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沟史话与诗篇

 汉青的马甲 2015-08-26

从西北流向东南的卢沟河(即今永定河),又称桑干河,源出于山西马邑县北部的雷山,流经北京西郊的卢师山,然后奔泻东南入海。当初因其水相当浑浊,水色深褐,每到夏季又经常泛滥成灾,河道数有迁移,故又有浑河、小黄河和无定河之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曾疏浚河道,增筑长堤,并改无定河为永定河,此名一直沿用至今。目前,按习惯称谓,怀来县以上一段称桑干河,以下一段称永定河。

在我国浩繁的古籍诗词中,记述卢沟的诗作不少,其中涉猎它的风貌、水势、河道工程,以及两岸的风土人情。

古时桑林遍野的桑干河两岸,曾是“枝枝自相直,叶叶自相当”的良田沃土,经历了一段它的黄金时代。得到了中唐以后,由于战乱频繁,烽烟四起,使这一地区农业废弛,人口锐减,民不聊生,桑干河两岸的广阔原野成了战争的隔离地带。中唐以后,不少诗人在他们的诗中控诉了战乱给社会带来的苦难与不幸。

唐代著名诗人高适开元年间曾北上蓟门,他在《蓟门行》的一首诗中曾记述: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煞人。

熟悉北京地区的河北诗人刘长卿,在湖北麻城地区的穆陵关路遇从渔阳(今北京附近)来的人,诉说这一带的离乱之苦,以诗记之。

逢居穆陵路,匹马向桑干。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老几家残。处处蓬蒿偏,归人掩泪看。

自古以来,这条俗称“小黄河”的卢沟河,每到夏秋之际,山洪暴发,河水从它的发源地海拔千余米的雁北高原滚滚东下,到了北京地区形成了奔腾澎湃、一泻千里之势。

明代蒋一葵在他所著的《长安客话》里曾收录了一首冯宗伯所写的《桑干歌》:桑干之水何漫漫,天风五月渡涛寒。惊流撼地地欲动,蛟螭不敢凌飞湍。远望只疑银河落,虹霓倒挂下引泉。近看更似苍龙蟠,玉繗金甲相飞翻。另外,在《长安客话》中还收录了一首《过响水堡》诗:

塞水合流处,声喧十里繁。

乍闻堪动色,相对未能言。

束峡鼋鼍怒,惊涛日月翻。

响水堡位于河北保安附近,是个两山夹峙的峡口,河水流经此地,形成了“声喧十里”的磅礴气势。

从上面的这些诗作当中,可以想见当年的卢沟河水是相当大的,而且当时地处北京西南的卢沟渡口,是华北大平原通往蒙古高原以及东北各地的必经之路。不过,这条运输通道在金以前渡口只有一座简陋的木桥,而且水路也不可能全线行船。据明《水部备考》记载:“卢沟而上,直达宣府之保安州,故元运道也。自大同县古定桥起,至卢沟桥务里村,约八百余里,内可行舟者七百二十七里,驴驮搬运者八十八里。”当时京西北的官厅山峡一直依靠旱路运输。金代诗人刘迎写过一篇记录山峡旱路的古体诗:

浑河汹汹从西来,黄流正触山之崖。

山崖路窄仅容过,小误往往车轮摧。

车摧料理动半日,后人欲过何艰涩。

山深日暮人已稀,食物有钱无处觅。

何时真宰遣六丁,铲此叠嶂如掌平。

憧憧马车山西路,万古行人易来去。

诗人笔下所希望的“真宰”,在那样一个封建社会,是难以出现的,因此,也不可能彻底结束人畜劳役之苦。

金以前的渡口、小桥又是什么情况呢?宋人许亢宗在《许奉使行程录》中说:“卢沟河水极湍激,每俟水浅,置小桥以渡,岁以为常。”宋代诗人范成大于南宋乾道年间出使金国,写了《卢沟》一诗记述这处古渡口:

草草舆梁枕水低,匆匆小驻濯涟漪。

河边服匿多生口,长记轺车放雁时。

据《金史·河渠志》载:金大定二十五年,卢沟河大水漫泱,“决于显通寨”,于是皇帝下诏征集中都附近三百里内的民佚进行堵塞,但并未绝后患。直到大定二十八年农历五月,金世宗认为,卢沟河是“使、旅往来之要津”,于是下令修建石桥,但尚未动工,世宗亡,金章宗继位后,深感这个渡口的交通问题非解决不可,开始造船以渡,不久才命建石桥。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三年后,即金明昌三年(1192)建成。据北京最早的一部地方志《析津志》记载,初建时名广利。它是一座11孔的联拱石桥,全长266.5米,宽9.3米,是华北最长的石拱桥。这座桥的工程结构以及装饰等方面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桥基和桥墩相当坚固。它是建在几米厚的鹅卵石和黄砂堆积层的河床上;10个桥墩之间的距离不等,由两头向中间逐渐加大。桥墩的形状犹如一只平面的船,迎水的一面,砌成长度很大的分水尖,在每个分水尖上又安装了一根长约26厘米的三角铁柱,锐角向外,似一把利剑,人们称它为“斩龙剑”。这些结构不仅对桥墩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也能抗击水的流力和冰块的冲击。二是桥的11个拱券砌筑方法与一般桥不同,采用纵联式,把整个拱券联结成一体;同时还在桥墩和拱券的各部分,用腰铁和铁件把石块联结起来,增加了砌石之间的拉联力量,使桥分外坚固。三是卢沟桥两侧的石栏杆和石狮子,构成了这座古桥精美的艺术品,特别是石狮子雕刻得极为生动。石栏杆的281根望柱之间,共有栏板279块。栏板内侧刻有花纹。石狮子究竟有多少呢?自古就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的歇后语。明代蒋一葵著的《长安客话》里也说,卢沟桥“左右石栏刻为狮形,凡一百状,数之辄隐其一”。的确,这些石狮子大的容易数,但大狮子身上刻有许多小狮子,最小的只有几厘米,数起来就相当困难了。不过,考古工作者经过细致的编号勘查,终于查清这座古桥的大小狮子共计485个。这些狮子的石质不同,雕刻的年代也不一样,明清以后补配的居多,金、元时期遗物已不多见。

卢沟桥建成后,这条古老的河流从此名传遐迩,成了京师西南的门户,往来的士官商旅从这里经过。“卢沟石桥天下雄,正当京师往来冲。”当时的卢沟桥畔,旅舍鳞次,驿通四海,尤其到了元代,北京成了世界名都,冠盖云集,市井繁荣,出入京师的必经之路卢沟桥行人车马更加如纷如织。世界知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赞美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不仅如此,从金代开始形成的“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也成了多少诗人吟咏的一个主题。

“卢沟晓月”的意境是由远山、近水、晓月、古桥融为一体而形成。元代陈孚的《卢沟诗》中说:

长桥弯弯抵海鲸,河水不溅永峥嵘。

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明。

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鬛湿。

忽惊沙际影摇金,白鸥飞下黄芦立。

陈孚在这首诗中写出了卢沟桥的气势,写出了桥上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也写出了河畔的景色。

卢沟桥在古时同西安的灞桥一样,也是送别行人的地方。如果从西南方出京,多在卢沟桥畔,折柳而别,因此,留下了不少以此为内容的卢沟古诗。金人赵秉文《卢沟》诗曰:

河水桥柱如瓜蔓,路入都门似犬牙。

落日卢沟沟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明人邹辑在《卢沟桥》诗中说:

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

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隐微光。

北趋金阙神京近,南去征车客路长。

多少行人来此往,马蹄踏尽五更霜。

这些诗将情、景、事融为一体,情愫缠绵细腻,颇为动人。

卢沟桥的建成,无疑是我国古代桥梁史上的一大成就。它工程宏伟,构造精美,技艺高超,完全可以同当时任何一座著名的桥梁相媲美。这座举世闻名的古桥,由于半个世纪以前,我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七七事变”在此爆发,全世界人民的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在这里燃起了熊熊烈火,因此更加为人们所仰慕。


1937年,“七七事变”时在卢沟桥头防御工事内的中国士兵。

(本文选自《文史知识》1992年第5期)

栏目:文史古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