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效飞行的理论来源于一次意外飞行事故,1932年5月,德国一架飞机在飞越波涛滚滚的北海上空时,几台发动机突然同时熄火停车,失去动力的飞机急剧下坠,眼看掉入大海。危急时刻奇迹出现了:飞机跌至距海面10米左右便鬼使神差地不再下跌,竟然保持这个高度缓缓前飞,安全着陆。事后证明这就是神奇的“地面效应”托起了飞机,躲过了灭顶之灾。 而地效飞行器(ground-effect vehicle)就是利用地面效应提供支撑力而飞行的动载工具。地效飞行器贴近地面(或水面)飞行。机翼下表面离地面很近,形成气流的堵塞,使机翼升力增加,称为地面效应。最早用这种效应开发出飞行器的是德国人,苏联则作为后起之秀走在了世界前沿,里海怪物的出现就是很好的证明。 里海怪物的称号叫“雌鹞”(图1~4),是苏联在1982年建成的两艘专门用于两栖登陆的地效飞行器。“雌鹞”长106.1米、翼展长度40米,起飞重量约为495吨左右,配置了8台VD-7 涡喷发动机置于机翼,能够以800千米的时速一次性把至多850名士兵送到想要到达的地点,而且因为飞航时候位置贴近水面,所以无法通过空中雷达发现。而水面雷达又很难捕捉到这么高速航行的飞船。除了运输兵力,“雌鹞”还加装了6具SS-N-22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在面对海上舰艇打击时能够施以有效的反击。 很多后世者认为苏联的”里海怪物”地效飞行器是个很鸡肋的存在,其实不然,地效飞行器与飞机和舰船相比有许多突出的优点: 其一是速度快。一般在200km/小时以上,最大飞行速度可达700km/小时,是普通舰艇的10倍,是气垫船的2-3倍,有时甚至连武装直升机都比不过。 其二是有效载重大。一般为最大起飞重量的20% ——30%,短程飞行时甚至可以达到40%。 其三是经济。造价一般不超过同等参数飞机的一半,运送货物的效费比低于飞机和船只,还能节省建设机场或港口的费用; 其四是隐蔽性强。贴近水面或地面飞行时,几千米以外的雷达基本探测不到它;采用隐身技术,卫星也难以发现; 其五是安全可靠。采用浮箱结构,即使损坏,也不会沉入水中。 苏联的里海怪物之所以后来停开是因为苏联军方过于追求其体型和运载力——他们甚至还在谋划新一型的“更大型里海怪物”,被称为TCCP-110的具有航母功能的地效飞行器(图5),导致这一型的飞行器稳定性出了很多问题,随着苏联解体,这种失去战略目的的特型武器也就慢慢没落了。 我国也有研制类似的地效飞行器,比如1998年研制成功的“天鹅号”地效飞行器(图6)。它的人员运力也达到了200名士兵或者等重80吨的各种物资。那么我国为何要尝试研制这种地效飞行器,相信各位朋友是相当清楚的,也就是为了即将到来的那一天做好各种的准备罢了。 ![]() ![]() ![]() ![]() ![]() ![]() |
|
来自: 沙澧闲人个人馆 > 《科技,IT,工具,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