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潭电化未来利润4年7倍的主要逻辑

 黑白马2010 2022-07-24 发布于广东
湘潭电化个人今年以来持续持有,可以翻看我原来发的湘潭电化的文章。再发一篇补充一下它主要4年(2021年为基数)7倍利润的主要逻辑:
电解二氧化锰,下游分别需求对应
1  一次性干电池,
2  锰酸锂
3   钠电池(层状氧化物和普鲁士白线路)
4  磷酸锰铁锂电池。

未来为什么紧缺
1  目前本身就是紧平衡状态。过去一年新增了锰酸锂电池的需求,用于电动两轮车从铅酸电池升级到锰酸锂电池(每年5000万辆产能,目前锂电池渗透率不到20%),以及五菱宏光miniEV。
电解二氧化锰在各种新增需求下,过去一年价格从8000涨价到目前的19000。
2    扩产难。  一吨产品等于锰矿+2000度电+硫酸等环节,产生2吨含硫离子废渣。污染严重。处理难度大。属于国家严格控制的红线产能。过去几年国内产能从40多万吨变成了目前的38万吨。湘潭电化过去五年扩产的5万吨产能全部来自于旧产能置换。
未来扩产能否新增,可以,下游是新能源相关,发改委未来会批,但介于环保要求和规模效应考虑,极大概率也是在这9家国内生产企业内扩。

3    下游新增需求旺盛。
       1)    锰酸锂,铅酸电动车升级锂电池电动车,目前正在进展中。目前由于碳酸锂太贵,导致锰酸钾成本是铅酸电池的两三倍(1000多对400块),替换进展缓慢。浙江有政府补贴每辆几百块,进展比较好。 
      2) 钠电池      钠电池公认的三个技术线路,层状氧化物,普鲁士白,聚阴离子,前两个技术线路都需要用到电解二氧化锰。数据约为1Gw需求是1200-1600吨(国泰君安)。  纳电池2023量产粗略统计在5-8Gw,对应需求0.6-1万吨电解二氧化锰。未来长期需求会迅速扩大。
      3 ) 磷酸锰铁锂。  目前没有量产,技术线路有争议。是硫酸锰还是电解二氧化锰或者相关的升级品如  四氧化三锰。

4  技术门槛
  电解二氧化锰对应的型号有40-50种。应用在电池级,一致性和杂质处理要求比较高,通常需要和下游做联合开发。在相应的电池厂验证周期需要6-12个月。
    湘潭电化从事电池级电解二氧化锰60余年,与下游国内外主流电池企业都有业务合作。一次性干电池时代就和Lg 松下等有合作,国内现在下游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湖南裕能(从湘潭电化分离出来的团队),博力威(锰酸锂用于电动两轮车)。可以说它的产品得到了下游的充分验证,做联合开发也有巨大的产业优势。

5    竞争格局
电解二氧化锰产能,全球50几万吨,中国38万吨。南方锰业12.5万吨,湘潭电化12.2万吨。其他都是万吨级。全中国9家企业在做,几乎都是国企。
湘潭电化占据约国内三分之一产能,而且与其他企业差别主要在于它下游一直在电池级应用较多。

总结,可以看到电解二氧化锰因为下游钠电池等新能源产业的需求起来,未来一段时间由于供需关系持续涨价的预期。每涨价1000块,湘潭电化(12.2万吨),利润增加1亿左右。  乐观预期电解二氧化锰可以触及25000的价格甚至更高。

相对2021年全年2.4亿业绩来说。湘潭电化未来2-3年间,利润可能触及12-15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