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辈子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李云龙的感慨,在黄崖洞真实呈现

 兵说 2022-07-25 发布于云南
我们知道,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年代于武器特别是重武器方面长期弱于对手。我军官兵常常在敌人拥有巨大装备优势的情况下,只能以血肉之躯迎战“钢铁洪流”,以至于为了胜利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
当然,有常例就必然有特例。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从未放弃过对先进武器装备的渴望与追求。通过充分发挥战争智慧,合理使用资源并加之以巧妙的战术布置,人民军队还真就在敌强我弱的大环境中打造出装备精良、乃至比敌人还要“豪华”的部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装备精良的人民军队战力又有几何呢?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战例。
黄崖洞现景
(一)没有枪没有炮,咱要自己造
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自成立之日起,就面临着武器装备差、火力贫弱的困难。全面抗战中,尽管八路军、新四军越战越强,但从总体来看,这种武器装备上的劣势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为此,取之于敌就成为了我军改善装备、提升战斗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游击队之歌里“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唱得是很惬意,但实际上从日军那里夺取枪炮是殊为不易的。
不同于老蒋麾下的“运输大队”经常奉上“大礼包”,日军在战败时不仅会有组织地破坏武器,甚至连军用地图、水壶、绷带这些物资也会付之一炬,这使我军依靠缴获来补充消耗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有的时候,许多缴获的日军武器看似完好,但里面的关键零部件均被日军在即将战败前进行了损毁或拆卸,导致有时候缺一个螺丝,整枪整炮就没法用了。平型关之战后八路军打扫战场,得到步枪500余支,但只有130余支能够正常射击。而就是这些步枪,还有28支的刺刀座不见了,日军的“抠门”可见一斑!
缴获一门大炮,对八路军来说比过年还高兴
为了改善装备、提升战斗力,延安于1938年初号召各根据地要利用各种条件建立自己的兵工厂,满足手枪、步枪、子弹、手榴弹、炸药等武器的生产,以实现主席所说的“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1939年9月,八路军军工部整合第115师344旅修械所、第129师补充团修械所、第115师唐天际支队修械所等一些初具规模的军工部门,由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统筹规划,创建了抗战中人民军工大名鼎鼎的“明星”——黄崖洞兵工厂。
军工部长刘鹏亲自带队,和一所所长程明垒、总工程师陈自坚一起亲自测量、指挥施工,半年后就建成厂房6000多平方米,不仅发电厂、高炉房等一应俱全,车、刨、钻、冲、切、削等机床样样都有,连图书馆、俱乐部等配套设施也一个不少。刚开始,兵工厂每月能生产步枪60余支,子弹5000发。后来,在左权将军的倾心指导,以及广大工程人员起早贪黑的共同努力下,到1941年初,兵工厂已经可以每月生产375支步枪、15挺机枪、1000枚手榴弹。1941年1月,工程人员甚至试制成功了第一门50毫米掷弹筒(俗称“小钢炮”),到当年11月,共生产掷弹筒800多个、掷榴弹20000多发。兵工厂一年生产的军火足够武装16个正规团,由此大大提升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
黄崖洞兵工厂生产的八一式马步枪
(二)树大招风,兵工厂被日军盯上
尽管在1939年后蒋军断绝了八路军所有补给来源,但八路军通过战场缴获及人民军工的加持越战越强。尤其是1940年夏、秋两季,第115、129师在晋察冀豫等地广泛出击,大大扩展了抗日根据地的面积。连番交锋后的日军发出疑问:不是根据地都被我们封锁了吗,不是老蒋不帮助八路吗,那怎么八路的子弹总是打不完?
不用说,八路军一定是自己建了兵工厂!于是,黄崖洞自然成了日军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可是,他们也不知道兵工厂具体在哪儿,只能不断以小部队发动多路扫荡,企图靠这种“搂草打兔子”的方法迫使我兵工厂暴露。还别说,这种办法虽然笨,可真有一个日军中队顺着我军布防的空隙渗入到了根据地腹地,发现了兵工厂的所在!
黄崖洞兵工厂内景(情景还原)
当时,兵工厂的八路军守备部队只有1个排的正规军,即便把能够战斗的军工人员都算上,满打满算也就80来人,看似很难挡住日军的进攻了。但是莫忘,这里可是兵工厂啊。人我没有,枪我还没有吗?大家把库房打开,从里面拿出20挺机枪、6门迫击炮、2门步兵炮,迎着日军就是一阵猛射猛轰。在优势火力的“洗礼”下,日军完全被打懵,以为黄崖洞驻扎了八路一个团!想想也是,日军一个中队也就装备9挺轻机枪、9具掷弹筒,和黄崖洞守备军的装备相比简直被完爆,除了赶紧跑路,他们还能怎么办?
黄崖洞有八路一个团?吃惊之余,日军迅速调整部署,从第4、6混成旅团各抽一部,组成了一支7000余人的讨伐大队再攻黄崖洞。怎么样,人数达七千人,就问你怕不怕?
如果换在正面战场,日军一个大队1200余人就能打蒋军一个师,这么算的话7000日军能顶蒋军起码两个军。但是,这回日军算盘打错了。早在建厂之初,左权将军就充分考虑了敌人来犯的可能,把厂址选在了太行绝壁的半山腰上,四周全是高耸入云的陡崖峭壁,无论飞机还是重炮均无法对工厂形成直接的火力威胁。
更令人叫绝的是,从外界进入黄崖洞,只能通过一条狭长的“S”形通道,这条“S”形通道全长约1.5公里,两旁壁立千仞,在这里设一道关卡,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仅如此,八路军还围绕工厂设置了三层防线,以野战工事配合半永久掩体、散兵坑、机枪巢形成了里三层、外三层的火力网。此时日军要来,不打他个伏击还等什么呢?
(三)超强火力发威,日军连番损兵折将
左权一声令下,八路军特务团进入守备阵地,与兵工厂警卫排协同作战。至于武器装备,这儿离兵工厂那么近,用李云龙的话说就是“这辈子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弹药够用两个月,粮食可以吃半年,甚至还有一个炮兵连来提供炮火支援!
左权将军与妻女合影
1941年11月9日,日军的进攻开始了。八路军凭借地利,再加上居高临下发扬火力优势,连续打退日军四次进攻。日军一看,八路火力太猛,只好等天黑后进行夜袭。要知道,以往战斗中我军为弥补与对手的火力差距,不得不在白天隐蔽待机,夜晚再伺机出动,可如今竟反了过来。10日凌晨,日军的夜袭开始了。可谁想他们刚走没多久,就踏上了地雷。地雷一响,八路军迅速做出反应,掷弹筒、迫击炮一齐招呼,日军连八路军的人影都没看清,就损失一百余人,夜袭告吹了。
11日白天,被打得无奈又无语的日军开始“不讲武德”,他们驱赶百姓的羊来蹚地雷阵。谁曾想八路军早就防着你这手,黄崖洞周边的地雷都是专门针对日军扫荡部队研制的,羊踩上去没事儿,但日军的大头鞋踩上去准炸。日军跟在羊群后面,大摇大摆进入雷区,结果很快就接二连三触发爆炸。还没等日军搞明白怎么回事,周围高地上的30余挺轻重机枪开火了。一小时过后,日军丢下200具尸体撤走,而我军无一伤亡。
日军连番吃瘪,于是竟不顾国际公法,使用毒气弹炮击我军阵地。不过,这里是兵工厂啊,生产些防毒面具很正常吧?于是,日军的毒气弹不仅没起到预期效果,反而暴露了自己的炮兵阵地,八路军炮兵立即做出反应,标定、装弹、射击,动作一气呵成,日军的炮兵阵地被端掉了。
13日,恼羞成怒的日军将抓来的百姓放在队伍前面,八路军没办法,只能停止布雷,并撤出第一道防线。日军得寸进尺,继续押着百姓向我进攻,八路军只好再让出第二道防线。可谁想当晚,一队八路军悄悄绕到日军后面发动了突袭。你不是把百姓放在队伍前面吗,后面可没有百姓了吧?没了顾忌的八路军一阵猛打,日军猝不及防连连后撤,没撤多远又被八路军炮兵连一阵招呼,伤亡惨重。
俗话说,穷则迂回穿插,达则火力覆盖。可现在咱八路军不穷了,所以也就不做选择题了,穿插、覆盖我都要了。
14日,久攻未果的日军祭出了最后的法宝——飞机。在敌机的猛烈空袭下,八路军收缩防线,撤到了第三道防线。16日,日军一部突破水腰口核心工事,却陷入我军前后夹击,只得又撤了出来。
(四)八路军大获全胜,创造悬殊战损比
就这样,攻了一周的日军连兵工厂的门都没看见,可后方的日本各大媒体却早就把“皇军攻占八路3000人规模大型兵工厂”的头版头条弄好了。出了洋相的日军大怒,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攻克黄崖洞。17日,一支日军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突破正面八路军阵地,进入兵工厂。可日军一进厂房便目瞪口呆:这里面空空如也,啥也没有!
原来,左权将军在设计厂房时,在每个车间下方都布置了秘密地道,必要时可以转移设备。所以除了一个没法带走的大锅炉外,所有机器设备早就转移了。眼见摧毁兵工厂的目的已无法达成,日军只得选择班师。可是来都来了,就这么走岂不可惜?日军每撤一步,便遭到八路军一阵杀伤,先是密集的手榴弹雨,而后再是迫击炮的效力射,而后再是重机枪的狂扫,最后又是日军最心惊胆战的地雷阵!仅撤退阶段,日军就折损500余人,整个部队乱成一锅粥。浴血奋战八昼夜,八路军终于取得了的最后胜利。
八路军追歼残敌
黄崖洞兵工厂保卫战,在左权将军的直接指挥下,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兵工厂警卫部队以不到1300人的劣势兵力抗击7000多日军的轮番进攻,以40人阵亡、126受伤的微弱代价,毙伤日军1029人,敌我两军战损比竟高达空前的6:1。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后来被一些键盘侠吹得神乎其神的拉加苏战役中,全副美式装备的蒋军新38师在得到美军全方位的空、炮火力支援及空投补给的情况下,以伤亡252人的代价歼敌1360人,敌我战损比也不过5.4:1。
1985年,黄崖洞兵工厂旧址正式被辟为旅游区,对外开放。这座昔日人民军队最大的兵工厂,如今静静地矗立在山腰里,向世人讲述着一个永远不变的真理:武器与精神双刃皆利,英勇与智慧共进迸发,这样的人民军队,必定战无不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