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届“牡丹杯”征文 ● 散文 】​​杨诗雨 | 牡 丹 情

 新用户98917666 2022-07-24 发布于甘肃

牡  丹  情

杨诗雨

古往今来,世人毫不吝惜对牡丹的赞誉和喜爱。古有文人墨客挥笔书写它的锦簇芬芳,雍容富贵,“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画家铺纸泼墨晕染出朵朵魏紫姚黄,跃然纸上。今有众人栽种,天香国色绽放在华夏大地。各式各样的工艺品,丝织品上也随处可见它艳丽的身影,牡丹的芳名也家喻户晓。春意正浓,也是观赏牡丹的好时节。

在古代,牡丹可谓是文人雅客的宠儿。赞颂牡丹的诗词数不胜数,对它的评价也极高。唐代文学家皮日休在他的诗作中写道“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可见它的地位非同一般。唐中书舍人李正封咏叹牡丹名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使“国色天香”正式成了人们对牡丹的定评。《爱莲说》中虽写了作者对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的喜爱之情,但是文中“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寥寥数笔,也从侧面衬托出人们对牡丹的喜爱程度。

牡丹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在隋代牡丹便是皇室和达官显贵们花园中的常客。随着栽培范围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也能一睹牡丹芳容。

唐代,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牡丹华贵馥郁的形象备受人们喜爱。诗仙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以花喻容,夸赞贵妃的美艳动人,其中的“花”便是牡丹。刘禹锡通过芍药妖无格,芙蕖净少情来与牡丹对比,一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更加显现了人们对牡丹追捧和青睐。而牡丹所象征的富贵,祥和,圆满也更符合唐朝开明盛世“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繁荣昌盛和安定和谐。

宋代,牡丹的栽培技术不断提高,更加系统完善。古人靠着他们的智慧进行研究实验,也总结了不少成熟的栽培经验,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种,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向公众征求对中国国花的意向。牡丹得票高达79.71%在众花之中脱颖而出。当今,牡丹在人们心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在2014年的APEC峰会、2016年的G20峰会、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要会议上,牡丹作为百花之王,华夏国花,它的身姿也随处可见。家用的一些纺织品上也绣有牡丹的图案。因寓意美好,牡丹也成为出现在一些绣品,书画上的不二之选。

苏东坡曾写“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不忍看花瓣落地沾泥辜负了牡丹一番好颜色,采撷琼片用牛酥煎炸制成一道清甜可口的菜品。鲜花制成的菜肴也成了宴席上让人眼前一亮的美食。

《神农本草经》记载:“牡丹味辛寒,一名鹿韭,一名鼠姑,生山谷”。在甘肃省武威县发掘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发现医学简数十枚,其中有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载。花,根,皮皆可入药。由此可见,牡丹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也备受医学者的关注。

三月菏泽,四月洛阳,五月庆阳昔家园,一赏牡丹真国色。凭借多年的辛勤经营,悉心培育,已栽植可观赏的成园牡丹五亩六千余株,栽培幼苗十多亩一万余株。红、黄、白、绿、黑、紫各类牡丹品种四十多种。成为陇东观赏牡丹的首选之处。春风和煦,百花莺啼,带着亲朋好友,来庆阳昔家园观赏牡丹。感受文人墨客的浪漫,古今人民的智慧,熏陶在花香和墨香中,放松心情,享受闲舒。

自古以来人们对牡丹的喜爱显而易见,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它的药用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牡丹是华贵的象征,是圆满的代表,它绽放在华夏大地上,就为每一寸土地送去沁人心脾的芬香,送去和谐安康的祝愿。像青皂罗袍配白马银枪,意气风发的少年,为中华的发展添彩点睛。

       杨诗雨, 陇东学院20级小教文本科一班学生。

(主编:高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