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小平原一万年以来的永定河古河道——阅读大地文献七

 北京的骑士 2022-07-25 发布于广西

一万年来,属于地质学上的全新世,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人类社会快速发展。这时期永定河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它在北京小平原上开始新一轮由北向南的摆动,留下多条古河道。


在1976年开始的北京市地震地质会战中,人们归纳出北京小平原上多条全新世永定河古河道,包括古清河、古高梁河、古坝河、古蓟河、古莲花河、古漯水、古未名河(古无定河)、浑河、凉水河等。此外,还有通惠河、萧太后河、现代永定河、小清河等自然的或人工的现存河道。

图片

地震地质会战所绘永定河古河道图之一

古漯水就是古㶟水,那时铅字中没有“㶟”字,人们把“漯”看作是“㶟”的简体,用来代替“㶟”。

图片

地震地质会战所绘永定河古河道图之二

1982年,北京市地震地质会战第四专题组和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公司编绘了《北京平原区全新世古河道分布图》,其中的永定河古河道部分如图所示:

图片

《北京平原区全新世古河道分布图》中的永定河古河道

《北京平原区全新世古河道分布图》是地震地质会战古河道研究成果的汇集,至今人们仍在使用,可以说是一幅经典的北京地区全新世古河道分布图。不过从历史地理研究的角度看,这幅图还不够精细,其中掺杂了晚更新世晚期的河道。

地震地质会战时,人们主要从全新世活动断裂带的角度,解释永定河在北京小平原上的摆动。即永定河受到全新世活动断裂带的影响,具体说是受到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断裂等的影响,永定河出现由北向南的摆动。活动断裂带引起地壳形变,即地面上升或下沉,从而影响到河流的改道,形成摆动。

图片

八宝山断裂和黄庄—高丽营断裂(北京市测绘院编制,《北京地图集》,1994)

当时人们把这种摆动仅仅看作是由北向南的单向摆动,而不是往复摆动,即由北面的古清河向南面的古高梁河、古㶟水、现代永定河等依次摆动过去。后来也有人从科氏力的角度进行解释,即受地球自转的影响,北半球的河流会出现由北向南顺时针的摆动。

图片

地震地质会战专题成果

近十多年来,我们在考察中,对全新世以来的永定河古河道做了大量测年,发现永定河古河道并不是单向摆动,而是有过往复的摆动,例如在全新世早、中期,它曾在古清河与古㶟水之间摆动;距今四五千年至两千年之间,永定河又在古高梁河与古㶟水之间摆动。摆动点都在石景山出山口附近,只是摆动的总趋势是由北向南。

图片

古清河与古㶟水示意图

图片

古高梁河与古㶟水示意图

关于永定河在北京小平原上由北向南摆动的原因,至今没有定论。很多时候,它的摆动应该是由河流沉积特征决定的,当河床因淤积而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有可能因洪水决口而改道。也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受到地壳运动和科氏力的影响,出现总体上向一个方向摆动的趋势。

我们如何知道永定河是来回摆动,而非一次性地向南摆动呢?主要根据是河道沉积物的测年。测年结果表明,古清河大约存在于距今一万至五千年前,古㶟水存在于距今九千至四五千年前,它们的上源都是从石景山出山的永定河河道,说明永定河在同一时间段内曾流经这两个河道,而河流的规模显示,水流不可能同时在两条主干河道中以同等规模的水量流淌,它应该是以其中的一条河道为主,主流在两条河道间交替摆动。

图片

北京市区全新世永定河古河道示意图

为什么说它摆动的总趋势是由北向南呢?因为从距今四千多年前开始,永定河只在古高梁河及其以南的河道中摆动。当北京成为首都以后,随着河堤的修建和加固,永定河的摆动点更是一路南下,移到卢沟桥以南的区域,摆动的范围也不断南移,直至向南超出了今天北京市域。

就在地震地质会战取得成果的时候,1983年,北京市和国务院的两个部门共同开展了北京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工程,其中就有对北京地区河流变迁的解译。这项工作充分参考了地震地质会战成果,利用遥感对古河道进行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但那时的遥感研究还在探索阶段,在古河道研究中,难免会出现差错。例如,有的地方把本不存在的河道分辨出来,有的地方又把存在的河道忽略了,还有的地方在套用地震地质会战成果时,把河道的位置放错了。

如今,它的1:100000河道图仍被勘察单位应用在岩土勘察报告中,当然主要是用来点缀岩土勘察报告,装饰一下门面,所以图中的错误对于勘察报告的内容不会有影响。

图片

1:100000河道图中的永定河冲积扇和永定河古河道(局部) 

能看出来吗?上图中的一些画法显然是错误的,北京老城中心区的河道是按照地震地质会战的永定河古河道图绘制的,可是位置没有套准。

这次航空遥感研究也画出了丰台、大兴地区全新世永定河古河道的分布,这里是晚近永定河古河道密集分布的地区,一千多年来,永定河在当地多次摆动,形成多条古河道以及大量的决口扇。

图片

大兴地区近一千年来的永定河古河道

直到清朝初年,南苑还受到永定河洪水的威胁,清朝皇帝把北京城外园林建设的重心从南苑移到海淀,恐怕与此有一定关系。大兴盛产西瓜,这得益于永定河泛滥形成的沙质土壤。

全新世永定河古河道不仅影响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也影响到人们对地域文化的解读。今天,大兴人希望把整个大兴地区都划为永定河文化带,也是基于大量永定河古河道的存在而提出的。

地震地质会战已经过去四十多年,北京航空遥感综合调查工程也已过去三十多年,我们今天对北京小平原古河道的认识似乎还停留在那个时期。今天的城市规划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规划中不断遇到古河道的问题,但是古河道的研究却严重滞后,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未完,待续>

岳升阳,历史地理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环境考古。

本期编辑:小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