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2—1973年大规模引进西方技术设备由来

 若悟369 2022-07-24 发布于安徽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一直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50年代苏联援建156项工程,改变了我国工业一穷二白的面貌,为基本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基础。中苏关系恶化,赫鲁晓夫将专家撤走后,撕毁合同。60年代我们从日本、法国引进技术、设备。“文革”爆发后这个工作中断了。1971年11月,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美国总统访华,在此前后,大批的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纷纷与我国建交,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封锁。外交关系的突破成为第二次技术与设备引进的契机。而此时西方国家战后20多年的发展,面临着产品过剩,他们的产品、设备、技术急于找出路,也很愿意卖给中国。外部环境为引进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九一三事件,林彪自我爆炸,林彪反党集团的垮台,为引进创造了内部条件。主持政治局、国务院工作的周总理和李先念、华国锋决定抓住机遇,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由计委向国务院写一个报告。为写好报告,统一思想,1972年1月初,李先念和华国锋专门听取计委主任余秋里和轻工业部、燃化部、商业部、外贸部委汇报,组织大家讨论。[1]

李四光的理论被运用于实际,我国找到大庆等油田,开采的石油、天然气为生产化学纤维和化肥提供了原料,但是缺少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计划是准备从法国、日本进口4套装置,建成后每年可生产合成纤维24万吨,约等于500万吨棉花,可织布40亿尺。其中“的确良”涤纶的产量,包括目前生产的数量(指进口原料由国内加工抽丝),总数将达到19亿市尺。[2]当时中国人口8亿,平均每人可以增加近3尺“的确良”布料。

华国锋一直管农业,他很清楚:我国棉花种植面积每年七八千万亩,产量就是4000万担,相当于200万吨。棉花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不能都民用,亩产又低,要增加棉花产量主要靠扩大种植面积,但是又不能挤了粮食种植面积。国外的经验就是发展化学纤维,发达国家化学纤维在纺织原料中占40%,而我们只占5.5%。相差太远。

当时每个人每年7尺布票,只能做一条裤子或一件上衣。60年代有了化学纤维,但是产量少,1971年只有12万吨[3],不能敞开供应,在大城市要工业券,在小地方群众要半夜起来排队。那时穿衣只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中国人孩子多,“老大穿新的,老二穿旧的,老三穿补的”。粮食生产受耕地面积限制,只能提高单产。提高产量最重要条件就是化肥。华国锋在湖南时就抓建设小化肥厂,生产尿素。施用1斤尿素可以增产稻谷4—5斤。当时全国已有1533个小化肥厂,一年一个工厂产量2000吨。一年产量也就是二三百万吨。平均每亩地10斤计,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且质量不行,有效养分只有17.7%,有的还达不到。而国际上是大型化肥厂,有效养分达到46.3%,是小化肥厂的3倍。每年要进口化肥七八百万吨,需外汇三四亿,一次引进设备虽然贵,但从长远看,引进成套设备在经济上是很合算的。

1972年1月初,会议气氛热烈而有秩序。国务院决定引进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大家都十分兴奋。“文革”这几年一直搞运动,终于可以好好抓生产,终于有机会开放,可以了解、跟上世界水平。大家议论,引进的4套设备放在纺织工业比较发达、原料短缺而人口众多的地区,如四川、辽宁、上海、天津。化肥方面,进口的两套30万吨大型合成氨设备,建在四川和大庆。同时加快全国正在建设的25个合成氨厂的进度,以及为改造、扩建老厂要进口的急需设备、部件和钢材,再进口生产合成材料的部分单机、材料,共计4亿美元。争取在1974、1975年建成或形成生产能力。1月16日起草好《关于进口成套化纤、化肥技术设备的报告》,上报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并报周总理。

1972年1月22日,李先念、华国锋、余秋里联名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特别指明:

鉴于我国棉花播种面积今后再扩大有限,同时这几年来,由于工作跟不上,棉花产量一直在4200万到4700万担。为了保障人民生活和适应工业生产、出口外援的需要,除了继续抓好棉花生产外,根据国外经验,必须大力发展石油化工,把化纤、化肥工业搞上去。因此国家计委与有关部门商量,拟引进化纤新技术成套设备4套,化肥设备2套,以及部分关键设备和材料。约需4亿美元,争取五六年内全部投产。投产后一年可以生产化纤24万吨(相当于500万担棉花,而耐用方面,比棉织品高几倍),化肥400万吨。

拟引进的这些设备,都是以天然气、油田气和石油为原料的,原料比较有保障。据了解,国外在技术上也比较新,引进后,可以加速我国化纤、化肥工业的发展。因此,经研究,我们同意这一方案,妥否,请批示。

新中国建立十几年了,吃饭、穿衣一直是定量供应,一直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是压在中央、国务院领导心上的一块石头。2月5日,周恩来批示同意,并报毛泽东批准。[4]国务院十分重视这些引进工程,兵分两路,一路由轻工部、燃化部组织考察组分别到西欧、日本考察。一路由轻工部和国家建委、燃化部、交通部、水电部等组织工作组,轻工部副部长焦善民带队实地调查、选择厂址。决定四川建在长寿,上海建在金山卫,辽宁建在辽阳,天津建在北大港。结果报告国家计委并报李先念、华国锋。

5月,李先念批准了国外考察报告,委派柴树藩主持引进谈判。此时柴树藩尚在干校劳动,周总理紧急将他调了回来。9月2日,周总理将柴树藩写的《进口化纤设备谈判进展情况报告》批给李先念,并提出提前从日本进口设备。9月19日李先念对国家计委、外贸部的报告作了批示,由此第一批进口化纤、化肥设备的报告正式决定下来。

1972年9月20日国务院批准计委成立进口设备领导小组[5]。从此拉开第二次大规模引进的序幕,逐步形成以后的43亿方案。

引进工作进展顺利,冶金、燃化、机械、电讯、民航、水电、铁道、三机部、四机部也写报告,要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出国考察,了解国际这些年的发展情况,货比三家,引进技术、设备。[6]这年8月,计委向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呈送了冶金部的报告,要求从德国、日本进口一米七连续式轧板机。早在1958年、1964年冶金部就提出过这个报告。这已是第三次。此项目建成,可以解决国内对薄钢板的要求。进口一套设备需2亿美元,每年进口300万吨钢材需3亿美元,进口设备比进口钢材合算。进口的设备放在武钢。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对此积极支持,报告很快送到周总理那里。8月21日,[7]周恩来总理批复:拟照办,并送毛主席和在京的政治局成员审批。[8]经过谈判、准备,1975年6月正式施工,1978年12月建成。[9]

计委汇总石油、煤炭、化工、机械、军工、电讯、民航、水电、铁道、三机部、四机部的考察报告,又准备了两个方案,1972年11月7日,计委将小方案《关于进口成套化工设备的请求报告》报周恩来。报告建议进口6亿美元的23套化工设备。11月30日,周恩来看这个报告,认为很零碎,同时认为既然有这么好的机遇,事情就应该做大些,要求将关于进口33亿美元的大方案一起报送他。

1973年1月5日,计委向李先念、纪登奎、华国锋并报周总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求报告》,《报告》建议在今后三五年内引进43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简称“四三方案”。

报告提出引进进口设备的主要原则是:第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要积极扩大对外经济交流。要集中力量,切切实实地解决国民经济中几个关键问题。第二,学习与独创相结合。由现在的四五十年代的水平,提高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第三,有进有出,进出平衡。准备采取分期付款。设备投产后所增加的工矿产品中拿出一部分扩大出口,是能够做到外汇平衡的(后采用利用国外存款承担部分外汇)。第四,新旧结合,节约外汇。也可以用些半新不旧的。第五,当前与长远兼顾。进口七八百万吨化肥,所需外汇三四亿美元,进口钢材二三百万,所需外汇4亿—6亿美元,而进口10套化肥设备只需外汇三四亿,可生产1000万吨。进口生产350万吨的钢厂设备只需外汇六七亿美元。第六,进口设备大部分放在沿海,小部分放在内陆。

《报告》建议“各部、省、市,抽调一批得力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组织专门班子,像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抓'一五六’项设备那样,扎扎实实地把建设任务抓紧抓好,尽早投产见效”。后来,《报告》又追加8.8亿美元,整个方案共计51.8亿美元。[10]

虽然有“四人帮”的干扰,江青制造的蜗牛事件、风庆轮事件,但是到1977年底,26个项目20个建成投产,平均每个项目建设工期是3年8个月,其中最长的是5年。对此同期第四个五年计划安排的项目建设工期长达11年,显然这些项目的建设速度是快得多。

顶着“四人帮”不断的干扰、破坏,顶着“四人帮”不断批判崇洋媚外、卖国主义的巨大压力,周恩来领导国务院坚持引进、开放,发展生产,到1979年底,粉碎“四人帮”后第三年,完成实际签约成交39亿多美元,比预定43亿少花了3亿多美元。到1982年,26个项目全部建成。

这些项目的完成使我国内的工业水平上了一个台阶,有了很大的提高,极大改善民生,缓和社会矛盾。首先,解决了穿的问题,从1978年到1981年四个石油化纤厂相继投产,生产24万吨,相当于500万吨棉花,可以织布40亿尺,10亿人平均每人4尺,部分解决了穿衣问题,工业券没有什么用处。到1983年,纺织品终于可以敞开供应,取消了实行几十年的布票。

它还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饭的问题。到1978年13套大化肥厂已有7套投产,生产尿素361万吨,如进口同样数量的尿素,所需外汇5.2亿,是进口7套设备的1倍。[11]以全世界百分之十的耕地,中国解决占世界人口百分之二十的人口的吃饭问题。

1981年南京烷基苯厂建成投产,洗衣粉可以敞开供应,结束了20多年老百姓买肥皂要票的历史。

“文革”结束时,积累十年、几十年的矛盾堆积如山,积重难返,而人民已不能等待,纷纷要求解决。政治上平反后,要有一系列政策落实,如经济赔偿、返城后解决就业、工资、住房问题,每项都要有物质支撑。物品逐渐丰富,极大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是改革开放能顺利进行的原因之一。“四三方案”功不可没。

以这些项目为龙头,带动了各个方面的开放、改革。为了引进,大批同志出国考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地和西方发达国家交流与合作。人们眼界大开,看到了差距。就在我们关门搞革命时,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真是“洞中只一日,世上已千年”。我国年产10万吨合成氨厂职工要上千,而国外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厂职工只要一百多人。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不抓生产不行,不抓科技不行,不整顿不行,不抓管理不行。先有开放,才有改革。中国再也不能封闭下去,否则真要被开除出地球。不仅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还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思想的转变。

在引进过程中积累了与西方发达国家打交道的经验,培养了外事干部,培养了技术干部,培养了外语人才,这些人后来成为改革开放的主力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