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发热的中医辨证用药 第六届医患大会了解更多

 健康科普大讲堂 2022-07-25 发布于北京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很多并发症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恢复,其中发热就是癌症患者经常会遇到的一种症状。针对癌性发热的中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开展有目的性的诊治和用药,才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1、黄连解毒汤

  药品构成:黄连 黄芩 地榆 栀子

  功效与作用:祛火祛毒。用以高烧不退,人体体温多在38,5℃以上,伴随面赤汗出,焦躁不安,口干口渴,神昏谵语,严重便秘尿液发黄,舌红苔黄,脉数等属湿毒亢盛型者。湿毒亢盛型的发烫常由此可见于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扁桃体癌、直肠癌、胃癌及皮肤癌的病人。

  使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迟早2次服食。

  2、三仁汤

  药品构成:甜杏仁 长石 薏米仁 白蔻仁 厚朴 白芷 通草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湿。用以身热不扬,汗出没退,伴随头昏脑胀身困,胸脘痞闷,口苦咽干、大便黏滞难受,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属于中医学的寒湿壅滞型发烫。寒湿壅滞型的发烫常由此可见于晚期肝癌、胆囊癌、胰头癌及前列腺癌的病人。

  使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迟早2次服食。

  

  3、小柴胡汤

  药品构成:柴胡 黄芩 黄芪党参 炒白术 白芷 川芎 姜片 红枣

  功效与作用:舒肝理气清热解毒。用以低烧或出虚汗,热势随情绪波动而波动,伴随心烦易怒,两胁胀闷,喜哀叹,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或弦等数属于中医学的脾经郁火型发烫。脾经郁火的发烫多见于乳癌、晚期肝癌、直肠癌、食道癌的病人,尤其是肝癌介入治疗后或别的部分医治后所造成的发烫。

  使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迟早2次服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