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亚: 一般指本词条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俄罗斯,乌克兰主权争议的一个共和国 克里米亚的名字源自塔塔尔语“克里木”,是鞑靼人最早期汗王的名字。克里米亚面积25,500平方公里。2014年3月1日,俄军占领克里米亚;3月11日,克里米亚议会以81票中78票赞同的结果,通过了克里米亚独立宣言;3月16日,克里米亚全民公决,结果显示96.77%选民赞成加入俄罗斯;3月17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克里米亚独立,并申请加入俄罗斯联邦。[1] 俄罗斯与乌克兰在该地区存在主权争议。俄方实际控制。乌方将当地划为自治共和国,区域与俄方行政区完全重叠,有关机构设在赫尔松。 基本信息 中文名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 国土面积26081km² 简称克里米亚 人口数量191.32 万(2018年) 人口密度75.6/km2(世界第116名,截至2007年) 首都辛菲罗波尔 主要民族俄罗斯人58.32%、乌克兰人24.32%、克里米亚鞑靼人12.10%、白俄罗斯人1.44%、鞑靼人0.54%、亚美尼亚人0.43%、犹太人0.22%、意大利人0.015% 主要城市辛菲罗波尔、塞瓦斯托波尔、巴拉克拉瓦、刻赤 主要宗教东正教 官方语言俄语 时区欧洲东部时间、UTC+2 政治体制共和制 气候条件地中海气候 常用语俄语、乌克兰语 所属州欧洲 外文名Крым,Республика Крым(俄语)、Къырым, Къырым Джумхуриети(克里米亚鞑靼语)、Крим,Республіка Крим(乌克兰语)、The Autonomous Republic of Crimea(英语) 别名克里木 行政区类别自治共和国/联邦主体(一级行政区) 所属地区南部联邦管区 地理位置濒临黑海和亚速海、乌克兰南部 下辖地区14个区、11个市 政府驻地辛菲罗波尔 电话区号7368 著名景点雅尔塔、米斯霍尔 机场辛菲罗波尔机场 车牌代码82RUS 行政长官谢尔盖·阿克肖诺夫[2] 货币俄罗斯卢布(2014年4月起使用) 著名工程克里米亚大桥 视频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自然环境 国家象征 人口 政治 经济 文化 旅游 国家事件 相关信息 朗读段落 意见反馈 历史沿革名称来源 克里米亚(Crimea)的名字源自塔塔尔语“克里木”,是鞑靼人最早期汗王的名字。克里米亚最早名称是可萨利亚,因为可萨人曾在那里居住过。也有认为克里米亚的名字是来自一个城市的名称:Qırım,金帐汗国克里米亚省的首府。大多数研究人员相信Qırım这个词来自古老的突厥语的“护城河”。但是Qırım也有其他版本的语源,如qır-山丘,-ım-现代克里米亚塔塔尔语中的“我的”。古希腊人称克里米亚为陶里斯。 早期历史 能够找到的最早的在克里木半岛定居的人是凯尔特人,前7世纪塞西安人开始将他们排挤掉了,只有在山区还有少数留了下来。与此同时希腊人开始在海岸建立殖民地。 前438年这里建立了一个叫做博斯普鲁斯王国的国家,这个国家与雅典的关系非常好,它向雅典提供麦和其它货物。前15年,克里木半岛海岸上的国家和城市都沦为罗马帝国的附属国。 此后克里木半岛相继被不同的民族占领:250年被哥特人,376年被匈奴,8世纪被可萨人,1016年被拜占庭,1237年被蒙古人。 13世纪意大利商城热那亚将其竞争者威尼斯逐出克里木半岛并在半岛的海岸上建立了多个城市。这些繁茂商城一直存在到奥斯曼帝国占领克里木半岛为止。 克里米亚汗国
从1478年到1777年,克里米亚汗国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附属国。这汗国的其中一个收入来源是前往东欧捕捉奴隶,称为草原民族的收成,卡法城是著名奴隶市场。国内主要是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最大的一次战事是在1572年围攻莫斯科,捉拿了十五万人,尸骸塞满莫斯科河。从1584年伊斯兰·格来二世开始,在星期五聚礼上,以土耳其苏丹的名称颂胡特巴。在被沙俄并吞前,克里米亚维护了伊斯兰边界,定期扫荡南俄,阻止斯拉夫人定居草原。1774年俄罗斯迫使奥斯曼承认克里米亚独立,从1777年起,克里米亚汗王沙希因附属俄罗斯。不久,克里米亚贵族起义反对沙希因,沙希因向俄国人请求援助。波特金率7万俄军到达克里米亚,1783年俄罗斯正式将整个克里米亚半岛纳入版图。 苏联时期 1918年,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即苏俄)。 1921年10月,建立克里米亚鞑靼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仍归苏俄管辖。 1946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命令,将原“克里米亚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撤销建制,并降格为克里米亚州。 1954年5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令将克里米亚州划归当时的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与俄罗斯的战争 1854年至1856年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克里木半岛也是一些很血腥的战役的战场。1941年德国军队在试图占领连接克里木半岛和大陆的地峡时损失惨重。最后德军还是冲破了苏军的防线,只有塞瓦斯托波尔从1941年10月一直坚持到1942年7月4日。1944年苏军重占塞瓦斯托波尔。同年许多克里木半岛上的鞑靼人被流放,大约46%被流放的人死于饥饿或疾病,其余的人直到数十年后才获准返回克里米亚半岛。1945年2月在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召开雅尔塔会议。 到1955年为止克里木半岛是俄罗斯加盟共和国的一部分,在纪念二战胜利的时候它被转交给乌克兰加盟共和国。 乌克兰统治时期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与俄罗斯、克里米亚地方政府之间就半岛归属问题不断产生纠纷,曾长期困扰俄乌关系。克里米亚要求独立或重返俄罗斯的呼声不断。在克里米亚独立倾向越来越强烈的情况下,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了关于克里米亚实行自治的决定。1992年2月,克里米亚州更名为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同年5月,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先后通过“克里米亚国家独立法”和“克里米亚共和国宪法”。此后,由于乌克兰政府的反对,该宪法被取缔。 1992年1月,俄罗斯联邦会议(即议会)曾通过决议要求重新考虑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同年5月,俄议会通过决议,宣布1954年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的决议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并要求俄罗斯、乌克兰和克里米亚三方就半岛地位问题展开谈判。乌克兰则予以强硬反击,宣布俄议会的决定无效。 1992年6月1日,乌克兰和克里米亚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就克里米亚的地位问题达成协议。根据协议,克里米亚作为乌克兰的组成部分有权自主地利用其地理位置发展对外开放经济,同其他国家建立社会经济和文化关系。 1994年7月,随着奉行对俄友好政策的列昂尼德·库奇马当选乌克兰总统,有关克里米亚半岛归属的争执渐渐趋于沉寂。在库奇马总统执政十年期间,乌中央政府取缔了克里米亚宪法和总统制,并将克里米亚政府置于中央政府直接领导。此外,乌总统还通过克里米亚议长提名直接任命克里米亚政府总理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克里米亚的控制。 1997年5月,俄罗斯与乌克兰正式签署俄乌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条约,确立双边友好关系,原则上为解决克里米亚归属等问题奠定了基础,确认克里米亚半岛归乌克兰所有,双方的紧张关系才得以缓和。 俄罗斯联邦统治时期 2014年3月16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就自身地位举行全民公投。全民公投筹备与执行委员会主席马雷舍夫17日宣布,对公投全部选票的统计结果表明,全克里米亚半岛超过96%的投票者赞成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2014年3月17日,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议会决定,克里米亚独立成为主权国家,命名为克里米亚共和国。当天,有100个席位的克里米亚议会有85位议员参加表决,决定获全票通过。克里米亚议会还向俄罗斯联邦提出建议,以新的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克议会同时决定,自即日起,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一切政府机构要向克里米亚共和国移交权力和设施。 议会新闻处发布的新闻稿称,克里米亚共和国愿在平等、和平、友好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 同一天,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总统令,俄罗斯承认克里米亚共和国是独立的主权国家。18日,普京批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草案并与克里米亚共和国领导人签署了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条约。克里姆林宫在一份声明中说:“克里米亚共和国自条约签署之日起就被视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俄方表示,将尊重并支持克里米亚人民的选择。然而,乌克兰当局宣布克里米亚议会举行公投的决定非法,将当地视为“临时敌占区”。由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组成的七国集团表示将不承认公投结果。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一项决议,认定克里米亚举行的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的全民公投“破坏了国家的领土完整,违反国际法,是一次不合法的投票活动”。 乌克兰总理阿尔谢尼·亚采纽克17日表示,乌方不会承认“所谓的克里米亚全民公投”。 这次公投是克里米亚半岛历史上第三次。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在1991年和1994年分别进行过两次公投,内容都是关于更大的自治权和在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政治取向。 2016年7月28日,俄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将南部联邦管区和克里米亚联邦区合并改组为新的南部联邦区。 2018年5月16日,横跨刻赤海峡、连接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塔曼半岛和克里米亚共和国刻赤市的克里米亚大桥公路部分正式通车。 朗读段落 意见反馈 行政区划克里米亚分为25个地区:14个“区”(raion)和11个城市的市政府,正式称为“市议会管辖的领土”。虽然塞瓦斯托波尔位于克里米亚半岛,但在行政上独立于克里米亚的其他地区,是乌克兰两个直辖市之一。 区 1. Bakhchisaray Raion
2. Bilohirsk Raion 3. Dzhankoy Raion 4. Kirovskiy Raion 5. Krasnohvardiyske Raion 6. Krasnoperekopsk Raion 7. Lenine Raion 8. Nizhnyohirskyi Raion 9. Pervomayske Raion 10. Rozdolne Raion 11. Saky Raion 12. Simferopol Raion 13. Sovetskyi Raion 14. Chornomorske Raion 自治市 15. Alushta municipality
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
16. Armyansk municipality 17. Dzhankoy municipality 18. Yevpatoria municipality 19. Kerch municipality 20. Krasnoperekopsk municipality 21. Saki municipality 22. Simferopol municipality 23. Sudak municipality 25. yalta municipality24. Feodosiya municipality 26. Sevastopol municipality 主要城市 辛菲罗波尔:首都 刻赤:乌克兰重要的工业、运输与旅游中心 费奥多西亚:港口与度假城市 雅尔塔:克里米亚最重要的观光胜地之一 朗读段落 意见反馈 自然环境向北克里木半岛与欧洲大陆通过一条仅数公里宽的地峡相连。半岛的东部是刻赤半岛,它与大陆隔刻赤海峡相望。刻赤海峡连接黑海和亚速海。 克里木半岛的海岸线形成几个海湾和良好的天然港口。在半岛的西北部上是卡尔基尼海湾,在半岛的西南有塞瓦斯托波尔和巴拉克拉瓦等良港,在半岛的东北部有刻赤海湾,在东南部有费奥多西亚海湾及同名的良港。 沿半岛的东南海岸一直延伸到半岛的西南角有两条山脉(克里木山脉,最高点1545米)。半岛其他地方75%的面积是半干燥的草原。在半岛的草原上散布着许多塞西安人留下的墓。 半岛的南岸温暖潮湿,是一个疗养胜地。在苏联时代这里是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休假地。这里也有许多果园和葡萄园,许多村庄、清真寺、修道院、俄罗斯皇家宫殿以及古希腊和中世纪的城堡聚集在这里。 阅读全文 |
|
来自: 飞翔eagi56anp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