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杨修之死一直都饱受争议,诞生了许多的争论和说法,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杨修是极为有才的“聪明人”,出身不俗,父亲杨彪是太尉,外公袁术是袁氏代表人物,一方诸侯。自己又是学问渊博,任丞相府主薄。关于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也是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是因为是杨修太过聪明,让曹操数次失去了面子;也有说是因为杨修数次干预了曹操的计划,曹操因此愤慨不已,将他杀了,总之这样的说法也是非常之多。虽然是各有道理,但仔细揣摩,还是站不住脚的。 杨修之死,缘于太聪明,太固执,太逞能。 ![]() 曹操一生多猜疑,心狠手辣,“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杨修参与了多嫡事,触犯了大忌,站错了队,看不清形势,支持与之交好的曹植,自然被支持曹丕的司马懿等人攻击,再加上曹操原就对其不喜,身死已是必然。 当时曹操选接班人,拟定两个儿子曹丕与曹植之间。曹植才华横溢,其言行很像曹操年轻时代浪荡风采,一度深得曹操喜欢。曹植的智囊团中有丁仪兄弟与杨修等人,而曹丕智囊团有司马懿与吴质等人。司马懿老谋深算,吴质工于心计。纵然杨修玉质盖华,论算计绝对比不上曹丕手下的一批谋士,况且曹丕本人的政治手腕与心机手段也大大强于兄弟曹植。曹操经过再三掂量,最终由曹丕接班。曹丕被立继承人后,曹操深知谋士的力量,于是借“鸡肋”以“乱军心”之罪推出斩了杨修,也为儿子曹丕日后登基扫清了障碍。曹操深知自己在世时可以压倒杨修,他死后,儿子曹丕未必是杨修的对手。于是一直在找机会除掉杨修,这次逮着机会了。 ![]() 据《三国志》记载,杨修的母亲是袁术的女儿,杨修确是袁术亲外孙,曹操对名门贵族与清议复古派文人,一向深恶痛绝。曹操会饶过杨修吗? 三国演义只写杨修聪明绝顶,暗示曹操是忌才而杀杨修。但事实上不是。曹操连祢衡都不杀,却杀了杨修,当然不是因为忌才,而是为了排除自己身后的权力斗争因素。 可惜杨修一世聪明外露,反誤了卿卿性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