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舍不得分享:1个让我醍醐灌顶的心理学思维

 唐夕 2022-07-26 发布于甘肃

这是唐夕公众号的第519篇原创文章

这是唐夕日更写作的第421


昨晚听了一期播客,是孟岩老师对话池建强老师,说到基金和股票的投资,池建强老师说他很少看自己买的理财产品。

除非某一天,行情跌的特别厉害或者涨势特别好的时候,他会去看一眼。

这让我想起,我也有好久没看过自己的基金了,所以打开看了看。

在我的记忆里,我所知道的上证指数还是前段时间跌的很厉害,跌破了3000点,而昨天我打开它已经重回了3300点,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但是我记得当时跌破3000点的时候,看完基金的亏损,我心里当下的情绪是萌生了悔意,想的是早点卖了就好了。

////////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买过基金或者股票等理财产品,会不会每天去关注那个数字。

记得我最早接触基金是2019年,那时候读了好几本有关基金和理财的书,买了将近10支基金,然后我会特别关注,每天都去看。

甚至我还会去豆瓣的理财小组,看别人的帖子,买了哪个,赚了多少,亏了多少,整天被这些信息影响。

我会因为昨天赚了300块钱而感到超级开心,觉得躺赚的感觉真是爽到飞起,也会因为今天亏了500块钱而超级失落和心痛。

可是当我很长一段时间不去关注它,不去看它赚了多少,还是亏了多少的时候,却意外发现原来每天盯着那个数字看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

////////

如果你有买过基金就会知道,那个收益的数字是每天都在浮动的,今天或许涨了,一下子赚了,可是明天就亏了。

而当我不再每天盯着它看,会发现一段时间后,那个浮动的数字实则没有太大的变化。

就像它在3300点跌破3000点到了2900多点的时候,如果我没有看,那我打开它实则就还是3300多点,我的数额浮动实则并不是很大。

但如果我每天都盯着它看,那这段时间每天我都会经历情绪的波动,甚至这些数据还会影响我一天的做事效率。

我会因为亏损,而提不起劲工作,我会因为上涨而期盼它涨的更好,我会时不时的想要打开看一眼,我会想要常常看看对于基金行情的解读。

这些对即时数据和信息的关注,都毫无疑问在消耗我的时间、精力以及心力。

但这些信息,这些即时的数字到了明天它便毫无意义。

////////

我看的第一本理财书是《小狗钱钱》,这本书里关于基金有这样一段对话--

吉娅担心的问:要是所有的股票行情都下跌该怎么办呢?

陶穆太太解释说,那你就不要卖出。


在这种时候,只有当你把股票实际卖出的时候才会有损失。

所以,我们只能把不是马上要用的钱投进基金里。如果我们打算投资买基金,就要准备把自己的钱在里面放上5到10年。对于那些能等这么长时间的人来说,基金几乎是一种零风险的投资。

我们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常常也是如此,盯着当下的一点小问题、小情绪,使劲消耗自己的心力、精力以及时间。

当把时间线拉长,我们眼前为之担心的事情,其实都是浮云,放到一段时间后再去看,你根本想不起来之前的自己在为什么事情苦恼。

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根据“情感预测”的研究显示,人们很难预测自己未来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人们会错误地预测自己谈一场浪漫的恋爱、收到礼物、赢得比赛和侮辱后的感受。

我们只是当下把这些小问题和情绪,放到了很大。

因为我们犯了预测错误,以为它持续的时间会很长,会很强烈,实则不过是我们头脑里的“浮动”而已。

想到此,我恍然大悟,我头脑里的很多想法、担忧和害怕,都是毫无意义的。

只是当下我的注意力被它吸引,由此被它困住了,就像我被基金那个虚假的数字困住一样。

实际上,我只需要想明白,哦,这些都只是浮云,都只是浮动而已,只要我不卖出,就不是真亏和真赚。

在《把思考作为习惯》一书里,关于情绪有这样一句话--

理智战胜不了情绪,只有情绪才能战胜情绪。

而当我被这些虚假的情绪和担忧困住的时候,我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转移,把注意力转向积极的、美好的事物上。

下一次,当我再为一些还未发生的事担忧和苦恼的时候,就可以打开自己的基金页面看看了。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