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析永定河的起源与变迁 -----------------------------

 布狄厄布狄厄 2012-04-14
试析永定河的起源与变迁




这三篇有关北京环境变迁的文章是本散人原发在学乐酷,现在转过来与大家分享。并随附一篇“全新世(第四纪)的一些认识”一文,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第四纪的一些常识。
 
从东方广场剖面看10万年以来北京地区的环境变化
http://www./home.php?mod=space&uid=117218&do=blog&id=95220
博雅散人的博客北京小红门剖面孢粉分析与环境演变记录
 

博雅散人的博客
       永定河是塑造北京平原的主要河流。大约0.1.MaB.P.左右,由于新构造运动引起的溯源侵蚀,导致北京西北山区的延怀古湖、泥河湾古湖与下游畅通,原来短小的永定河与桑干河相连接。湖泊泄水过程中携带大量泥砂冲入北京山前地带,广泛堆积砂砾石层,形成较大的洪积扇。扇顶位于石景山,扇缘可达到通州一带,砂砾层厚度一般30~40m,称之为“北京古洪积扇”

 
        位于北京东城区王府井东方广场兴建过程中,在开挖地基时发现有古人类活动遗迹,后来为此修建了一个博物馆。
 
        在王府井东方广场,洪积扇的砂砾石层顶面位于地面以下约12m,地质年龄大致25 000aB.P.,所以推测它们是延怀古湖、泥河湾古湖消失时,在北京山前形成的洪积物。
 
      “北京古洪积扇”的砂砾石层之上一般堆积10~ 15 m厚的粉细砂、亚砂土、亚粘土等细粒沉积物。近年来,对东方广场和小红门剖面的研究发现,洪积扇砂砾石层之上的细粒沉积是古永定河不断泛滥形成的河流沉积物。沉积速率显示在8000~4000aBP为最旺盛的堆积期,同时伴随着频繁发生的大洪水过程,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史前时期大洪水形成的真正原因。
 
东方广场剖面沉积相分析与环境演变记录
    
        东方广场剖面上部为厚2m多的人工堆积,以下为厚9.57m的自然沉积剖面。在剖面深7.93 m和8.85 m处发现旧石器及其它古人类活动遗迹。对剖面按5.5cm间距采样,进行粒度分析和孢粉分析。
 
根据岩性特征和粒度分析资料,可对剖面沉积相从下而上做如下分析:
 
1)  剖面底部9.57~9.35m为砂砾石层,砾石磨圆度高,属河床相沉积。钻孔资料显示,东方广场附近,该砂砾层厚约30~40m,在剖面附近挖掘坑中,该砂砾层可见厚度约5m。该砂砾层即为“北京古洪积扇”形成初期,延怀古湖和泥河湾古湖的湖水快速下泄时的产物。
 
2)  9.35~7.81m,包括了两个由粉砂和亚粘土组成的沉积旋回,粒度较粗,但分选较好,属滨河床相与河漫滩相沉积。
 
3)  7.81~6.38m,主要由若干粉砂层和亚粘土层互层组成,每一层都较薄,凡是砂层都比亚粘土层分选好。沉积物颜色偏黄,反映了较强的氧化环境,判断它的是天然堤相沉积。
 
4)  6.38~4.18 m是粒度最细的一段,主要由亚粘土、亚砂土组成,有时可见到棕褐色粘土层。这段沉积中可见到发育较好的水平层理,粉砂层少见,而且很薄,亚粘土、亚砂土层中可见到黄色锈斑,有大量根孔发育。粒度直方图为双峰型,反映沉积环境不稳定,水动力条件变化比较大,显示出洪水在河漫滩或平原上运行的特征,所以判断它们为泛滥平原的堆积。
 
5)  4.18~0.73m 以较厚的砂层为主,夹有很薄的亚粘土和亚砂土层,具有粒度较粗,分选较好的特点。本段的砂层位于泛滥平原之上,与河床相沉积已无直接联系。粒度组成较粗,厚度较大,往往每个砂层顶部都有一层较细的亚粘土、亚砂土覆盖,反映了一种突然变化的水动力条件,开始水的流速较大,并继之以缓慢水流沉积的细粒层。在河流沉积中具有这种水动力条件的沉积应是决口扇相,每个砂层都是天然堤决口后,洪水的快速堆积。由于水流速度较快,细的颗粒被带走,分选性较好。但洪水很快退走后,平原上的水流变浅,流速减缓,于是沉积了细粒层,该段至少包括了3次这样的过程。
 
6)  剖面上部0.73~0.27m,沉积物颗粒较细,外观与黄土相同,底部含有钙质结核。岩性特征显示它们是一个风成黄土堆积层,显示河流改道,本区已脱离河流作用的范围。黄土层之上为人工堆积,最厚处可达2m左右。
 
剖面年龄和孢粉分析及沉积速率
 
对东方广场旧石器遗址剖面进行了古地磁测量、“C和热释光年龄测定以及孢粉分析”。综合这些测定结果发现:
1)  剖面底部9.57~ 8.61m 的孢粉组合中,藜科(Che opo—diaceae)、蒿(Artemisia)、莎草科(Cyperaceae)花粉占相当比重,木本植物以冷杉(A s)、云杉(Picea)为特征,反映气候冷湿。根据年龄测定综合确定深8.61m地质年龄为23 000aB.P.,相当于末次冰期盛冰期前的冷湿气候阶段。
 
2)  8.61~4.36m以小灌木和草本植物花粉占优势,主要成分为蒿、藜等,反映了干冷的气候,相当于末次冰期盛冰期。在深7.92m测得热释光年龄为19 230±3 370aB.P.,而在5.43~5.36.m存在一个古地磁极性漂移事件,可以认定其为哥德堡事件,因此确定深5.36m 的年龄为12 000aB.P.。
 
3)  4.36~0.52m含有丰富的花粉,乔木植物花粉占50%~94.6%,以松(Pinus)、桦(Betula)为主,反映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环境。
       北京地区,许多全新世剖面孢粉分析与年龄测定结果显示,这个阶段相当于末次冰期后的升温期和全新世大暖期,其地质年龄大致在2 300~10 000aB.P.。在2.01m处发现一个短暂的气候降温事件,草原植被扩大,但气温又很快回升,森林植被得以恢复,该气候事件在北京地区发生在大约7 700aB.P.前后,因此将2.01m确定年龄值为8 000 aB.P.。
 
4)  0.52~0.25m为黄土状土,孢粉组合以小灌木和草本植物占优势,藜、蒿是其主要成分,显示了气候由暖湿向冷干方向发展。
       通过孢粉分析,该剖面可以清楚地划分出末次冰期前的冷湿环境、末次冰期的干冷环境以及全新世大暖期的温湿环境3个阶段。由于北京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孢粉分析结果已相当详细和具体,能够比较确切地给出每个环境气候阶段的年龄值。结合东方广场剖面的“C年龄测定、热释光年龄以及相应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大致获得了东方广场剖面31层的时间序列:
 
        自晚更新世初,泥河湾古湖和延怀古湖出口畅通,大量湖水泄入渤海。在这一过程中,永定河水量必然较现今水量大得多,流速也比现在高得多,于是在出山处形成洪积扇,以砾石沉积为主。
 
        到22 000aB.P.左右,河流基本塑造出新的均衡剖面,水量也因湖水泄干而变小,流速降低,北京古洪积扇砾石层堆积结束,此后永定河在北京平原的堆积速率主要受气候条件的控制;
 
        22 000~12 000aB.P.,气候干冷,永定河水量较小,山区物理风化物质大部分堆积在当地,仅有少量进入永定河河水中,于是北京平原的堆积速率相对较小,为0.34—0.37mm/a;
 
       12 000~8 000aB.P.,为末次冰期向全新世大暖期过渡阶段,降雨增加,地表径流加大,冰期时山区积累的风化物质大量进入河道被搬运出山,北京平原堆积速率明显加大,达0.74—0.87 mm/a;
 
       8 000~4 000aB.P.,虽然气候比较湿润,河水流量并未减少,但山区原有风化物质的侵蚀、搬运已达到某种新的平衡状态,使得河水搬运的物质数量明显下降,于是北京平原沉积速率降低,只有0.28mm/a;
 
       4 000aB.P.至现在,剖面为风成黄土沉积,缺乏河流沉积的记录。但从历史记录看,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永定河快速沉积,两岸筑起人工堤坝,使其成为地上河。
 
从剖面岩性特征分析北京平原的地貌发育过程:
 
       末次冰期以前,是北京古洪积扇形成时期,地面主要由粗大的砾石组成;
 
       末次冰期到来时,古洪积扇上已开始出现比较稳定的平原河流,以河漫滩相、滨河床相沉积为主,并逐渐形成天然堤;
   
       末次冰期结束,自12000aB.P.以后气候开始较暖,河水流量大增,上游侵蚀加强,北京平原的堆积速率达到最高,剖面沉积物以泛滥平原沉积为主,现今北京平原的地貌景观已基本定型,气候转型时期的快速堆积使北京平原的永定河成为加积型河流。
 
       当全新世大暖期到来时,永定河水量达到最大,加积型的河道自然显得格外狭小,洪水时河水四溢,剖面上显示出多次决口扇相堆积,它们是大洪水的片断记录。
 
       剖面沉积相特征表明,自末次冰期结束,气候转型期开始到4 000aB.P.前后是河流泛滥、决口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河流沉积速率最高和较高的时期,不妨称其为“晚第四纪堆积期”。正是这个阶段,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洪水频频发生,可以视其为气候变化影响下出现的大洪水过程,北京平原的沉积特征是这次大洪水过程的良好记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注:由于受网站空间的限制,几份重要的图总贴补上来,只能是文字部分了。
 
 
 
北京小红门剖面孢粉分析与环境演变记录
http://www./home.php?mod=space&uid=117218&do=blog&id=95199

 

      北京小红门剖面位于北京南郊小红门新华砖厂,深14.15m,是“北京古洪积扇 ”的前缘。晚更新世以来,沉积过程主要受永定河的影响,其顶部同样为风成黄土。根据剖面的岩性特征,采集样品104块,分别进行粒度分析和孢粉分析。
 
孢粉分析:

       小红门剖面的孢粉分析共获得44个科属的各类孢粉17199粒,并划分有5个孢粉带,其结果可以和东方广场剖面很好的对比,为晚更新世一全新世地层。通过与东方广场和北京地区其它剖面的对比,并根据剖面的孢粉带所估算出地层的时代,小红门剖面自下而上可分为5个演化带:
 
I  带 (10.50~6.32m):晚更新世中期 ,>23 000aB.P.。 以乔木花粉占优势,又以松、桦为主,其次为冷杉、云杉,显示了温凉偏湿的气候环境。
 
Ⅱ 带 (6.32~4.84 m):晚更新世晚期,23 000~11 000 aB.P.。 草木花粉明显增加,又以蒿、藜为主,其次为麻黄(Ephedra),表明这一时期针阔叶植被被草原类型植被所取代,属于气候干冷阶段。
 
Ⅲ 带 (4.84~3.74 m):早全新世,11 000~9 000 aB.P.。 底部草本植物多于木本植物,向上木本植物花粉增多。反映了冰后期气温回升的过程。
 
Ⅳ 带 (3.74~0.99 m):中全新世,9 000~2 300 aB.P.。木本植物花粉占优势,栎(Quercus)、榆(Ulmus)、胡桃 (Jaglans)、椴(Tilia)等阔叶植物比较多,反映了气候比较温暖的针阔叶林植被,相当于中国北方的全新世大暖期。
 
V 带 (0.99~0 m):晚全新世,23 00 aB.P.~现在。 松一桦一栎花粉带,但蒿、藜、麻黄等草本植物花粉比Ⅳ带增多,说明植被仍属针阔叶林,但气候偏干,相当于全新世晚期的亚大西洋气候期。
 
根据小红门剖面的晚第四纪北京平原沉积记录以及相应的讨论和思考,可以提出 以下基本认识:

(1)晚更新世初泥河湾古湖和延怀古湖的消失,使大量湖水携带泥砂通过永定河进入北京山前地带,形成“北京古洪积扇 ”。

(2)末次冰期时,永定河水量减少,搬运能力下降,大量风化物质积累在山区,北京山前平原堆积速率不高,但奠定了北京平原的雏形 。

(3)末次冰期后气候转型时期和全新世大暖期,永定河水量增加,搬运能力加强,携带大量泥沙堆积于北京平原,可称之为“晚第四纪堆积期”。

(4)“晚第四纪堆积期”北京平原堆积盛行,伴随发生频繁的洪水,“大禹治水”传说只是这一洪水过程末期的人类历史传说 。

(5)人类文字历史时期,一方面气候向干冷转变,河流水量减少,平原堆积速率降低,洪水频率也下降,另一方面人类抵御洪 水的能力加强 ,因此再没有出现过“晚第四纪堆积期”时的大洪水 。
 
 
 
北京晚上新世以来环境变迁
http://www./home.php?mod=space&uid=117218&do=blog&id=95153
 
通过对北京天竺TZ01钻孔岩心样品的分析研究,这批孢粉样品239块, 其中孢粉组合反映了北京天竺晚上新世以来(约3.580Ma BP)植被演替和气候变迁大致经历了10个发展阶段:
(1)3.580—3.050Ma B.P.: 以针叶林植被为主,气候寒冷偏湿;
(2)3.050—2.555Ma B.P.: 植被为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一草原类型,该阶段开始升温,但气候较为温暖湿润;
(3)2.555—2.300Ma B.P.:植被为温凉偏干的疏林草原, 湿度开始下降;
(4)2.300—1.770Ma B.P.:植被类型仍为疏林草原,该阶段温度上升,但幅度并不大,湿度基本不变,气候温凉干爽; 
(5)1.770一1.070Ma B.P.: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一草原,气候温暖湿润;
(6)1.070—0.922Ma B.P.:植被演替为较暖湿略干的针阔混交林一草原; 
(7)0.922—0.800Ma B.P.:植被为较寒冷干燥的疏林草原,温度降低, 降水减少;
(8)0.800—0.650Ma B.P.:植被为温暖偏干的以松为主的疏林草原, 温度有所上升,但湿度变化较小; 
(9)0.650—0.160Ma B.P.:植被为温凉湿润的针阔叶混交林一草原;
(10)0.160Ma B.P.至今:植被以针阔叶混交林一草原为主,前期气候冷湿,后期较为温暖湿润。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d5bb2701010742.html
 
  上新世时期,由于断裂运动的作用,形成了大同—怀来—延庆盆地,发源于盆地四周高地的河流从不同方向汇流到盆地。上新世晚期,大同盆地形成了大同古湖,怀来—延庆盆地形成三个独立的湖泊:涿鹿古湖、官厅古湖、延庆古湖。大同古湖和涿鹿古湖之间被石匣山地(河北阳原与涿鹿之间)分隔。 
 
  早更新世(距今243~80万年),延庆古湖和官厅古湖联成一体,西部的涿鹿古湖和东部的延庆、官厅古湖有河道相通。当时曾有两条河流由盆地流入北京平原,一条沿刘斌堡—黑汉岭—四海流入古白河水系,流入北京平原,另一条经八达岭流经南口进入北京平原。这个时期永定河还没有形成。 
 
  中更新世中、晚期(距今70~15万年),由于黑汉岭地区急剧隆起,延庆古湖出口河流被黑汉岭切断,靠近延庆古湖一段河流反原来的流向,西流入延庆古湖,八达岭—南口古河也由于八达岭分水岭抬升分为两段。当时流入古湖的河流有大洋河、妍水河和永定河峡谷上游段。这个时期在幽州一带发生地块隆起,使高阶地明显上拱,在幽州至沿河城一带发生大规模重力崩塌,引起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由于沿河城的河道堵塞,使官厅古湖的湖水加积,在官厅至后郝窑一带发生一次大湖侵。中更新世晚期,由崩塌物构成的堤坝被切穿后,使官厅古湖湖水经峡谷泻入北京平原,导致官厅古湖的消亡,自官厅以下永定河始形成。 
 
  晚更新世中、晚期(距今15~3万年),是华北陆地强烈活动时期,也是现代地貌形成时期,大同古湖和涿鹿古湖之间的石匣山地切穿,统一的桑干河水系形成,现代水文网基本成型,永定河上下贯通。 
 
  永定河流经山峡段,自三家店出山后并没有直接进入北京平原,而是在今孟家山、黑头山、石景山和八宝山以东的峡谷中向东方向流去,在今大灰厂、卧龙岗一带受西山和八宝山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阻挡转向东北方向,沿八宝山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西北低洼地带向东北方流去,在今杨庄、晋元庄一带流入北京平原,形成永定河老冲击扇,该扇形地以石景山附近为顶点,向东北呈扇形展开,其前缘可达通县、马驹桥一带,北缘达清河,南缘达南苑。该冲击扇东西长40km,南北宽30km,面积700k㎡,北京城区就座落在此冲击扇上。扇形地的顶部以砂砾石为主,其前缘则由黄土质粉砂土和粘砂土组成,表层有一层黄土堆积。根据沉积结构、沉积层中的哺乳动物化石和11C年龄测定,确认该冲击扇应于晚更新世晚期形成。 
 
  大约在距今12000年~8000年的早全新世,气候开始变暖,冰川消退。这个时期,北京地区气候由温凉偏干向温凉湿润转变。 
 
  大约在距今8000年~3000年的中全新世,北京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但波动变化明显。距今8000~6500年的中全新世,植被为森林草原类型,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其中有桦、榛、栎、榆树等,还有少量针叶松等,草本植物有蒿属、禾本科、草等,还有喜暖湿的蕨类,今北京地区尚有遗存。当时北京平原地区平均气温比现今平均高2~3C,永定河自今三家店出山后向东南方向流去,在今大灰厂一带受八宝山断裂带阻拦转向东北方向流去,在今杨庄、晋元庄一带分成两支,一支向东北方向经海淀进入古清河故道;一支向东经老山山北、八宝山北、半壁店向东流去,是为古金沟河故道。 
 
  距今6500年~5000年中全新世中期,在大约5600~5000曾有一次短暂的降温过程,对这次降温过程,有学者认为距今5500AB.P。推测这次降温气温下降约1-2C,冷锋时可达5-6C,降水减少,落叶阔叶树桦减少,松、冷杉、云杉大量出现。由于降水减少,河道堆积物不断增高以及八宝山断裂西北盘上升,东西盘下降等综合原因,永定河弃古清河故道,以古金沟河故道为行水主河道。 
 
  距今5000年~3000年中全新世晚期,在距今5000~4000年前后,气温升高,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永定河自三家店出山后向东南方向流去,在大灰厂一带受八宝山断裂带阻挡转向东北方向流去,河水流量较大,河床水位较高,依然以古金沟河故道为行水主河道,在今半壁店一带,还有一条支流穿过八宝山断裂带向东南方向流去,形成早期漯水故道(地理学界在漯水故道下部发现了早期漯水故道遗迹,形成于约距今4500~4200年之间)。今北京西部地区以八角山、老山、八宝山为分界,八宝山以北是永定河的古金沟河河道和古清河故道、古金沟河故道河道迁移后遗留下的湖泊沼泽;八宝山以南是永定河早期漯水故道及河道迁移后遗留下的湖泊沼泽。北京地区西部、北部群山到处是茂密的森林,以榆、桑、榛等落叶阔叶林为主,平原地区湖泊沼泽还有湿生的菱、莲子等。《尚书·益稷》记载的“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就是这个时期自然环境的真实记述。 
 
  大约在距今3000年前后的西周初年,进入全新世晚期,气候开始向温凉偏干转变,降水减少,河流流量减少,永定河仍沿八宝山断裂西北侧低洼地带向东北方向流去,由于河水流量减少,河床水位下降,早期漯水故道断流。永定河依然以古金沟河故道为行水主河道,大致的地理位置在今老山、八宝山以北向东经今半壁店一带向东北经恩济庄、紫竹院、动物园、德胜门,转向东南方向经北海、中南海、人民大会堂西向东南经龙潭湖向东南方向流去,这就是三海大河故道。 
 
  大约在东汉以后,由于气候变化和新构造运动以及河道堆积物不断堆积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永定河弃三海大河故道,以漯水故道为行水河道,从历史文献记载也可看到永定河的变迁过程。 
 
  永定河,古称“漯水”。大约成书于三国时期的《水经》记载:“漯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干县南,又东过诼鹿县北,又东南出山,过广阳蓟县北,又东至渔阳雍奴县西入笥沟。”《水经》记载虽十分简略,但也大致记载了漯水的走向、地理位置。这个时期的漯水以三海大河故道为行水河道。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漯水又东迳广阳县故城北……漯水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南,《魏土地记》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水,而不迳其北,盖经误证矣。” 郦道元认为《水经》记载有误,认为漯水流经蓟城南,而不是蓟城北,并引用《魏土地记》来订正。《水经》记载并没有错,郦道元所见到的漯水也确实在蓟城南,只不过三国时期之后,北魏之前,漯水曾有过一次改道,由蓟城北改道为蓟城南。据考证, 《魏土地记》成书于北魏太和末年或稍后(公元497~515年间)。东汉以后的蓟城城址大致在白云观东南地区。近年来,发现北西~南东向贯穿北京城区的古河道~三海大河故道,自石景山,经八宝山北、田村、紫竹院、德胜门、北海、中南海、人民大会堂西南,经龙潭湖向东南方向流去。三海大河故道就是《水经》记载的漯水古河道。《水经注》所记载的则是改道后的永定河河道。在八宝山北侧古金沟河河道冲击层中,(八宝山采石场地下2~3米的砂石层中)出土了战国石棺和汉代石阙, 砂石层中还夹有磨圆的汉代陶片和砖头,说明汉代以后这里还曾是永定河河道。按《水经》为东汉末年时人所作,《魏土地记》、《水经注》成书于北魏推算,漯水改道以桑干河故道为行水河道的时间,大致在三国时期以后,北魏之前,大致的地位置在今老山、八宝山之北,经今半壁店一带向东南方向流去,进入今凉水河,是为漯水故道。 
 
  永定河以漯水故道为行水主河道一直持续到唐宋,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就利用漯水故道,运输粮食和军需物资,隋末神僧卢师就是溯漯水故道乘舟到达卢师山下,可见当时漯水故道尚存。这就是《宋史·宋琪传》中记载的桑干河故河道。关于这个时期永定河河道的地理位置,《宋史·宋琪传》中曾有明确的记载,有学者认为是“宋臣未亲燕地之言”不足信。这个问题有必要进行探讨,对于研究北京地区环境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宋琪,字俶宝,幽州蓟人,曾任吏部尚书。《宋史》称“琪本燕人,以故究知蕃部兵马山川。”这段文字记载是宋琪上疏给宋太宗征讨幽蓟的进军路线和总体方略,不会有丝毫疏忽,有关的地理环境的记载应可信。这段文字中记载了北宋时期桑干河(今永定河)的地理位置、走向。 
 
  《宋史·卷二百六十四·宋琪传》记载: 宋太宗要收复幽州,“二年(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将讨幽蓟,诏群臣各言边事, 琪疏上谓……令大军会于易州, 循孤山之北,漆水以西,挟山而行,援粮而进,涉涿水,并大房,抵桑干河,出安祖砦 ,则东瞰燕城裁及一舍。此是周德威收燕城之路。自易水距此二百余里,并是沿山村墅连延,溪涧相接,采薪汲水,我占上游。东西林麓平冈,非戎马奔冲之地,内排枪驽步队,实王师备御之方,而于山上列白帜以望之,戎马之来二十里外可悉数也。安祖砦西北有卢师神祠,是桑干水出山之口,东及幽州四十余里,赵德钧作镇之时,欲遏西衡,曾堑此水,河次半有崖岸,不可径度,其平处筑城护卫之,守以偏师,此断彼之右臂也。……桑干河水属燕城北隅,西壁而转,大军如至城下,于燕丹陵西北,衡堰此水,灌入高粱河,高粱岸狭,桑水必溢 ,可以驻跸寺东引入郊亭之淀,三五日弥漫百余里,即幽州隔在水南,王师可于州北系浮梁以通北路,贼骑来援已隔水矣。”宋琪建议征讨幽蓟的进军路线是“令大军会于易州, 循孤山之北,漆水以西,挟山而行,援粮而进,涉涿水,并大房,抵桑干河,出安祖砦 ,则东瞰燕城裁及一舍。” 按照宋琪的说法,只是抵达桑干河,并未渡过桑干河,也就是安祖砦在桑干河之南, 安祖砦,大致在八角山、衙门口一带。八角山、衙门口一带历史久远,曾出土五铢、货泉、半两等古钱币一万余枚。如此巨大数量古钱币出土,说明八角山、衙门口一带汉代就有先民居住。由此可见北宋时期的桑干河(今永定河)河道还在八角山、衙门口以北,而八角山、衙门口以北有老山、八宝山等山丘,高低相连, 桑干河在安祖砦以北,只能在老山、八宝山以北。“ 安祖砦西北有卢师神祠,是桑干水出山之口,东及幽州四十余里…… 桑干河水属燕城北隅西壁而转。” 卢师神祠,在今八大处卢师山。燕城即辽南京,又称燕京,幽州,在今广安门一带。按照文中记载,桑干河在卢师山脚下幽州城西北沿幽州城西转向南流,大致的地理位置在今西黄村一带向东,经老山以北,八宝山以北,经今半壁店一带东南方向流去进入凉水河。“大军如至城下,于燕丹陵西北,横堰此水,灌入高粱河,高粱岸狭,桑水必溢,可以驻跸寺东引入郊亭之淀,三五日弥漫百余里,即幽州隔在水南。”宋琪建议在桑干河河道上横堰,将桑干河灌入高粱河,再在驻跸寺东引入郊亭之淀, “三五日弥漫百余里,即幽州隔在水南。”高粱河, 高粱河河道东汉以前曾是永定河河道,东汉以后永定河河河道改道后, 永定河故河道地下潜水溢出形成的小河。大致的地理位置走向约从今半壁店向东北经恩济庄、紫竹院转向东经今动物园、德胜门,经今北海、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前门、金鱼池、 龙潭湖向东南方向流去。今半壁店一带是桑干河和高粱河的分流点,在今半壁店一带以南的桑干河河道上筑堰,迫使桑干河水灌入高粱河。燕丹陵,具体的地理位置无考,依据宋琪所记载的地理位置大致在老山、八宝山、田村山一带。驻跸寺,大唐宝刹寺,会同七年改称驻跸寺,明朝称普会寺,位于玉河乡池水村,大致在今阜城门外三里河一带。按照宋琪的记载,北宋时期桑干河(永定河)的河道地理位置大致在今老山、八宝山之北经半壁店一带向东南方向流去进入今凉水河。 
 
  大约在辽代后期,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繁,河流流量减少,但降水集中,流量变率增大,再有永定河故道堆积物不断堆积,河床抬高,河道与八宝山断裂和黄庄_——高丽营断裂形成的丘陵地带相对高差较小,永定河在今八角山南麓穿过八宝山断裂和黄庄至高丽营断裂向东流去, 弃晚期漯水故道(桑干河故河道)。此后,由于南苑至通县断裂运动,迫使横过大兴隆起的永定河河道向西南改道,形成无定河河道和浑河河道。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永定河全面筑堤,永定河河道始受堤防约束。 
 
  我们“试析永定河的起源与变迁”,旨在考证:古人类何时依附此水迁移的规律性,即:古人类在未学会平原凿井技术饮用地下水之前,或者未能治理漫流无常于平原的苦海幽州之前,必须依山傍水(台地)而居,尤其在没有学会烧制陶器贮水之前,则更不能远离河水。譬如:距今约20万年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王平村人,距今约1万年左右的东胡林人皆沿永定河或其支流清水河畔而居;后来,他们的子孙迁移到永定河出山口东西两岸一带,最后,才迁徙到北京平原。故此说,永定河上游的峡谷地区是北京人的母亲与摇篮,还真的存在若干史实性的根据呢!
 
 
全新世(第四纪)的一些认识
http://www./home.php?mod=space&uid=117218&do=blog&id=94810

 

      全新世(11500年前至现在)是最年轻的地质时期(地质时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全新统,它覆盖于所有地层之上。全新世是1850年P.热尔韦提出的,并为1885年国际地质大会正式通过。全新世时间短,沉积物厚度小,但分布范围广。
全新世-定义
       由于距今时代短,可应用几种有效的年代测定方法,因此,其地层划分比较详细、精确。全新世与更新世的界限,以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气候转暖为标志,因此又称为冰后期。全新世气候有轻微波动。海面变化与气候相一致,冰后期海面迅速上升,到距今11000年上升到-60米位置。距今6000年海面已接近现今位置,其后仅有轻微的变化。 


全新世-时代划分 
       全新世其地层称全新统。下限年代尚无一致意见,多采用距今10000-11000年前。因处晚更新世武木(Würm)冰期结束之后,又称冰后期。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C.Lyell)1839年称这一时期为近代世(Recent Epoch)。由于生物界已近现代面貌,法国古生物学家哲尔瓦(P.Gervais)于1860年提出“全新世”一词,并于1885年国际地质学大会上通过。 全新世气候普遍转暖,中、高纬度的冰川大量消融,海平面迅速上升,喜暖动植物逐渐向较高纬度和较高山迁移,全球自然地理环境完全演进到现代面貌。农业的出现以及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促进了社会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全新世气候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挪威人布利特(A.Blytt)和瑞典人塞南德尔(R.Sernan- der)根据北欧沼泽地层中的植物化石和孢粉谱研究,1909年建立北欧冰后期气候分期,包括: 
    1、前北方期(距今10300-9500年前),由寒冷转向温凉; 
    2、北方期(距今9500-7500年前),温干; 
    3、大西洋期(距今7500-5000年前),温暖湿润,又称气候适宜期;
    4、亚北方期(距今5000-2700年前),温干; 
    5、亚大西洋期(距今2700年前至今),凉爽湿润。
       这一分期方案至今仍被各国采用,并不断得以补充。为概括上述变化,孢粉学家波斯特队(L.von Post)在1946年把全新世气候变化分作3个时期,即Ⅰ期-温度上升、Ⅱ期-温度最高、Ⅲ期-温度下降。1953年安蒂夫斯(E.Antevs)也作了类似的划分,分别称为升温期、高温期和中温期,相当于全新世早、中、晚期。在高温期,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年均气温高于现今3-5℃,沿海地带海侵达最大规模。在降温期或中温期,气温稍呈波动式下降,许多山岳冰川有不同程度的前进。20世纪60-80年代,许多学者利用历史和考古材料,进一步揭示亚北方期和亚大西洋期以世纪为时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中国科学家竺可桢按考古时期(公元前3000-1000年)、物候时期(公元前1000-公元1400年)和方志时期(公元1400-1900 年),总结了近5000年来中国的气候变化。随着测试、分析手段的进步,全新世气候、水文、植被及各种地貌过程的变化,已趋向定量分析和预测研究。 

全新世的气候变化 
       过去认为全新世(Holocene)开始于1万年前(10kaBP),那是根据14C测定的,称为14C年。后来发现14C年要经过树轮校正,才能得到正确的实际的年代,即日历年。校正后全新世开始的日历年为11.5kaBP。全新世对于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类的文明社会,当前社会的一切繁荣、富强、发展、进步都发生在全新世。因此,认识全新世的气候变化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说明全新世在地球历史上的地位,有必要简略回顾一下地球气候的历史,至少近两百万年的历史。尽管这对于有46亿年历史的地球而言几乎只相当于一天中几分钟短暂时间大约240多万年前地球进入所谓第四纪,其气候特点是冰期-间冰期交替,地质学家称之为旋回。旋回的时间即周期以万年计,但是并不稳定。

近70万年来以10万年周期为主。在南极的冰芯氧同位素变化中表现最清楚,在深海沉积、黄土堆积中也有一致的反映。一般认为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形成与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有关。由于这是米兰克维奇发现的,所以也称为米兰克维奇周期。

最近一个旋回开始于约12万年前,那时地球气候与现代的温暖程度相当。到2.3万年前达到最冷,称为末次冰盛期。

在每个10万年左右的冰期-间冰期旋回中,温暖时期是比较短暂的,一般约1—2万年。而更多的时间处于降温过程中。但是温度的下降不是直线的,而是由一系列的波动组成。直到20世纪中叶大多数科学家还相信冰期的气候是持续的寒冷。但是后来发现冰期中也有相对温暖的时期。认识到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是古气候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末次冰盛期之后处于冰消期,北美的劳伦泰冰盖,北欧的斯堪的那维亚冰盖相继瓦解。但是,就在气候已回暖到接近现代的情况下,又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气候波动,称为“新仙女木”事件。以北大西洋北部为中心,气候迅速变冷。但是寒冷仅持续了1千年左右,又快速回暖,所以称为气候突变。温度变化的幅度达到了冰期-间冰期旋回的3/4。这是末次冰期中最后1次气候突变。“新仙女木”事件之后,即进入全新世。尽管在20世纪后期人们已经认识到冰期气候的不稳定性,不再把冰期看成持续的寒冷时期,也不再认为第四纪仅有4-5次冰期。但是,仍认为全新世的气候温暖而平和,没有大的气候波动。 

       1995年O′Brien等首先根据格陵兰冰芯中海盐与陆源尘粉的变化,指出全新世可能有一系列的冷事件。以后国际上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最著名的是Bond等(1997)根据北大西洋深海沉积中冰岛火山玻璃和染赤铁矿等浮冰碎屑(IRD)确定的冷事件年表。冰岛及扬马延岛等地的冰川下滑到海中形成冰山,冰底携带了碎石颗粒,其中包括火山活动形成的玻璃和与赤铁矿摩擦而染红的碎石。当冰山融化时,冰底的碎石沉入海底。因此分析北大西洋深海沉积的IRD,可以判断何时有大量流冰倾泻入北大西洋,也就是冷事件。 
       在爱尔兰以西的地区沉积率超过了10cm/ka,所以隔0.5—1.0cm取样,使得沉积记录的时间分辨率达到50—100年。根据Bond等的研究全新世共发生9次冷事件,小冰期约出现于0.4kaBP近年来一系列的古气候研究表明亚非季风区的降水量变化也同冷事件有关。当北大西洋出现冷事件时,季风降水减少,即弱季风事件。例如Gupta等(2003年)对阿曼湾沉积的研究就很有代表性。深海沉积中保存了浮游有孔虫的记录。有的有孔虫的纪录与海水温度有线性关系,而海水温度取决于涌升,涌升的强度则依赖于海表的风力大小,也就是季风强度。因此,人们可以从过去近万年的有孔虫记录来推测当时季风的强度,确定弱季风事件。近来用大气环流模式所做的模拟研究表明,THC减弱,北大西洋变冷,可能是亚非季风减弱的原因。因此,冷事件与弱季风事件出现时间的一致,可能并不是偶然的。实际上我国至少是最早注意到全新世气候不稳定性的国家之一。施雅风、孔昭宸主编的《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1992年)一书就明确指出4次冷事件,其出现的时间与Bond等在5年之后发表的北大西洋冷事件的14C年表十分接近。以后中国的诸多作者,根据冰芯、泥炭、孢粉、黄土、湖泊、冰川、雪线及考古资料做了大量的研究,并且有不少是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序列,证明全新世中国弱季风事件年表与北大西洋冷事件有很大的一致性全新世中的冷事件以及季风区的弱季风事件是与全新世的基本气候特征背道而驰的。全新世作为间冰期气候温暖湿润,但是不断为冷干气候事件打断。这些冷干事件一般只有几百年,短的也许只有1-2百年。但是对人类的社会发展却有很大的影响。 
       8.2kaBP的冷事件就可能促进了农牧业的发展。因为,在全新世中各地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人口也迅速增长。发生气候突变时,采集、狩猎不再满足生活要,再加上人口的压力,就可能成为推动农牧业发展的动力。据吴文祥、刘东生的研究,5.5kaBP的气候变冷在四大文明古国:两河流域、埃及、印度及中国的文明中有重要的推动作用。4.2-4.0kaBP的气候变干正当两河流域的阿卡德王国解体、埃及处于混乱的第1中间期、印度哈拉帕文明衰落。中华古文明也处于交替时期,经过动乱,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全新世大约出现于8kaBP、6kaBP以及4kaBP的3次气候突变有密切的联系。 

全新世-消失的物种 
       渡渡鸟是一种重达23公斤的不会飞的鸟,生活于印度洋上的留尼汪岛。公元16世纪,水手们来到留尼汪岛。在150年里,所有的渡渡鸟都消失了。它们被屠杀以提供人们所需的油料,并作为猪、狗的食物。
       袋狼是像狼的有袋类,背上有条纹,颌骨很有力。最后一只袋狼死于1936年,因而我们知道它们的确切模样。几万年来,它们是塔斯马尼亚岛的主要捕食动物。但是当英国人在这个澳大利亚岛屿定居后,他们为了养羊而砍倒了大片森林。袋狼捕食羊,牧场主就向它们开火。随着供它们栖居的荒野变小,袋狼消失了。
       19世纪,漂亮的旅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数量飞过北美中西部的森林。当它们数以十亿计地在空中飞过时,巨大的旅鸽群使得天空连续几天变得昏暗。但旅鸽却不幸成了那些使用**的人们很容易的靶子和口中的美味。一次射击便可以从巨大的旅鸽群中打下数只鸟来。一次出猎很容易就能获得成桶的旅鸽。到了20世纪早期,一度很常见的旅鸽已经很稀少了。到了20世纪30年代,只有一只被称做“玛莎”的旅鸽生活于辛辛那提的一个动物园中。玛莎死后,旅鸽也就永远消失了。

博雅散人发表于02-18 ,13:31   
评论游记 分享到   收藏 赞过 你已赞过 赞  (70次阅读/1个评论/1人赞过) 
 
 02-23 ,10:07博雅散人
转自 慧然而来“(原创)高梁河 北京城的母亲河”一文散人的跟帖部分。

 

现在所说的高梁河,一般指位于北京西北的长河的一部分。

 

  长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的名字。辽代称“高梁河”,金代称“皂河”,元代称“金水河”,明代称“玉河”,清代始称“长河”。 

 

  长河的历史变迁 

  长河全长30多里,原是历代京城的引水河道,它从西山山麓通过昆明湖,至海淀麦庄桥,折向东南,遇西直门注入北护城河,再东流至德胜门入“水关”,进积水潭。元代都水监郭守敬引白浮泉及西山诸泉水通过这条河道入大都城,再连接通惠河,以兴漕运。

 

高梁河是元代建都的主要依托水系,高梁河水系一直贯穿于北京城的心脏地带,在北京城历史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高梁河,或称高梁水,金代称高良河,发源于平地泉(现今紫竹园湖),是古代永定河水系中的一个小水系。高梁河河道是永定河河道南移前的故河道。

 

永定河的平原河段,在地质时期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时期其河道大体由北向南迁徙。

 

在北京附近,切割晚更新世洪积一冲积平原的古永定河约有三条:

 

一条是在城区以北的今清河一带,可能属于晚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中期的永定河流经地带,它接纳了古温榆河之后随即与潮白水系相汇;

 

一条是通过城区的“三海”;

 

一条在城区以南,经南苑至旧武清附近与潮白水系相汇。


 

永定河,古代文献称其为“漯水”,至少在汉、唐时期为永定河的古行水河道。

 

永定河在漯水故道的相对稳定局面至少维持到唐代末叶。辽、金以来河势渐趋动荡,淤决、改道事件不断出现,漯水故道终于被废弃,并逐步向西南方向迁移。

 

明、清时期,永定河有过重要变动:公元十三世纪至十四世纪袭夺圣水(今琉璃河),十四世纪中叶以后又袭夺拒马河。琉璃河、拒马河等河流被迫改流西南,大清河水系遂在这个时期形成。

 

永定河在最近一千年里的反复改道,使大兴以南泊洋淀一文安洼以北的广大地区遍布古河道遗迹,并且构成一个巨大的复合冲积扇式的堆积区,地表覆盖了大量的砂质沉积物。

 

 

《水经》与《水经注》描述的永定河

 

大约成书于三国时期的《水经》记载:“漯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干县南,又东过诼鹿县北,又东南出山,过广阳蓟县北,又东至渔阳雍奴县西入笥沟。”记载虽十分简略,但也大致记载了漯水的走向、地理位置。这个时期的漯水以三海大河故道为行水河道。

 

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漯水又东迳广阳县故城北……漯水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南,《魏土地记》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水,而不迳其北,盖经误证矣。” 郦道元认为《水经》记载有误,认为漯水流经蓟城南,而不是蓟城北,并引用《魏土地记》来订正。

 

《水经》记载并没有错,郦道元所见到的漯水也确实在蓟城南,只不过三国时期之后,北魏之前,漯水曾有过一次改道,由蓟城北改道为蓟城南。

 

据考证, 《魏土地记》成书于北魏太和末年或稍后(公元497~515年间)。东汉以后的蓟城城址大致在白云观东南地区。

 

近年来,发现北西---南东向贯穿北京城区的古河道---三海大河故道,自石景山,经八宝山北、田村、紫竹院、德胜门、北海、中南海、人民大会堂西南,经龙潭湖向东南方向流去。三海大河故道就是《水经》记载的漯水古河道。

 

《水经注》所记载的则是改道后的永定河河道。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

  上新世时期,由于断裂运动的作用,形成了大同—怀来—延庆盆地,发源于盆地四周高地的河流从不同方向汇流到盆地。上新世晚期,大同盆地形成了大同古湖,怀来—延庆盆地形成三个独立的湖泊:涿鹿古湖、官厅古湖、延庆古湖。大同古湖和涿鹿古湖之间被石匣山地(河北阳原与涿鹿之间)分隔。

  早更新世(距今243~80万年),延庆古湖和官厅古湖联成一体,西部的涿鹿古湖和东部的延庆、官厅古湖有河道相通。当时曾有两条河流由盆地流入北京平原,一条沿刘斌堡—黑汉岭—四海流入古白河水系,流入北京平原,另一条经八达岭流经南口进入北京平原。这个时期永定河还没有形成。

  中更新世中、晚期(距今70~15万年),由于黑汉岭地区急剧隆起,延庆古湖出口河流被黑汉岭切断,靠近延庆古湖一段河流反原来的流向,西流入延庆古湖,八达岭—南口古河也由于八达岭分水岭抬升分为两段。当时流入古湖的河流有大洋河、妍水河和永定河峡谷上游段。这个时期在幽州一带发生地块隆起,使高阶地明显上拱,在幽州至沿河城一带发生大规模重力崩塌,引起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由于沿河城的河道堵塞,使官厅古湖的湖水加积,在官厅至后郝窑一带发生一次大湖侵。中更新世晚期,由崩塌物构成的堤坝被切穿后,使官厅古湖湖水经峡谷泻入北京平原,导致官厅古湖的消亡,自官厅以下永定河始形成。

  晚更新世中、晚期(距今15~3万年),是华北陆地强烈活动时期,也是现代地貌形成时期,大同古湖和涿鹿古湖之间的石匣山地切穿,统一的桑干河水系形成,现代水文网基本成型,永定河上下贯通。

  永定河流经山峡段,自三家店出山后并没有直接进入北京平原,而是在今孟家山、黑头山、石景山和八宝山以东的峡谷中向东方向流去,在今大灰厂、卧龙岗一带受西山和八宝山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阻挡转向东北方向,沿八宝山断裂、黄庄—高丽营断裂西北低洼地带向东北方流去,在今杨庄、晋元庄一带流入北京平原,形成永定河老冲击扇,该扇形地以石景山附近为顶点,向东北呈扇形展开,其前缘可达通县、马驹桥一带,北缘达清河,南缘达南苑。该冲击扇东西长40km,南北宽30km,面积700k㎡,北京城区就座落在此冲击扇上。扇形地的顶部以砂砾石为主,其前缘则由黄土质粉砂土和粘砂土组成,表层有一层黄土堆积。根据沉积结构、沉积层中的哺乳动物化石和11C年龄测定,确认该冲击扇应于晚更新世晚期形成。

  大约在距今12000年~8000年的早全新世,气候开始变暖,冰川消退。这个时期,北京地区气候由温凉偏干向温凉湿润转变。

  大约在距今8000年~3000年的中全新世,北京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但波动变化明显。距今8000~6500年的中全新世,植被为森林草原类型,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其中有桦、榛、栎、榆树等,还有少量针叶松等,草本植物有蒿属、禾本科、草等,还有喜暖湿的蕨类,今北京地区尚有遗存。当时北京平原地区平均气温比现今平均高2~3C,永定河自今三家店出山后向东南方向流去,在今大灰厂一带受八宝山断裂带阻拦转向东北方向流去,在今杨庄、晋元庄一带分成两支,一支向东北方向经海淀进入古清河故道;一支向东经老山山北、八宝山北、半壁店向东流去,是为古金沟河故道。

  距今6500年~5000年中全新世中期,在大约5600~5000曾有一次短暂的降温过程,对这次降温过程,有学者认为距今5500AB.P。推测这次降温气温下降约1-2C,冷锋时可达5-6C,降水减少,落叶阔叶树桦减少,松、冷杉、云杉大量出现。由于降水减少,河道堆积物不断增高以及八宝山断裂西北盘上升,东西盘下降等综合原因,永定河弃古清河故道,以古金沟河故道为行水主河道。

  距今5000年~3000年中全新世晚期,在距今5000~4000年前后,气温升高,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永定河自三家店出山后向东南方向流去,在大灰厂一带受八宝山断裂带阻挡转向东北方向流去,河水流量较大,河床水位较高,依然以古金沟河故道为行水主河道,在今半壁店一带,还有一条支流穿过八宝山断裂带向东南方向流去,形成早期漯水故道(地理学界在漯水故道下部发现了早期漯水故道遗迹,形成于约距今4500~4200年之间)。今北京西部地区以八角山、老山、八宝山为分界,八宝山以北是永定河的古金沟河河道和古清河故道、古金沟河故道河道迁移后遗留下的湖泊沼泽;八宝山以南是永定河早期漯水故道及河道迁移后遗留下的湖泊沼泽。北京地区西部、北部群山到处是茂密的森林,以榆、桑、榛等落叶阔叶林为主,平原地区湖泊沼泽还有湿生的菱、莲子等。《尚书·益稷》记载的“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就是这个时期自然环境的真实记述。

  大约在距今3000年前后的西周初年,进入全新世晚期,气候开始向温凉偏干转变,降水减少,河流流量减少,永定河仍沿八宝山断裂西北侧低洼地带向东北方向流去,由于河水流量减少,河床水位下降,早期漯水故道断流。永定河依然以古金沟河故道为行水主河道,大致的地理位置在今老山、八宝山以北向东经今半壁店一带向东北经恩济庄、紫竹院、动物园、德胜门,转向东南方向经北海、中南海、人民大会堂西向东南经龙潭湖向东南方向流去,这就是三海大河故道。

  大约在东汉以后,由于气候变化和新构造运动以及河道堆积物不断堆积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永定河弃三海大河故道,以漯水故道为行水河道,从历史文献记载也可看到永定河的变迁过程。

  永定河,古称“漯水”。大约成书于三国时期的《水经》记载:“漯水出雁门阴馆县东北,过代郡桑干县南,又东过诼鹿县北,又东南出山,过广阳蓟县北,又东至渔阳雍奴县西入笥沟。”《水经》记载虽十分简略,但也大致记载了漯水的走向、地理位置。这个时期的漯水以三海大河故道为行水河道。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漯水又东迳广阳县故城北……漯水又东北迳蓟县故城南,《魏土地记》曰蓟城南七里有清泉水,而不迳其北,盖经误证矣。” 郦道元认为《水经》记载有误,认为漯水流经蓟城南,而不是蓟城北,并引用《魏土地记》来订正。《水经》记载并没有错,郦道元所见到的漯水也确实在蓟城南,只不过三国时期之后,北魏之前,漯水曾有过一次改道,由蓟城北改道为蓟城南。据考证, 《魏土地记》成书于北魏太和末年或稍后(公元497~515年间)。东汉以后的蓟城城址大致在白云观东南地区。近年来,发现北西~南东向贯穿北京城区的古河道~三海大河故道,自石景山,经八宝山北、田村、紫竹院、德胜门、北海、中南海、人民大会堂西南,经龙潭湖向东南方向流去。三海大河故道就是《水经》记载的漯水古河道。《水经注》所记载的则是改道后的永定河河道。在八宝山北侧古金沟河河道冲击层中,(八宝山采石场地下2~3米的砂石层中)出土了战国石棺和汉代石阙, 砂石层中还夹有磨圆的汉代陶片和砖头,说明汉代以后这里还曾是永定河河道。按《水经》为东汉末年时人所作,《魏土地记》、《水经注》成书于北魏推算,漯水改道以桑干河故道为行水河道的时间,大致在三国时期以后,北魏之前,大致的地位置在今老山、八宝山之北,经今半壁店一带向东南方向流去,进入今凉水河,是为漯水故道。

  永定河以漯水故道为行水主河道一直持续到唐宋,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就利用漯水故道,运输粮食和军需物资,隋末神僧卢师就是溯漯水故道乘舟到达卢师山下,可见当时漯水故道尚存。这就是《宋史·宋琪传》中记载的桑干河故河道。关于这个时期永定河河道的地理位置,《宋史·宋琪传》中曾有明确的记载,有学者认为是“宋臣未亲燕地之言”不足信。这个问题有必要进行探讨,对于研究北京地区环境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宋琪,字俶宝,幽州蓟人,曾任吏部尚书。《宋史》称“琪本燕人,以故究知蕃部兵马山川。”这段文字记载是宋琪上疏给宋太宗征讨幽蓟的进军路线和总体方略,不会有丝毫疏忽,有关的地理环境的记载应可信。这段文字中记载了北宋时期桑干河(今永定河)的地理位置、走向。

  《宋史·卷二百六十四·宋琪传》记载: 宋太宗要收复幽州,“二年(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将讨幽蓟,诏群臣各言边事, 琪疏上谓……令大军会于易州, 循孤山之北,漆水以西,挟山而行,援粮而进,涉涿水,并大房,抵桑干河,出安祖砦 ,则东瞰燕城裁及一舍。此是周德威收燕城之路。自易水距此二百余里,并是沿山村墅连延,溪涧相接,采薪汲水,我占上游。东西林麓平冈,非戎马奔冲之地,内排枪驽步队,实王师备御之方,而于山上列白帜以望之,戎马之来二十里外可悉数也。安祖砦西北有卢师神祠,是桑干水出山之口,东及幽州四十余里,赵德钧作镇之时,欲遏西衡,曾堑此水,河次半有崖岸,不可径度,其平处筑城护卫之,守以偏师,此断彼之右臂也。……桑干河水属燕城北隅,西壁而转,大军如至城下,于燕丹陵西北,衡堰此水,灌入高粱河,高粱岸狭,桑水必溢 ,可以驻跸寺东引入郊亭之淀,三五日弥漫百余里,即幽州隔在水南,王师可于州北系浮梁以通北路,贼骑来援已隔水矣。”宋琪建议征讨幽蓟的进军路线是“令大军会于易州, 循孤山之北,漆水以西,挟山而行,援粮而进,涉涿水,并大房,抵桑干河,出安祖砦 ,则东瞰燕城裁及一舍。” 按照宋琪的说法,只是抵达桑干河,并未渡过桑干河,也就是安祖砦在桑干河之南, 安祖砦,大致在八角山、衙门口一带。八角山、衙门口一带历史久远,曾出土五铢、货泉、半两等古钱币一万余枚。如此巨大数量古钱币出土,说明八角山、衙门口一带汉代就有先民居住。由此可见北宋时期的桑干河(今永定河)河道还在八角山、衙门口以北,而八角山、衙门口以北有老山、八宝山等山丘,高低相连, 桑干河在安祖砦以北,只能在老山、八宝山以北。“ 安祖砦西北有卢师神祠,是桑干水出山之口,东及幽州四十余里…… 桑干河水属燕城北隅西壁而转。” 卢师神祠,在今八大处卢师山。燕城即辽南京,又称燕京,幽州,在今广安门一带。按照文中记载,桑干河在卢师山脚下幽州城西北沿幽州城西转向南流,大致的地理位置在今西黄村一带向东,经老山以北,八宝山以北,经今半壁店一带东南方向流去进入凉水河。“大军如至城下,于燕丹陵西北,堰此水,灌入高粱河,高粱岸狭,桑水必溢,可以驻跸寺东引入郊亭之淀,三五日弥漫百余里,即幽州隔在水南。”宋琪建议在桑干河河道上堰,将桑干河灌入高粱河,再在驻跸寺东引入郊亭之淀, “三五日弥漫百余里,即幽州隔在水南。”高粱河, 高粱河河道东汉以前曾是永定河河道,东汉以后永定河河河道改道后, 永定河故河道地下潜水溢出形成的小河。大致的地理位置走向约从今半壁店向东北经恩济庄、紫竹院转向东经今动物园、德胜门,经今北海、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前门、金鱼池、 龙潭湖向东南方向流去。今半壁店一带是桑干河和高粱河的分流点,在今半壁店一带以南的桑干河河道上筑堰,迫使桑干河水灌入高粱河。燕丹陵,具体的地理位置无考,依据宋琪所记载的地理位置大致在老山、八宝山、田村山一带。驻跸寺,大唐宝刹寺,会同七年改称驻跸寺,明朝称普会寺,位于玉河乡池水村,大致在今阜城门外三里河一带。按照宋琪的记载,北宋时期桑干河(永定河)的河道地理位置大致在今老山、八宝山之北经半壁店一带向东南方向流去进入今凉水河。

  大约在辽代后期,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繁,河流流量减少,但降水集中,流量变率增大,再有永定河故道堆积物不断堆积,河床抬高,河道与八宝山断裂和黄庄_——高丽营断裂形成的丘陵地带相对高差较小,永定河在今八角山南麓穿过八宝山断裂和黄庄至高丽营断裂向东流去, 弃晚期漯水故道(桑干河故河道)。此后,由于南苑至通县断裂运动,迫使过大兴隆起的永定河河道向西南改道,形成无定河河道和浑河河道。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永定河全面筑堤,永定河河道始受堤防约束。

  我们“试析永定河的起源与变迁”,旨在考证:古人类何时依附此水迁移的规律性,即:古人类在未学会平原凿井技术饮用地下水之前,或者未能治理漫流无常于平原的苦海幽州之前,必须依山傍水(台地)而居,尤其在没有学会烧制陶器贮水之前,则更不能远离河水。譬如:距今约20万年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王平村人,距今约1万年左右的东胡林人皆沿永定河或其支流清水河畔而居;后来,他们的子孙迁移到永定河出山口东西两岸一带,最后,才迁徙到北京平原。故此说,永定河上游的峡谷地区是北京人的母亲与摇篮,还真的存在若干史实性的根据呢!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4)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1739年宁夏银川8.0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本地震带内,历史地震记载始于公元849年,由于历史记载缺失较多,据已有资料,本带共记载4.7级以上地震40次左右。其中66.9级地震9次;8级地震1次。 

   "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 

   该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我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由于新疆地震区总体上属于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我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地震区”中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在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此后至今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山西地震带:

  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
  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