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床实用口诀5条

 了然3z5ctoaa2w 2022-07-25 发布于广西
.作者简介:陈军帆,男,浙江温州人,中医学硕士,执业中医师,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方证学者,主要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对汉方及腹诊亦微有涉略。

前言:为医者,先善医技,尚能谈医理,否则徒为纸上谈兵耳。临床实用口诀的特点,便是拿来就可以直接用之临床,笔者在跟诊良师、会谈同道、研读典籍过程中对临床口诀多有记录,故分享于此。

1.银屑病这种病一般常血热、血虚等证型,治疗上多采用凉血清热、滋阴之法,河南中医院根据银屑病冬天加重、夏天缓解的特点,认为此乃寒包火之证,故开发出一张院内治剂——防地黄汤:麻黄 6g、防风12g、水牛角 30g、生地黄 15g、赤芍 15g、丹皮 15g、栀子 12g、甘草 5g。此方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比单纯使用犀角地黄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效果要好很多。虽然患者本身无寒象,但凭冬天加重就可以使用麻黄,这个就是比较典型的将气候环境变化引入方证的例子,比如小柴胡汤治疗的鼻炎、哮喘往往对空气变化、油烟、花粉都相当敏感。这与《内经》中的”天人相应“其实是吻合的,只不过方证辨证强调的是临床的应用,对于理论的解释则相对薄弱。

2.癫痫、躁狂证、癫证等疾病笔者体会多以实证多见,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温胆汤、白虎汤等。某日翻阅《金匮要略》中的防己地黄汤,发现其主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又观其方药组成,地黄量颇重,用至2斤,而其他4味防己、桂枝、防风、甘草均不过3钱,顿时体会到此乃虚热之癫狂、癫痫、癔病的对症之方。查阅资料发现丁德正教授有一篇报道,用防己地黄汤治愈3例脏脏躁、癫痫和狂证的患者,其表现均有舌质红而干,苔少,瘦弱等阴虚之证。仲景治疗阴虚型的神志疾病,常重用地黄,一般不少于40g,比如防己地黄汤、百合地黄汤,所以此方地黄用至2斤,当然后面服法又提到需要用酒20-30ml共同煎煮,是为了避免地黄碍胃之嫌。
      防己地黄汤和百合地黄汤非常相似,都治疗阴虚型的精神异常疾病。如果以药测证,那么百合地黄汤中百合为主药,所以患者心烦、小便黄之证颇为明显。而防己地黄汤中有桂枝、防风、防己三味风药,有的医家说它们是祛风解表的,笔者个人认为不恰当。因为他们的用量与地黄相比颇少,桂枝、防风只有3分。再者,防己地黄汤条文中讲到”无寒热“,这是因为地黄这个药一般要在没有表证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正如三物黄芩汤中提到”头不痛但烦者“,亦提示需要排除掉表证。所以防己地黄汤中的这几位风药笔者推测还是为了配合大量地黄而使用,也就是后世说得”大剂滋阴药中引入阳性风药使动“。
3.辨寒热最常规的是看舌质颜色,舌红为有热,但是笔者随访过多例舌红患者,虽然用清热药后诸症均有改善,但舌质的颜色变化不大,有的甚至吃了好几年中药还是红舌,所以这个时候到底还要不要继续参考舌象倒模棱两可。江苏的叶炳仁、夏奕均先生提倡观察粘膜的颜色来辨寒热,最常用的是看咽喉和眼结膜是否有充血,这两个地方如果是红肿,那用连翘、黄芩等清热药后,往往随着症状的缓解,局部的充血也会消散,由此可见,粘膜对寒热变化的灵敏度药高于舌质,所以辨寒热时要记得勤动手,翻翻病人眼皮子,扣扣病人喉咙。

4.温胆汤原方就可以治疗失眠,不用加什么酸枣仁、远志,但有时候确实是温胆汤证,但用下去无效,是因为剂量的问题,下面推荐黄煌教授的常用剂量:陈皮30g,半夏30-50g,茯苓40g,枳实30g,竹茹20g,这里边尤其要注意半夏,重用半夏可以治失眠,源自于《内经》半夏怵米粥,经叶天士重拾,后又由娄绍昆多次验证,如果温胆汤中半夏只用10g治失眠大都无效或者效果不持久,而重用效果拔群。但半夏是有毒之物,不得冒然重用,必须出现明确的温胆汤证才可以重用,而温胆汤证的失眠有如下几个特点:失眠梦多易醒,头晕心悸,喉咙有黏腻感,舌苔腻。

5.钩藤这味药虽然《伤寒论》中不曾用过,但汉方家偏爱此药,根据研究,发现钩藤对脑动脉硬化引起的头痛头晕有卓越的疗效。《本事方》中的钩藤散经常被它们用于治疗晨起或午睡起来时头痛剧烈,又伴高血压、动脉硬化的患者。《中医诊疗便携》中指出:钩藤镇静和镇痉佳,抑肝散中就是用了钩藤,所以可治疗小儿癫痫、磨牙、抽搐、成人半身不遂等动态的疾患。钩藤性平,临床上见到如下几个指证就可以使用:一问症状说自己头痛头晕,早上严重;一看检查单常有动脉硬化、高血压;一问家属都说患者平时脾气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