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瑞鹤图 - 北宋 赵佶 ![]() 今天是再次封控在家的最后一天,天色不如前几天明亮,并不是宋徽宗梦醒时分吟唱的梦境中的“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那种高冷的汝窑天青色,但是在中文语境里,这种天色,也一样被称为青色,因为在中文里,“青色”是一种从黑色过度到绿色之间的颜色的总称…… 和我们大多数人认知中的不一样的是,在中国古代,并没有“蓝色”这种颜色,很多人听到这里可能会拿起板砖了,“青出于蓝胜于蓝”说的是什么,其实这句我们中国人喜欢的成语里面,“青”是颜色,而“蓝”并不是颜色,“蓝”在古代,是提炼“青色”的植物,根据南北气候环境的不同,在北方,多用蓼蓝,而南方,则用马蓝。制作工艺和做豆腐大同小异,浸泡,磨碎,过滤,然后用石灰沉淀。 这下明白为什么豆腐只有我们中国人才能发明了吧,青色染料,我们中国人起码三千年前就已经知道怎么做了,而豆腐,是两千年前的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至于为什么大豆早就有了,我们却要隔开一千年才能吃上美味的豆腐,那是因为直到西汉,我们才捣鼓出了好的石磨子,才能把大豆磨的细细的,同理,小麦,也早就从美素不达米亚平原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华大地,可是在西汉之前的漫长岁月,我们也只能无奈地将麦粒白水煮一下,硬嚼着咽下去,实在是费牙,所以爱好面食的小伙伴做梦穿越时千万别忘了西汉是一条红线哦。 青色,在中国一直就是一个浪漫的颜色,诗经里关于“青色”情诗比比皆是。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难道就不能主动和我语音聊天嘛? 还有更贴近当代生活的这句“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整天就知道在外面采蓼蓝打工赚钱,每次都说收集了半天一兜蓼蓝都没有采满,挣不到足够的钱,本来说好了五天就回来的,为什么第六天了,大猪蹄子还没有回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