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人不愿去工厂?

 nizijun 2022-07-26 发布于广东

 
    作者:曹林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去工厂?为什么大学生正抛弃制造业?这个戳心的话题下面,年轻人和大学生常被批评,怕累怕吃苦啊,眼高手低啊,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怎么不调整预期啊,好像都是年轻人目光短浅不识时务。很高兴看到传统工厂的转型努力,借助互联网力量重构“岗位”,努力为年轻人和大学生创造更有吸引力的工作:我们不仅需要“人手”,更需要“人才”!

  “郫县豆瓣厂”招人,看到这个名字,会觉得很土很味儿,我才不要去做豆瓣卖豆瓣。可人家招的不是做豆瓣的,而是一个很有“含金量”的岗位:厂小二。为了找到合适的“合伙人”,这个有着31年历史的豆瓣厂由老厂长亲自出镜,录了一段rap在抖音招聘“厂小二”,让川郫厂以及这个岗位瞬间出圈。

  豆瓣还是那个豆瓣味儿,但从他们的运营模式、岗位设置、用人观念、招人方式看,豆瓣厂已经不是原来的豆瓣厂。跟帖中不少年轻人和大学生都对这个“厂小二”跃跃欲试,作出了热情的回应。最吸引他们的可能不是那个“20万年薪”,而是可以发挥创造力、可以成长的巨大空间。不要怪年轻人不愿去工厂,也不是他们在抛弃制造业,如果一家工厂能进入现代互联网体系,超越传统“人手属性”又有发展空间,如今工作这么难找,为什么不去呢?工厂发展要跟得上年轻人的步伐,一个有着“年轻基因”的工厂,才会对年轻人有感召力。

  回到“年轻人为何不愿去工厂”这个命题,绝不能摁着某一方的头去做单向的反思,不是年轻人怕苦怕累,也不是工厂不行,不是谁抛弃谁,这是一种双向的抛弃。工厂保守僵化,经营管理几十年不变,厂长是老古董,用传统眼光看待工人,年轻人自然不愿意来。

  年轻人的技能和专业不适应现代工厂的需要,好高骛远,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技能单一,工厂自然也不愿要这样的人。这其实是一种互相嫌弃。要摆脱这种“互相嫌弃”“互相抛弃”,需要以数字化转型为媒介的互相调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