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 第90条诸家解说

 小柴胡汤 2022-07-25 发布于浙江

第90条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论》

因为这个病啊本来是应该先发汗的病,而不发汗,而反下之,这就是施治之逆了。如果先发汗呢?治之不为逆。这是一个讲法,还有一个意思,本来先应该发汗,而先下之,这是施治之逆。如果先发汗了,那么发汗之后有可下的证候而下之,治不为逆。这么讲也通的。但是底下这一条啊就不行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那么应该先下的病,而反发其汗,这就是治逆。如果先下之呢,“治不为逆”,这个就不能这么讲了,根据上条说本来应该先下,而反先发汗,这是施治之逆。要是下之后,有发汗的机会再发汗,这是治不为逆,这么讲在理论上是讲得通的,但在实际上没有,没有一个病啊先可以泻下的病,象阳明病了,泻下完了还发汗,没有那个事。所以根据这一条知道上面那一条啊,也不能作那个解释。本先温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温之,治不为逆。先温,后再解表是可以的,这后头都有的。但是这个下,是没有这个例子的。我们在临床上也没有这种实际的病的反应,也没有这个样子的。所以这段讲还根据头前那个讲对,就是病啊有宜汗的,有宜下的,那么古人说了,阳盛阴虚,汗之则死;阳虚阴盛,下之则亡。所以该下的发汗了,或者该发汗的下了,都是逆治。别看刚才说的是后世的说法,其实是内经上的。这个地方阴阳啊,阳就指着热,阴就指着津液。阳盛阴虚,就是津液亏,他还去伤津液,这个津液不能让它亏。这个书不这么讲,这个书这个阴阳啊与内经上所讲的阴阳是不同的,他这个阳常指着津液,咱们头前有很多条文了,回头看看。他说这个阳盛就是热盛,阴虚就是津液虚,这个不能发汗。热不盛,而津液特别充分,可以发汗,他这么说的。这个是有语病的,我们讲这条可以的。能真正阳虚,真正没有热,也不能发汗,你可知道啊,所以这句话有语病,所以甚至于说”桂枝下咽,阳盛则毙,都指着热盛。其实桂枝汤治的病哪一种没有热?都有热,那个热是表热,不是说是有热就不能用桂枝,这是错的。表有热,还是非用不可。所以拿内经来注解伤寒论,有的地方就注得不通。底下就承着这一条,说这个汗下先后的问题。

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病在表者,汗之为宜,下之为逆;病在里者,下之为宜,汗之为逆。经曰∶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清·吴谦《医宗金鉴》

立治逆之法,不外乎表里;而表里之治,不外乎汗下。病有表里证者,当审其汗、下何先,先后得宜为顺,失宜为逆。若表急于里,本应先汗而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汗而后下,治不为逆也。若里急于表,本应先下,而反汗之,此为逆也;若先下而后汗,治不为逆也。

程知曰:言汗下有先后缓急,不得倒行逆施。

汪琥曰:治伤寒之法,表证急者即宜汗,里证急者即宜下,不可拘于先汗而后下也。汗下得宜,治不为逆。

清·黄元御《伤寒悬解》

申明上章逆字之义。风寒外闭,宜辛温发散而不宜下,燥热内结,宜苦寒攻下而不宜汗。若表邪未解,里邪复盛,则宜先汗而后下,若里邪急迫,表邪轻微,则宜先下而后汗,错则成逆矣。若治法得宜,先后不失,不为逆也。

清·曹颖甫《伤寒发微》

伤寒成例,先解其表,而后攻其里。所以然者,为其水液未尽而遽下之,不病结胸,必有利下不止之变也。至于温病,有时与伤寒相反,太阳未解,肠胃已化热化燥,若更先行发汗,表里燥热,甚有燔灼而死者,故吴又可《温疫论》,以大承气为第一主方。吾亡友丁甘仁称其得仲景遗意,即此节言之。盖温病本当先下,而先发其汗为逆,先下之反不为逆也。此伤寒、温病论治之不同也。

刘渡舟《刘渡舟伤寒论讲稿》

这一条论述表证、里证的治法,从病位来讲,是一般性的常规,也就是常法。这一条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很简单,本发汗,既然是一个表证,就应当发汗,所以加个本字。而复下之,反用泻下之法,此为逆也,是不顺于理的。逆就是不顺的意思。如果先发汗,就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本属于里证,应当泻下,如果发汗,也是不顺于理的。若先下之,治不为逆。第二层意思稍微深刻一些。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都有个先字,有先就必有后,所以这个病不是一个方面的问题,而可能是两个方面的问题。既然是有两个问题,在治疗上就要分先后。本发汗,本应当先发汗,发汗是不是病都好了?也不尽然,有的一汗而解,有的汗后不解。表邪要不解,可以再汗,而反下之,此为逆也。为什么要泻下?推测有表里证。但是,即使有表里证,表证不解的时候还得先解表,这才是常法。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病有表证,也有里证,但是里证比表证要重一些,这时候就应当先下之,然后再治表。如果按照先解表而反汗的常法来治疗,那也是错误的。

王付【释疑解惑】  

①怎样理解“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

答:㈠张仲景论“本发汗,而复下之”而强调病是表里兼证,以表证为主,治当先表。㈡张仲景论“此为逆也”而突出辨治表里兼证,即使以里证为主,即使当先治里,但治里必须兼顾于表,否则会引起病证发生其他变化。

②怎样理解“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答:㈠辨识“若先发汗”,即辨治表里兼证,以表证为主,其治当先解表。㈡辨识“治不为逆”,即治病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是不会引起疾病发生变化的。换言之,凡是使用错误治疗方法,都有可能导致疾病发生变化。

③怎样理解“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

答:㈠张仲景论“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而强调病是表里兼证,以里证为主,治当先里。㈡张仲景论“为逆”而突出辨治表里兼证,即使以表证为主,即使当先治表,但治表必须兼顾于里,否则会引起病证发生其他变化。

④怎样理解“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答:㈠辨识“若先下之”,即辨治表里兼证,以里证为主,其治当先治里。㈡辨识“治不为逆”,即治病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是不会引起疾病发生变化的。换言之,凡是治表治里而未能切中病变证机与病证表现,都有可能导致疾病发生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