个方子按理论说没用错啊!

于是,医院邀请邓铁涛前来会诊。邓老见患者面色白,全身浮肿,头面尤甚,心悸气短,小便短少,舌淡胖、苔白,脉沉细尺弱。

图片

邓老诊断,患者为“肾虚水肿。”

邓老开了一张方子:白术15g、白芍12g、茯苓皮30g、炙附子10g、生姜4片、麻黄10g、杏仁10g、桑白皮15g,每日1剂。一天三次,水煎服。

患者服药后,尿液增多,浑身冒汗,水肿开始消退。邓老随即加减疗法,经过20天的治疗后,水肿消退,心包积液消失,患者彻底治愈。

其实,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出现水肿均属中医学“水肿”范畴,但“水肿”不仅指肾炎,还包括其他原因引起的水肿。一般来说,原有心脏病,以后逐渐出现下肢水肿、腹水,并有心悸、气促、咳嗽等症状,则多属于心脏引起的水肿;若头面眼睑先出现水肿渐至全身水肿,则多属肾病水肿;若长期营养不良或久病后逐渐出现水肿者,则多属营养不良性水肿。水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是因肺脾肾功能障碍,致肺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不运化水湿,肾不化气行水而形成水肿。

本案患者以头面浮肿为甚,且兼有心包积液,证属肾阳虚弱、水湿凝聚,发为浮肿。

邓老方中附子温阳利水,麻黄、北杏仁、生姜温散宣肺,桑白皮、茯苓皮利水而不伤正,白术健脾,白芍可制附子之温燥,全方共奏宣肺利水、温补肾阳之功。最终是患者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