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十一娘

 祥宏讲夷坚 2022-07-25 发布于北京
宋代段子:中国南方有些地区“黄王”发音不分,按说阴曹地府使者抓人肯定要按文件来,如果凭字面,“黄王”当然是不同的,可能冥卒文化水平低,或只是听上面官员的口头吩咐“抓王(黄)十一娘”,结果抓错了!这个细节耐人寻味。

【原文】

福州侯官县黄秀才女十一娘,立帘下观人往来。一急足直入曰:“官追汝。”女还房,即苦心痛死。

经日复生,曰:“追者与我俱行数十里,忽有恐色,曰:'吾所追乃王十一娘,误唤汝。今见大王,但称是王氏,若实言,当捶杀汝。’我强应之。至官府,见三人鼎足而坐。中坐者乃我父也,望我来,即凭轩问曰:'汝何为来此?’曰:'正在帘内,为人追至。及中途,则言当追王十一娘而误追我,戒我不得言。’父还坐,谓东向者曰:'所追王氏,今误矣。’曰:'公何以知之?’曰:'此吾女也。’东向者即命吏阅簿,顾曰:'果误矣。’(又《榕阴新检》作“因”)笑曰:'王法无亲,今日却有亲。’皆大笑,乃放我还。”(郑彦和知刚说。)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张女对冥事-上||姚锡冥官||丘鼎入冥||徐三为冥卒||杨廿一入冥||曹氏入冥

【白话语音文字版】

福州侯官县(古县名)黄秀才的女儿十一娘,有一天正站在家中帘子后面看着街上的人来人往。忽然,一个急足(官府差人)直接进来跟她说:“官府来抓你!”十一娘赶紧回到房中,心中当即一阵绞痛难受,人就死了。

经过一天,她又活过来,跟家里人说:“我跟着抓我的人一起走了好几十里,他脸上忽然冒出恐惧之色,跟我说:'我要追的是王十一娘,抓错你了。马上要见到我们大王(阎王),你就说你姓王,如果跟大王说实话,我就把你打死。’我勉强答应他。”

“我们来到一处官府,见到有三位官人以鼎足的方式在坐。中间坐的是我父亲,他看我来了,当即起身凭着轩窗问我:'你怎么到这儿来了?’我说:'我正在家中帘子后面,就被人抓到这儿来了。走在半路,抓我的人说,应当抓的是王十一娘,抓错我了!他还告诫我不要说实话。’父亲听我说完,回到座位上,跟向东而坐的官员说:'应该抓的是王氏,现在抓错了。’那人问:'您怎么知道抓错了?’父亲说:'抓来的是我女儿啊。’那位官员当即命小吏检阅生死簿,小吏经查,冲着那官员报告:'确实抓错了!’那官员一听,于是笑道:'都说王法无亲,今日还真是有亲了!’在场官员们都大笑,他们就让我还阳了。”

这个事儿是郑彦和(名知刚)说的。

【祥宏点评】:轩,指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凭轩,指凭着窗廊;侯官县,福州旧县名,辖境大致为现今福州市区西部和闽侯县西北部;《榕阴新检》,明代徐兴公(名“火+勃”)编撰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他是闽县(福州旧县名)人。书中多记载福州本地古事,显然本书也采择了《夷坚志》中的此事。“榕”指榕树,又指福州(榕城)。“榕阴”(即榕荫)新检,指的是福州本地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奇闻异事,且经过了作者的精检;郑知刚,字彦和,在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李易榜中进士,在“福建宋代进士名录”中有他的记录;这是个普通的入冥记录,“抓错”似乎是《夷坚志》“入冥”类故事经常涉及的情节。这件事的趣处在于发音,中国南方有些地区“黄王”发音不分,按说阴曹地府使者抓人肯定是按照文件来的,如果凭字面,“黄王”当然是不同的,但如果差人文化水平低,或者只是听上面官员的口头吩咐“抓王(黄)十一娘”,结果导致抓错,这个细节耐人寻味。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又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19-从《夷坚志》故事谈“入冥与复活”-现场交流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