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闵行的“四大金刚”

 看看宝贝你好 2022-07-25 发布于江苏

昨天晚饭后散步闲逛,路过了上海电机厂、路过了上海汽轮机厂,这两家厂是老闵行地区的“四大金刚”之一,另两大金刚是上海重型机器厂和上海锅炉厂,就是这四家大型企业被称为闵行的“四大金刚”。

何谓“四大金刚”?说起来还是有段历史溯源可追的。

闵行是新中国第一个卫星城,是世界建设速度最快的城区,而仅仅用78天建成的一条街则是当年最宽敞的林荫大道,也是中国第一条“中华香樟街”。说起这条“中华香樟街”,当年并没种植香樟树而是白杨树,但白杨树到了冬天就没叶子了,夏天则有虫害,所以当时国家 刘少奇就建议说“你们要种常青树”。于是1961年第一批香樟树就此种下,这就是闵行“中华香樟树”一条街的由来。

上海曾是工业门类齐全、配套生产能力较强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959年,国家急需强大的电能与动力,于是把在老闵行地区建立机电工业区和与之相配套的工业卫星城作为了重中之重提上了议事日程,由此在上海的闵行吹响了集结号,于是就有了仅用78天时间就建成了包括居住和商业等在内的闵行一条街的奇迹,而“四大金刚”就是那时陆续建设起来的,当年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和支援者纷纷从市区奔赴闵行加入建设。当年还流行着一句话叫“到了上海不去闵行,等于没有到过上海”。也由此,闵行一条街及所属大型企业建成后,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等历届党和国家百余名以上的领导人都曾亲临闵行视察与指导,这在中国其他城区是绝无仅有的。中国的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就是由江南造船厂主导并设置于重型机器厂内投入使用的。这里还必须插一句,当年的上海市长曹荻秋为了“中华香樟一条街”在文革中还受尽了苦头,造反派批斗他的时候就质问为什么要把闵行这条街的马路修的这么宽广?是否想早日奔向资本主义?现在想想简直是个笑话,令人心酸不已。

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因为“四大金刚”都是万人大厂,每天上下班职工都要乘坐厂车往返市区,于是出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就是每当下班时,“四大金刚”包括其他企业的厂车就在沪闵路上形成了一条蔚蔚壮观的车龙,这些企业的厂车加起来不少于四百辆,有人统计过,即使第一辆厂车到了莘庄,而最后一辆车则刚开出厂门而已,于是,交警部门在各厂门口加置了红绿灯,派出了交警维持行车秩序,即使这样往往要忙乎个把小时,而现在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这个奇观才逐渐消失。可以说闵行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为中国的机电和电能动力及现今的航天事业书写上了一笔浓厚的色彩,功不可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