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林简报1985-4

 snjsx002 2022-07-25 发布于福建

寿林简报1985-4

(总第4期)

1985年2月27日

我县召开植树造林联席会议

225,我县召开县五套班子领导、乡镇党委书记、造林指挥部成员参加的植树造林联席会议,县委书记李林清同志作了动员报告。李书记在报告中小结了我县春节前的造林情况,对春节后到植树节前的造林工作作了安排。
李书记在报告中着重指出:根据我县“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实际状况,以及回乡探亲的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学生在恳亲座谈会上的提议,1990年前要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1990年后举办商品性生产的地方工业;2000年开始就要依靠林业全面振兴寿宁。因此,搞好林业是振兴寿宁的唯一道路。现在,我们就要大力抓好林业,在植树节前,各级领导都要深入基层,高度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把本县1500万株苗木全部种植下去,这样才算完成今年的造林任务。
与会同志一致表示,要按照联席会议精神,广泛发动群众,在植树节前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县8万亩造林任务和30万株义务植树任务。

我县春节前造林的基本情况

春节前,全县完成造林25961亩,占地区下达指导性任务5万亩的51.9%,占县下达任务8万亩的32.5%。其中,主要完成松木造林15770亩,占该计划任务的53.6%;商品材基地4711亩,占该计划任务的41.0%;防护林4520亩(其中杉类820亩、松木3700亩),占该计划任务的90.4%
从进度看,除国营景山林场外,清源、南阳两个乡较快,完成了任务的一半以上,其次是武曲、斜滩、竹管垄、犀溪、鳌阳等五个乡镇完成了任务的三分之一多。这里,要表扬的是清源乡,该乡领导重视,群众发动得充分,时间抓得紧,党委书记、乡长亲自抓苗木调配,春节前就调回松木苗82万株,杉木苗47万株,全乡各村全面进行造林。林业站长徐定林等同志,认真做好山场规划,加强指导,到年底廿九才回家。犀溪乡党委、政府把造林列入议事日程,充分调动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全乡有各种苗木130多万株,原计划调出30万株,但他们根据群众的造林热情,决定一株也不调出,全部由本乡群众造。该乡甲坑村南山下自然村(是老区基点村)缪老陈等7户春节前就整地480亩,平均每户60多亩。缪老陈家中三个人只有一个劳力,本人57岁,年前就投工200多天。像这样的专业户我们应很好地支持,也是林业发展的方向,各乡镇应大力推广。
但是,从前一段的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年内造林准备工作差,有的同志对林业重要性认识不足,各乡镇的造林进展不平衡;有的虽已建立了组织,但人员配备不齐;有个别领导无动于衷,指挥不力,办实事少。这些问题,造成了我县造林进度缓慢。从全区的进度看,我县最慢。这种局面应引起各乡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加以改变。

关于打好植树造林第二战役的六项决定

为贯彻我县植树造林联席会议精神,226,县造林指挥部召开广播大会。副县长、指挥部副总指挥郑希由同志作了《动员起来,突击十天,打好植树造林的第二战役》的讲话。这里,转载“讲话”中关于打好植树造林第二战役的“六项决定”,以便宣传贯彻。
第一:要认真学习宣传、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号文件和“中央关于林业问题的重要指示”(这个“指示”已由林业部门打印转发),以及省政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放宽林业政策,按照群众的意愿,认真抓好自留山、责任山的落实和造林,建立和完善生产责任制。对乡镇林场、专业户、重点户、联合体的承包荒山造林,在种苗、技术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积极鼓励和扶持他们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第二:各乡镇党委、政府和行政村都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动员工作,高度集中精力,把植树造林作为当前中心任务来抓,充分发动群众,苦战十天,力争在植树节前完成8万亩的造林任务。
第三:要认真执行营林的六项基本措施,严格把好质量关。当前,要做到适地适树,该种什么树就种什么树。合格苗上山,尤其是商品材基地,要保证壮苗、好苗上山,采取有效的措施,坚决制止劣苗、不合格苗上山造林。


第四:各乡镇都要根据造林指挥部制订的“造林苗木平衡表”以及各自的实际需要抓紧抓好苗木的调运。各乡镇的任务完成了多少,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看调运了多少苗木。要提倡引导用实生苗造林,不用或少用劈条苗木造林。除苍南调进的704万株松木苗外,本县杉木苗1314万株、松木苗170万株、绿化苗13.9万株,都要全部栽植下去。各乡镇调运苗木的车费,暂由林业局垫付,最后算进苗木款中。
第五:把计划造林(大面积造林)同四旁植树、义务植树很好地结合起来。各乡镇及村民委员会都要参照县直机关按口划片进行义务植树的办法,在各自的所在地划出山场,有组织、有步骤地发动干部、职工、师生、村民群众进行义务植树。
至于义务植树的苗木费,机关院内绿化用现钱向北山苗圃或斜滩苗圃购买;各乡镇村由当地林业站负责调拨,免费供给杉、柳杉、松木苗;阔叶树等珍贵树种一律用现钱购买。
此外,要扩大绿化祖国的视野,有条件的单位、个人都要把栽花、种草、庭院绿化搞起来。同计划造林一样,今后我们要进行验收评比、参观展览。对搞得好的,要表扬奖励;有条件而没搞好或没搞的要批评。
第六:要加强森林保护和林政管理,广泛深入宣传《森林法》。对广大干部群众宣传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态平衡中的重要地位和国家颁布《森林法》的重要意义,以提高执行《森林法》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严禁乱砍滥伐。目前至春耕大忙期间,正值火险季节,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都应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切实抓好护林防火工作。

关于“寿宁林业简报”(摘录)

“寿宁林业简报”从1985 年起到现在,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1985~1988年。
这阶段,《寿宁林业》编印19期,共发稿69篇;印发份数通常为60份。19858月前由本人编辑为主,叶允猛为辅。同年9月起,因我脱产上党校学习,则以叶允猛为主,蔡道振为辅。这阶段未明确主编,也未作“责任编辑”的署名,有一些登载的文章也未署名。对登载的文章在年终付给一定的稿酬。
从版面和篇数看,1986年第六期(总第16期,44)以前是铅字打字、手工油印,163050克纸单面印刷。每期页数为25张,34张的居多,篇数均未超过4篇。1986年第七期(总第17期,510)起连着三期采用钢板刻写、手工油印,860双面用纸,最多的一期载稿为12篇。当时是计划每月出刊一期的(第七至第九期连续三期都是在每月十号出刊)。但出了第九期(总第19期,710)后,19868月起就停刊了。在造成停刊两年的“诸多原因”中,其主办人的离去而未适时地重新确定是一个主要因素。
本阶段的《寿宁林业》处于尝试、摸索之初,表达出寿宁务林人希望有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自办刊物的良好愿望。同时,也体现了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本县林业在变革中的大体情况,既反映了在常规情形下本县林业工作的一些做法及其成效,也寄托着对本县林业兴盛的希望。如《治党治山治穷,立志改变寿宁》(1985年第十期,1220)、《扶贫要扶林,脱贫不脱林》(1986年第九期,710)等文章,县乡领导以及干部群众中类似于要爱山如宝、爱林如命”;“要爱老林如父母,爱幼林如儿女”;“林业搞不好,不算共产党人!”的话语,现在读来依然是那么真切、那么感人,还是那么富有教育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