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geTalk | 功能性食品创新:脑肠轴概念 益生菌产品,正在加速进入中老年市场!

 菌心说 2022-07-25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干货抢先看

2.做好基础性研究是做好脑肠轴产品市场教育、做出生命力产品的关键,推动益生菌行业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

3.老年人对历史沉淀的品牌接受度更高,“老字号”是切入老年赛道的关键。

作者 | 郭梦君

排版 | 陈 苗

在功能性食品赛道,“脑肠轴”是近年来持续火热的概念,今年已经有多款主打情绪调节、记忆改善的产品落地,定位逐渐从年轻消费者扩展到老年人群。

脑肠轴是指中枢神经和肠道之间的双向信息交互系统。肠道拥有复杂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它既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外周自主神经系统的一部分,被称为“第二大脑”。

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脑肠轴的双向系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对全身代谢和行为产生影响。聚焦于老年人群,作用于脑肠轴的产品可以起到干预阿尔茨海默症发病进程、改善记忆力的作用。

AgeClub研究团队也观察到,许多大公司正在研发布局脑肠轴产品,有些产品已经开始销售。

图片

脑肠轴益生菌产品,AgeClub不完全整理

可见,目前市面上,脑肠轴产品越来越多,大多针对儿童、年轻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而针对于中老年人的产品还很少。在中老年赛道,国内企业对脑肠轴产品的关注度并不高。

而从全球趋势来看,脑肠轴的消费者认知度不断走高,其通过饮食摄入提升大脑健康的作用机制,让普通消费者愿意接受。

近期,ADM Outside VoiceSM消费者洞察平台与 FMCG Gurus 合作的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脑肠轴的作用以及肠道微生物与情绪和认知之间的联系,开始更加关注食品饮料和膳食补充剂可能对身心健康产生的影响。

超过半数(58%)的全球消费者认识到消化道菌群对健康具有潜在益处。53%的消费者表示,他们对能够支持大脑健康的产品很感兴趣。

脑肠轴概念,将成为未来老年功能性食品研发的大趋势。

为此,AgeClub访谈了曾任职于法国达能集团的伍江波博士。伍博士专攻肠道菌群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微生物基因工程,曾在达能集团荷兰研发中心、法国研发总部工作6年,从事益生菌药物研发。2022年,伍博士参与创办蓉益生生物科技,研发面向中老年和年轻人的脑肠轴功能益生菌产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中国脑肠轴领域的研发现状、功能性食品赛道趋势、中老年功能性食品的未来方向。

图片

伍江波

博士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生物医学本科和硕士;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微生物和免疫学博士;

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后;四川省特聘专家。

Topic One

脑肠轴中老年食品仍是蓝海

医疗药企跨界入局已成趋势

AgeClub: 您关注到中老年赛道的契机是什么?

伍江波:此前,我曾经在法国达能集团和法国国家农业科学研究院等企业和科研机构工作,从事益生菌研究和产品研发,主要是益生菌和益生元药物研发,医疗转食品或医疗转民用的方向,特别是通过脑肠轴相关的机制原理进行神经治疗、心理治疗、老年治疗,关注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群。

中国有20%的人已经初步慢慢进入老年阶段,是相当大的一个人群,但老年人群不太受到关注,也对功能性食品的认知不足。和年轻人不同的是,他们信息来源的渠道很多,但信息化的程度不够,对新生事物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理解。在功能性食品领域,老年赛道是一个很大的初级市场。

AgeClub: 您为何选择在2022年这个节点进入赛道?

伍江波:2022年正好是在疫情发生两年之后。不管是普通消费者,还是在疫情当中被围困的消费者,不管是年轻群体还是中老年群体,从世界范围整体来看,大家都充满着一些心理的压抑,或者是抑郁情绪。有很多精神上的压力或者是不确定的紧张因素在社会上蔓延。

我的想法是在心理治疗方面,从食品上进行一个补充,可以做好在医院之外的协助治疗。

图片

AgeClub: 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医疗药企进入食品快消行业,您如何看待这个趋势?

伍江波:我认为药食同源这个理念很重要,做健康导向作用、有健康功效的食品是未来食品行业的一大发展趋势,食品不再是简单的补充营养的作用,我们更需要它具有一些个性化的、能促进健康的作用。医药制药企业做健康功效或者健康导向这方面产品有先天性优势,因为这些药企本身是做药物研发或者健康产品研发的,而药物和健康功效食品的研究思路本身是一致的。

而且,与医疗食品相比,具有健康功效的营养食品具有研发周期短的特点,能够更快地赢得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医疗制药企业进入食品快消行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从不同的传统医药品牌或者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来看,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产品已经琳琅满目了,但是他们做到的只能说是1.0版本。

首先食品毕竟是要好吃的,但是把偏功能性食品做得好吃的话,市场上还真的不多,基本上是凤毛麟角。大多数都是有一定功效声称,但是实际尝起来的话,味道口感还没达到理想状态。如果通过一些工业性的手段,例如,植物提取或者风味掩盖,尽量把原来做药的时候不太注意的异味杂味,通过一定手段掩盖掉或替代掉,这样的话做出的产品会更加好吃一点。

其次,医疗转食品的话,转化过程中缺少功能性的传导,一些企业并没有做临床研究、药理、安全性的研究。

Topic Two

益生菌有望改善老年记忆力

基础性研发仍有缺失

AgeClub: 益生菌如何帮助人们进行心理健康管理?

伍江波所谓的益生菌是肠道里面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生物,我们肠道的微生物和我们大脑活动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大脑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双向通讯沟通叫做脑肠轴。

脑肠轴它本身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包括肠道菌群、菌群代谢物、肠道神经系统、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神经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

肠道微生物的益生菌可以分泌一些神经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影响大脑功能和心理健康,比如5-羟色胺,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能够调节人类神经活动,产生令人愉悦的情绪;再比如乳杆菌和双歧杆菌能够分泌gamma-氨基丁酸(GABA),也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很好地缓解精神压力、调节情绪。

另外,益生菌通过人体内代谢可以产生多种代谢产物,比如色氨酸、胞外多糖等,影响人体代谢,从而进一步影响大脑神经系统;再比如短链脂肪酸SCFA由肠道的微生物发酵而成,它能够跨越血脑屏障,并具有多种神经保护功能,具有明显的认知和抗抑郁的作用。

图片

AgeClub: 主打年轻人精神健康的益生菌产品,跟中老年群体的有什么不同?

伍江波:这是两个不同的复配产品,其成分不同,作用机制不同,对神经系统产生的作用也不同。我们年轻人精神健康的益生菌产品采用的菌株具有抗抑郁和焦虑的功能,主要针对现代上班族和社会精英群体,这部分人群很多人承受着来自社会和生活各方面的一些压力,而这些压力在日积月累又得不到合适的渠道释放的情况,容易使人产生抑郁、焦虑这样的心理问题,我们的这款产品中的益生菌能有效缓解这部分人群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我们的老年人益生菌产品主要含有改善神经细胞活动的益生菌菌株和修复神经功能的营养元素,因为很多患有认知症或者记忆力缺陷的老年人其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的细胞突触大大减少,导致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减弱,而我们的这款产品一方面其益生菌的代谢产物能激活神经细胞活动,同时其营养元素能修复神经细胞的细胞突触,从而增强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从而改善老年人的记忆力。

AgeClub: 老年群体对脑肠轴概念相对陌生,如何做好市场教育?

伍江波:国内的脑肠轴的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与国外相比,起步比较晚。在国外的话,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产业化公司,在做脑肠轴的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方面很早就起步了。

国内关注脑肠轴方向的科研单位和益生菌的企业,更多的还停留在一些相关性研究上,例如研究肠道菌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关联性,但是鲜有涉及关于脑肠轴的机制性研究,比如为什么有关联,通过什么样的原理关联,这方面研究做得还是远远不够的,而机制型研究对于形成具体产品并实现产业转化是至关重要的。

在做好基础科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成果转化,推出有市场生命力的产品;通过产品具体的作用或者功效来说话,增强或形成人们对产品的认知。在有好的产品的基础上,我们再通过具有专业背景的权威渠道做市场宣传,才能更好地提升社会对益生菌改善认知症或者治疗的精神的疾病的认知。

AgeClub: 目前,益生菌大多处于国外大企业垄断的状况,技术和引进方面,壁垒很高,您如何看待?

伍江波:首先,做好益生菌或者肠道微生物的基础性研究,做好每一项技术积累是最重要的,而这也是目前这个行业最缺失的。只有扎扎实实的做好基础研究,做好技术积累,才能解决这个行业中的“卡脖子”技术,做出具有长期市场生命力的产品来。

其次,需要资本市场和政府资源对这个行业长期持续的关注,而不是短暂的跟风似的炒作。这些年来我们国家无论是科研机构,还是资本市场,对肠道菌群的研究和益生菌行业的关注度确实越来越大。

因为这个行业和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但我们希望这种关注能转化为长期的持续的投入,而不是短暂的为了科研业绩和市场盈利来炒作。这种盲目的跟风炒作会造成资源和经费的浪费,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最后,政府监管部门须要有一个有利而正确的引导。从药物研发角度来看,做益生菌药物研发目前最活跃的是美国。

美国集中了世界上80%到90%的新兴菌药研发企业,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资本市场对菌药研发的关注,更重要的是FDA针对菌药研发有一整套完善的监管机制,以及相应的指导性文件,这些都有力帮助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而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菌药研发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政府监管机制的完善,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而在国内对于菌药研发的政府监管这方面目前处于一个较空白的阶段。总的来说,益生菌行业不仅要做好基础研究工作,也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的配合以及资本市场的关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才能破除一些所谓的技术或者渠道上的壁垒。

Topic Three

功能性食品亟待适老化设计

慢病管理益生菌将出现

AgeClub: 如何根据老人不同的饮食习惯,不同的身体状况设计产品?

伍江波:在市面上,胶基糖形式的功能性食品很火热,但对于牙口不太好,佩戴假牙的老人来说,他们不能享受这种软糖。其实,可以将胶基糖形式进行调整,比如做成中空的,把一些益生菌或有机物注入进去,然后做得并不是太黏牙,韧性太好的那种,做成较脆的胶基糖。老人只要咬下去,然后用舌头和上颚去顶一下,胶基糖就会碎掉,能够像糖浆一样,就直接可以吃下去了。

如果作为老年人的补充餐饮的话,产品形式也可以采用布丁或果冻形式。老年人在食用的时候,只需要做简单的舌头和口腔活动,牙齿不是太好老人也能够吃这些东西。

图片

AgeClub: 如何解决患有糖尿病等慢病的老人,不能食用甜品的问题?

伍江波:可以采用代糖的一些方式来做,概念与元气森林类似。糖会带来很好的口感,但是很多老年人有糖尿病和代谢问题的话就不能吃,我们希望还是稍微保留一定正常的甜味,然后大多数还是用代糖来做,这样的话既能保证健康,又能保留风味。

同时,益生菌通过肠道微生态的调节能降低血糖或者改善慢性疾病,慢病管理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未来,会有更多慢病管理相关的益生菌产品出现。

Topic Four

功能性食品进入老年市场

借力老字号有优势

AgeClub: 益生菌产品的销售渠道可以如何设计?

伍江波:销售渠道的话,一部分是封闭渠道,另外一部分就是大家都看好的快销渠道。

封闭渠道是指医疗渠道或者是团购渠道。第一阶段通过社区渠道进行小范围的推广测试,产品可以做迭代或者修正。

第二阶段就是跟大的品牌或者大的渠道合作,跟他们联名或者是一起推出产品,进入真正的快销渠道。因为快销市场的话,投入的费用和市场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所以应该先做封闭渠道,然后进入快销渠道。

AgeClub: 借力“老字号”进入老年市场有哪些优势?

伍江波:我们团队调查发现,中老年人群对新的东西接受程度并不是太高,跟年轻人比起来,他们会有一定的品牌和产品筛选。

从产品角度来说,具有传统记忆或者是信任度的品牌,中老年人接受得会非常快。所以说在中老年市场当中,老品牌有相当的影响力,更加具有竞争优势。

从品牌的角度来说,老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它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发生了很多历史故事或者事件,沉淀在这个品牌当中,因此结合老字号推出功能性食品,会有一定的附加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