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年最爱:有趣,有品,有心的真正女性小说

 芸淡风倾 2022-07-25 发布于新疆

小冒坚持原创的819篇  

努力过后依然不能闪闪发光,至少我学会看到自己和他人隐秘的优点。

上周开启了休假模式,一鼓作气先睡了三天半,确实要考虑休息和放松,所以更新告假几天。谢谢大家还在这里。

当我遇到我特别喜欢的作品的时候,就按奈不住,总自己想用各种非主流的写作方法,尽可能表达出好作品触碰到的我自己,比如灵魂,比如人生选择,比如心之所向。

上周的假期里,我居然能邂逅两部如此喜欢的作品。

一个是今年最好的华语电影《隐入尘烟》,我哭着看完,又难过又温暖,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纠葛在一起,最近就会真情实感写出来影评。

另一个就是这本书,豆瓣阅读第二届长篇拉力赛观察团综合评分女性组第二名作品。

《她和她的群岛》


看过《隐入尘烟》后,我特别希望,生活能温柔善待每一个认真生活,朴实善良的普通人,可是偏偏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知何起的怨怼,无处指向,真的只能随一切消散入尘烟。

我一口气看完《她和她的群岛》至半夜三点,这一次我很确定自己的心绪,就是怀抱希望,重新思考:

作为一个最平凡不过的人,一个没有白马王子和金手指的女性,面对各有各的无奈和不幸,我们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

01 有趣:

出乎意料的非套路群像小说,难能可贵

《她和她的群岛》第一个吸引我的点,就是真的有意思。

我太过于自信地以为,故事和人设就该如此的时候,一个急转,意外之下,温柔又暖心。

真一股清流。

某种趋势的引导下,涌现了大量同质化的作品。

但凡女性主题的作品,总是会陷入很多老生常谈的套路。一方面,我也确实希望,借由源自于生活的虚构影视剧作品和文学小说,引起舆论大众的重视;

但另一方面,不仅要警惕伪进步,实则还是一系列封建糟粕作祟,为了KPI和热搜话题度,故意引发舆论争议,引起对立矛盾,走“黑红”路线的烂作品,

还会因为千篇一律的设定,所谓政治正确的话题走向,一定要加入女性主题的正确框架来吸引女性观众的“必要性”,让原本该丰富有趣的故事,最后都变成了女性成长/伪大女主,实则玛丽苏开挂+不同朝代、行业的雷同。

别说看到中间就猜中结尾,我可能看过简介,都能猜到每一处铺垫是为了什么样的情节。

简而言之,我们失去了看故事最基本的快乐——有趣,新奇,出乎意料,情理之中的治愈。

所以我也想当然地有了预判:

所谓的女性主题,提到原生家庭,离不开渐趋脸谱化的“樊胜美”,吸血对象可以是不成气候的长男哥哥,“伏弟魔”也拎不起的阿斗,让大家生理心理都不适的爹味长辈,或者一个人已经不能够刺激到观众读者,干脆组成吸血鬼联盟,除了主角,全是大坑。

提到两性亲密关系,渣男必要出轨,要么忍辱负重,被观众怒其不争,要么潇洒告别错的人,做独自美丽的开挂姐姐,迎来幸福的第二春,甚至还是更优质的小奶狗。至于插足小三,一定要钉死在耻辱架,被千万观众唾弃。

提到家庭教育和孩子话题,虎妈猫爸,或者丧偶式育儿,各种教育内卷,阶级世袭/阶级跨越的焦虑。

当年大文豪还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反观现在,简单粗暴的情节,单一脸谱化的绝对人设,电视剧里的一波三折,成功胜利,都是如此一致。

就仿佛,按部就班的模板人生,学习,考试,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延续循环,才是唯一正解。

在作者创造的“群岛”上,生活着这样一群有故事的女性,祖孙三代,相亲相爱相怼。

比如她也谈原生家庭,当然会有带着伤长大的典型:

自身软弱自卑却有病态控制欲的母亲,大姐孟明玮,和打压式教育下谨小慎微,战战兢兢成长的平庸李衣锦,这一对母女的故事,作者用了很多微妙的细节,让人感受到了窒息的压迫。毫无条件,错都在李衣锦。

她找男友的品味、交朋友的品味、生活的品味、工作的品味,都是她妈全方位贬低的靶子。

再设置一对无话不谈,尊重理解如好朋友一般的母女,貌美如花社交能力极强的二姐孟莞青和别人家的优秀孩子,干什么什么都成的博士陶姝娜。也因此,面对来自班主任的责难,漂亮有罪的说法,妈妈才会如此有气度:

女孩长得好不好看,招不招男孩喜欢,不会带坏任何人。那是他们男孩的问题。我的女孩,她想做什么,想喜欢谁,将来都是她自己决定的事,不会因为别人的偏见改变。

是想要反衬第一对平凡,卑微,可怜,可恨的母女有多惨吗?

我反而觉得恰恰是一种温柔的同理心。

故事画风一转,突然发现,原来这些年被大家当做原罪和借口的原生家庭之殇,不能以一言以概之。

大姐母女俩的故事,重点不是暗涌的矛盾终于爆发,而是和解,理解,相互解脱,甚至是勇敢面对自己的平凡的女儿,走出阴影,更加坚决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还帮助母亲找到症结——失去自我的掌控感,才会去控制女儿,希望她不必经受自己的痛苦,摆脱半生的冷暴力枷锁。

再怎么习以为常的和谐美好,其实一样会有隐秘的角落,不为任何人所知的痛苦和秘密。

父母也好,孩子也好,夫妻也好,大家先于这些亲密关系和角色之前,首先是我们自己。

作为一个个体,他/她的喜怒哀乐,不堪与欲望,都是真实存在的,不会因为多了一个角色,就不再是她自己了。而伟大的亚洲家庭里,总是在强调付出和牺牲,忘记自我,持续奉献。

真正的理解,不是表面的父慈子孝,而是能不能接受他/她身而为人,作为个体的选择和想法,哪怕离经叛道,哪怕不走寻常路。

祖孙三代,七个老中青幼女性的故事,外加那些和她们相关的男性角色,同事朋友,故事线都源自生活的狗血,荒诞,无奈,居然在作者的奇思妙想,敏锐的观察感知力,以及那份自信和同理心之下,反转为快乐,勇敢,坚强,有能量的故事,绝对不是简单俗套的老生常谈。

哪怕不去考虑那些启发,不提价值观和人生道理,我依然觉得,

这本书,太有趣了,这家人,活得太精彩畅快了!

02 有品:

真正的女性互助,独立坚强

情节的生动有趣,还是源自我们读者对作者笔下的人物的认可。

很多场景,都源自我们耳熟能详的社会新闻,八卦热点,作者没有一味去批判,而是借这家了不起的女性,去展示她心中的女性力量,互助,友谊,相知相惜,独立自强。

海王渔场管理失败,所有的前任现任齐聚一堂,不是想象中的难堪撕扯,反而是成熟女性的清醒,理解。

结果在场这些各有特色优点的姑娘们,齐刷刷保留了成年人的体面,明确知道受害人和犯错的人是谁,绝不过多留恋,既然爱错,不要徒增不堪,不如快速止损,无缝切换搞钱的事业型女孩更快乐呀。

作者太懂了,女性的优秀自律,还是同性的我们更加懂得欣赏,打心底佩服,更加明白维持这一切多么不易,在社会里生存和升级有多艰难。

面对前夫现任,各种暗藏心机的试探,反而在其他人捕风捉影地背地说人长短是非的时刻,孟以安还会仗义执言,实事求是,不冤枉对方是插足,更不会添油加醋乱带节奏。

这不是惺惺作态,也不是高风亮节,就是一份由内而外的成熟,自信,正义感,一以贯之的三观。

你不用这么想。没有人有资格审判别人是否自甘下贱,谁都被生活折磨过,迷路过,关键是怎么解决,怎么走以后的路。

毕竟,最难听最直击要害的攻击,往往也是源自同性的敌意。

这样的孟以安,别说前夫忘不掉,可能就连现任女朋友,都忍不住被吸引,能成为朋友就好了。

两个特殊的准亲家妈妈,第一次打照面只能是通过狱中定期允许拨打的电话,那一段对话,太过于出乎意料,但又格外温馨,刺激泪腺。

还有一家之主,了不起的外婆乔海云老太太,一生的故事,才真是展示了一个伟大,明理,吃苦耐劳,恩威并重的母亲的样子,又主外,又主内,严父慈母兼而有之。

里面有些游走在道德边缘的选择,作者更多是不带预设和偏见,只是描述了更多背后的隐情。

不求理解和宽恕,只是温柔地引出反思:

让她们屈服现实,迫于无奈走上这条路的,真的是她们自己吗?

我对待底层群体的不理智,不恰当的行为,更多是哀其不幸——扪心自问,如果是我换位处之,没有资源,没有认知,没有运气,那我会做得比她们更好吗?

如果我也没信心,那我至少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指指点点,何不食肉糜?

这些绝不套路的情节,除了趣味的可读性之外,也充满了善意:

人无完人,再平凡的人生也值得好好过,再平庸的人的普通善良依然很动人,我感受到作者对她笔下每一个出场人物的温柔和宽容(仅仅少数几个被吐槽的纯渣配角路人甲)。

这种温暖治愈正面的力量,真的远超过那些用槽点频繁刺激我们的热搜体质作品。

03 有心:

反弹回来的自我

自我这个东西,总要不断碰撞,反弹回来,我才知道,我想要什么,讨厌什么。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缺点和挫折,我却可以从每一个角色身上,都感知到,我想成为的理想的我自己,应该具备的品质。

人见人爱的陶姝娜,就是我曾经以为自己会成为的那种女孩,聪明美丽,坦荡勇敢,正义善良,明辨是非,大方得体。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只为了自己真心喜欢的人,而不是合不合适,条件优不优秀。

步入社会后,我也期待,我是叱咤商场的三妹孟以安,干练清醒,又不是灭绝师太一般的女强人,而是作为女性领导,用女性特有的优势,去承担起社会责任,管理责任。

可是我知道我只是很平凡的女孩,没有霸道总裁和主角光环开挂,也没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坚持做学霸坚守理想,或者成为了不起的人物。

可我依然可以自己选择去成为理想的闪闪发光的自己。

唯唯诺诺半生,人到30也还是一事无成的李衣锦,偏偏有种让人打心底佩服的韧劲和善良,哪怕平凡,知足常乐,人格依然独立健全。

她的妈妈,大姐孟明玮也是勤俭持家,操持内外的一把好手,真正吃苦耐劳,奉献半生的家庭妇女的缩影。

这些没有放弃自己后半生的妈妈辈,勇敢选择换个活法,即使前半生嫁错人,过于极端地做错事,很难弥补,我们依然有能力去改变后半生,没有什么真正可以毁掉我们,除了放弃一切,生无可恋,破罐子破摔的我们自己。

那些不温不火的日子,那些举棋不定的踌躇和茫然,那些纠结于他人眼光的瞻前顾后,相比于可以自己去争取的未来,似乎都没那么重要了。

不仅仅是女性,任何一个弱势群体,为了平等,为了争取应得的权益,为了将来有一天同类不再被歧视,都可以做出强势的事来,比如我。

也或者,努力过后,我还是一个很平凡的女性,还要承受四苦八苦。

生,老,病,死。

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盛苦。

可我应该会更懂得,如何看到自己和他人身上,隐藏的优点,就像这本书一样。


我一鼓作气敲了这么多字,没有向以往的书评一样,介绍作者和书籍简介。

我想,我会记住她,易难,她的编剧作品和小说都会关注。

好的作品,不想需要太多评价,读它,就会喜欢的。

作者:小冒,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