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城下的永定河故道——阅读大地文献(四)

 北京的骑士 2022-07-25 发布于广西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北京开展地震地质会战,这次会战分为多个专题组,其中第四专题组和第八专题组研究了北京市平原区水系变迁及其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该项工作主要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完成。成果之一是对3万多年来北京城下的永定河故道有了突破性的认识,这一成果对北京历史地理研究意义重大。


今天人们说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于是有了“永定河文化带”的说法,人们又将其同西山结合起来,称之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是北京为发展文化提出的概念,而永定河确实与西山关系密切。

永定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在群山中蜿蜒1千多公里,穿过太行山脉,由石景山流出大山,来到北京小平原。

永定河是一条大河,夏季洪水来时,摧枯拉朽,气势磅礴,裹挟大量泥砂,因其水浑,古人称它为浑河,又因其水暗,古人也称它为卢沟。

当这样一条大河失去了大山的约束,在北京小平原上来回摆动时,就形成了永定河冲积扇。北京城就坐落在永定河冲积扇上,北京城的选址与永定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图片

永定河在北京小平原上形成面积广大的冲积扇

永定河在北京小平原上的摆动过程我们还不十分清楚,但近三四万年来,它应该经历了两次由北向南的摆动。一次由3万多年前开始,一次由1万年前开始。

地震地质会战中,北京大学王乃樑课题组在北京平原永定河古河道的研究方面,探明了4条永定河故道,分别命名为古清河、古金沟河、漯水和古无定河。

这4条故道,包括了永定河的两次摆动过程,既有3万年前的永定河故道,也有1万年前的永定河故道,当时尚未对两次摆动过程进行区分。

顺便提一下,流经北京的永定河段在历史上曾有多个名称,其中北魏时期有一条流经北京城南的永定河河道,被喜欢考据的清代学人考证为“㶟水”。

这“㶟”字用得少,几十年前人们在印刷时找不到现成的铅字“㶟”,就索性用相似字形的“漯”来代替,作为“㶟”的简体,于是有了“漯水”的写法。但其发音还是“磊”。今天电脑字库中有了“㶟”字,大家也就不用“漯”了。

图片

地震地质会战中,北大课题组绘制的永定河故道图

其中的古金沟河就是上图中东西向的河道,它流经北京城下,南北宽达10公里。把它称为古金沟河,是因为在近代从石景山向东,有一条名为金沟河的河道,地图上也写作金钩河。

金沟河的前身就是金代开凿的金口河,年代久了人们把金口河叫成了金沟河。金沟河正好与这条永定河故道平行,于是人们把这条永定河故道命名为古金沟河。

图片

20世纪20年代顺直水利委员会所绘1/50000地形图上的“金钩河”

为什么说3万年前的永定河在平原上摆动呢?因为从玉泉山前到丰台地区都有这一时期的永定河故道。

图片

中关村西区今海淀大街南侧砾石层

十多年前,我们在中关村西区工地调查时,在地表以下10米深处,见到一条永定河的故道。故道的砾石层北缘位于今海淀大街南侧,由西向东穿过海淀镇南部,倒座庙和黄庄都位于砾石层上。

由于该地层中有较厚的砂砾石沉积,地铁4号线黄庄站和10号线苏州街站建设时都发生了塌方,为媒体所报道。可惜人们在分析事故原因时,并未提到这条古河道,这说明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仍应重视古河道研究。

图片

中关村西区砾石层位置示意图

3万多年前~1万多年前属于地质学上的晚更新世晚期,全球气候逐渐转凉,海岸线后退,北京地区的气候逐渐变干。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永定河在北京小平原上的摆动和泛滥。

今天海淀区罗庄至玉渊潭一线略呈凹陷的河谷地貌,应主要是这一时期永定河造成的,是2万多年前永定河故道地貌的孑遗。

图片

玉渊潭古河道示意图

在两三万年前永定河故道的砂砾石层中,包含有许多古树残骸和兽骨化石。古树可以作为古环境研究的样品,也可以做碳十四测年,用来确定河流的年代。

图片

1997年新世界百货二期工程出土的兽骨

兽骨多是大型食草动物的骨头,在两三万年前的古河道中分布较多。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会对它们进行记录,并标在图上,现在出土得多了,也就不太在意。

图片

1997年东方广场工地工人展示挖到的兽骨

这些兽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生态环境和动物种类,那时在北京小平原上活动着成群的动物,尤其是食草类动物。动物死后,遗骨被河流的砾石层所覆盖,保存到今天。

<未完,待续>

岳升阳,历史地理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环境考古。

本期编辑:小魏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