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与黄元御

 黄元御医学研究 2019-12-08


 《伤寒论》的学术研究与传承,历朝历代,一直都在进行,而所有的注解中,黄元御是《伤寒》传承千年以来最正宗的一脉,也是目前国内《伤寒论》注解理论最正统最正确最系统的一脉。目前国内的《伤寒》注解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把历朝代所有的《伤寒》注解集中起来,合为一本通识注解,另一种就是把古方给翻译成现代文的折话解。大学里的《伤寒金匮》教材都是各朝代的众医家注解,合为一本通识教材,导致学生学不透也学不会,而网上书店的《伤寒金匮》白话解又多如牛毛,通识注解,理论水平参差不齐,阴阳不分,错误百出;普通的白话注解,读完等于没读一样,始终都没有注解出《伤寒金匮》的精髓与细节,今天中医一直是在争议的环境下生存,所以理论基础是中医的根本,必须有严谨精准和正确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做指导支撑,才有安全有效的临床疗效,才能让中医获得所有人的认可,理论体系和临床疗效是中医发展的根基。

黄元御医学全集《伤寒悬解》《金匮悬解》《四圣心源》《难经悬解》《长沙药解》《伤寒说意》等等,各门注解,条理清晰,思维逻辑,理法方药,环环相扣,深入学习,则渐渐有所得,或学浅薄,但终能入仲景医门也。入门之后,发现整个的中医础础理论系统,有严重的偏差。理论体系若是不正确,就培养不出优秀的中医人才与大师,今天的中医,不是正宗的古时汉方汉医,中医完全被唐宋之后错误的理论给毒害了,给带偏了,今天大学里的《伤寒金匮》教材就是偏于通识注解,大多数理论都是搜集百家,合为一本通识教材。错误的中医理论导致中医的没落。我相信黄玩御一定以改变中医现状,拯救中医之血脉。

中医是一个整体,现代中医教育,把中医细分拆开,方剂学,本草学,诊断学,基础论,越拆越乱,越拆越坏事,中医走上了西医的模式,中医彻底变的畸形扭曲。今天的中医治病也是走上西化之路,最典型的就是用中药治病而不是用中医治病。

 中药治病,未必就是中医治病,二者若不搞清,就是中医走上了西化的道路,或者说在混水摸鱼。用药治病,请用中医医理来指导论治,不能用中药治病,不能用本草的功能药效来治病,更不能用见一咳嗽证加一止咳药,更不能用见一证加一药来组方剂,这是典型中医走上了西医处方药的模式,中医西化,疗效必成渣,更没有传承,中医只活在医书里,今天的中医成了形式摆设。同时也不能以吃不死人来完事。用法治病与中药治病,如汗吐下温,是用法治病。古代人治病,更善用法,今人治病,不善用法,等你学会黄元御升降理论,你就知道用药治病与用法治病的微妙关系,什么是用医理治病,什么是治未病,见肝之病,当先实脾,此就是中医治病,用医理指导治病。另外还有就是直接用时方治病,当用《伤寒》医理来论治指指,不能按时方的医理论治,时方的方义只能作为病例参考。

  中医不是机械仿制,永远也山寨不出来,这也不是西医的错,不要污蔑诽谤为西方的阴谋论。中医是天人合一的传统生命医学体系,先师仲景,把所有的经旨理论,都集成一体,现在确把这个体系给拆开,这是走弯路。学习黄元御,拯救中医,回归正道,一脉相承。

  《伤寒金匮》是传统医学的最高峰,世世代代有医家都在研究。黄元御的学术理论,绝对是众家注解中的最高水平,虽然目前没被广范认可,有一部分原因是流传与发行非常晚,从07年前后,才被普及,这是中医的一大遗憾,正统血脉,医疗体系,差点被埋没。黄氏理论,让中医理论体系,更规范,更清淅明朗,若是进入中医教材,能让中医教育更上一层楼,让中医学子学有所得,更加自信,这就是中医的根本,解决中医理论体系错误百出的根本问题,拔乱反正,走上光明正道。人人能读通,皆可自学,有门可入,研究仲景医学,走上健康之路。认识真正的一代宗师,黄元御。不读黄师,永不入仲景医门。

  现在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而中医实际最缺的就是理论体系这一块,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医治病与发展的根本核心,理论不行,中医的路,越来越窄。理论对,什么都对,理论不对,就没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就没有正统的传承,就没有合格的中医医生。目前虽然感觉中医非常火,但大多都是虚火上炎,中医不能靠传统观念混日子,也不能靠民族情怀混日子,更不能随时代而改变治病救人初心。

《黄元御医学全集》

这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这是一不用挂号的医院,

这是一个能让生命重新绽放的老中医。

这是一年期满即可行道救人的医中宝典。

这是一本即枯燥又有嚼劲的书,望所有学习的人能津津有味,体会黄师大医的精诚博爱之心。

解决中国人对中医的信任危机,让普通人也能直观看懂的中医;让外国人也能慢条斯理的看透中医;让普通爱好自学者,有路可循,有门可入;让中医从业者,医术精湛,更加自信;让中医理论体系,更规范,更清淅明朗,打消中医学子对中医的置疑;让中医治病更中医。解决中医大而不强的根本问题,拔乱反正,走上光明正道;解决中医理论错误百出的根本问题,解决学医难学医累,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问题,人人能读,人人能通,人可自学,有门可入,走上健康之路。全民自学,健康中国。

  认识真正的一代宗师,黄元御。不读黄师,永不入仲景之门,普渡众生,唯有黄师四圣。

转载;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今庸观点,有些话不吐不快,“看着博士生不会看病,我着急啊!”

为何现在的中医教材越编越厚,医学生的学历也越来越高,但很多硕士生,博士生却不会看病?我认为这不是学生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中医教育出了问题。他指出病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整个教学偏重通识教育,学生学外语的时间比看医书的时间还多。

二,教材太多太乱,很多编者将不成熟的观点注入其中,让学生不知道该相信谁。他以《伤寒论》举例,“这本书的注解版本不下几十种,越编越厚,一家之言甚多。”

三,中西医教育比例失调,中医学生学习西医的时间,远超学习中医,“本末倒置导致学生中医素养低下。临床机会少,临床技能训练缺乏。”

附上《伤寒论与伤寒悬解》书中的---序

《伤寒论》---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伤寒悬解》---序

玉楸子涤虑玄览,游思圹垠,空明研悟,自负古今无双。甲寅之岁,以误药粗工,委弃试帖。考镜灵兰之秘,讵读仲景《伤寒》 ,一言不解,遂乃博搜笺注,倾沥群言。纵观近古伤寒之家数十百种,岁历三秋,犹尔茫若,仰钻莫从。废卷长嘘,鲁鄙人之为闭,倪说之弟子,以不解解之。何者?固不可解也,是殆亦不可解矣。

丁巳仲春,此心未已,又复摊卷淫思。日落神疲,欹枕假寐,时风静月白,夜凉如水,素影半床。清梦一肱,华胥初回,恍然解矣。然后知群公著述,荒浪无归,彼方且涉泽迷津,披榛罔路,何以引我于康庄也!

吾闻适秦者,立而至,有车也,适楚越者,坐而至,有舟也。今适秦之车且东其辕,适越之舟或北其首,虽风利而马良,终身不至矣。然则古圣之书,晦于训诂者固多,而后人之心,误于笺疏者不少也。

伊时拟欲作解,年岁贸迁,日月躔迫,腹稿荒残,零落不追。乾隆戊辰,以事滞阳邱,宾于刘氏荒斋。北枕长河,南踞崇山,修树迷空,杂花布地,爱此佳胜,低徊留之,乃有著作斐然之志。于是掩关静拱,据梧凝思,灵台夜辟,玄钥晨开,遂使旧疑雾除,宿障云消,蚌开珠雾,沙落金呈。十载幽思,三月而就,起于春暮,成于秋始,时七月初三日也。

乃玄草甫成,二毛生鬓,感念此生,于邑增怀。昔蔡刚成欲以四十之年,跃马疾驰,以就当世之业。今春秋四十四年矣,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获以未衰之身,小有建立,方枯心于尺素之中,弹精于寸管之内,日薄途修,行自慨也。

然文信不迁,《吕览》弗著,西伯非囚,《周易》何传,是巴蜀乃不韦之乐地,羑里为文王之吉宅也。仆也爱此两书,不敢续尾,今日顿启灵源,成兹玄构,虽不能媲美前哲,要亦可备一家之言也。

嗟呼!仲景著书,几何年矣,而千载尘封,迄无解者。今日之作,纵尔敝精劳神,不得已也。 

                             昌邑黄元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