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灭李自成之战: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闯王败得太彻底

 北斗维斟 2022-07-26 发布于贵州

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陷了明朝的帝都首都,崇祯皇帝吊死煤山,宣告中国最后一个汉家王朝自此结束了。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九宫山被杀,李自成起义正式被平定。从攻陷北京到九宫山之变,仅仅用了一年时间而已。李自成为何败得如此迅速,如此彻底?

一,李自成的北京赶考

对于李自成来说,灭亡明朝是一个革命目标。攻陷了北京,并不意味着革命胜利了,但是李自成的农民军却变了。大顺军队进入北京后,开始四处抄明朝官员的家,动用酷刑,搞得北京人心惶惶。经过这么一折腾,大约有1600位明朝官员被处死,他们以前贪污腐败、横征暴敛得来的财产全部被大顺军抢夺。

李自成

历史上就这么具有讽刺性。当明朝风雨飘摇的时候,崇祯皇帝让皇亲国戚们捐款,这些大臣竟然一毛不拔。他们宁可让国家覆灭,也不想动用自己的一分钱。当李自成的刑具摆在面前,明朝官僚们被逼得把所有家产都献了出来。明末,崇祯宣称国库没钱了。李自成进入皇宫后,从里面竟然找出了“银三千七百万锭,金一千万锭”。明朝这哪是没钱啊。

现在,农民军抢夺了明朝官员的财产,自己从一贫如洗变成了暴发户,以前的革命斗志还在吗?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斗志必然崩溃,除非李自成严厉规定军队不准将财产占为私有。可是,将领、士兵都愿意接受约束吗?就这样,李自成开始管不住自己的军队,一个月就足以让这帮原本秋毫不犯的军队变成盗贼。

明朝虽然灭亡,但是明朝的残余势力还在。在山海关外,吴三桂的8万精兵还在观望形势,李自成决定招降吴三桂。然而,李自成缺乏诚意,他囚禁了吴三桂的家人,夺走了吴三桂的爱人陈圆圆。吴三桂本来是要接受投降的,但是听说家人被囚禁,就决定和清军联合进攻李自成。

四月下旬,李自成带领大军和吴三桂交战,他不知道吴三桂早已和清军联合,出现了重大的失误。大战一天,双方都精疲力尽,各自收兵。双方鏖战时,多尔衮依然作壁上观,这让吴三桂心急如焚。如果清军再不出击,吴三桂可能就全军覆没了。综合考虑下,吴三桂在决战前剃发投归清军了。

再战的时候,依然是吴三桂大军和李自成大军鏖战,从早上杀到了下午。正当吴三桂军力不能支的时候,多尔衮命令清朝骑兵从左右两翼杀出,一举扭转了战局。李自成军见清军突然杀出,一时大乱,遭遇了惨败,士气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此战为山海关之战,这是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李自成失败后,退守北京。可是多尔衮哪肯给李自成休整的机会,他立即册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并派遣满洲八旗大军追击李自成。清军人不卸甲,马不停蹄,日行300里,如此的行动速度是李自成从未见到的,大顺军队见惯了明军拖拖拉拉的战斗风气,突然遇到杀气腾腾的清军,那是毫无招架之力。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匆匆在北京称帝。第二天,李自成大军撤出了北京。李自成在北京前后就呆了41天。

二,清军略定中原,李自成退守关中

1644年似乎就是一个天意,就是将中国境内的各大势力一一考验,看谁能够作为未来中国几百年的掌舵人。明朝刚刚灭亡,李自成匆匆在北京称帝,现在该看清朝的表现了。现在的清朝,皇帝是顺治,但是多尔衮掌握大权,好似一个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

清朝现在早已不是一个满洲民族政权,而是一个满、汉、蒙一体的帝国了。在清朝的朝廷上,聚集着大批的汉族精英,他们大多数都是过去明朝的官僚、将军。他们的能力在腐朽的明朝只能被埋没,而现在终于可以在新兴的清廷大干一番了。

范文程、洪承畴等早已成为了清廷的智囊,他们给清朝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实现对清朝的改造。多尔衮也接受了这些汉族官僚的建议,将过去破坏性的战争转变为争夺天下的战争。军队的纪律被严格约束,拿百姓的一针一线都是被禁止的,更别说是烧杀抢掠了。

很快,北京的官僚、地主、百姓都接受了清军,他们出城五里清军入城。可见,清军能够入关,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当年九月,多尔衮正式宣布迁都北京,顺治第二次登基。清廷向天下宣布了自己的目标:定鼎燕京,以绥中国。清朝不想成为一方割据政权,而是想成为一统天下的大帝国。

想要统一天下,就必须要消灭割据内陆的李自成、张献忠和南明,而李自成的势力遍布北方,也就是成为了清朝要剿灭的首要目标。李自成虽然在山海关一战中遭到惨败,但是依然有百万大军,占据了北方各省,直接威胁着北京的安全。出于战略安全上的考虑,多尔衮就没有停止让清军追击李自成。

当李自成退出北京后,多尔衮竟然不准吴三桂进入北京城,而是让他立即追击李自成。于是吴三桂大军绕过北京城,直接南下。五月,吴三桂与李自成在庆都(今河北望都)交战,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关键时刻,狂风大作,尘沙飞扬,天地阴晦,农民军军旌旗皆折,人马倒退,吴三桂取得了大胜。随后,李自成且战且退,撤到了正定。

五月初五,吴军、八旗军都到达了正定,李自成不想再退,就将所有军队都投入战场,决一死战。双方从早晨一直杀到了傍晚,地动山摇,胜负难分。忽然大风又起,黄沙大作。李自成对这种现象出现了阴影,山海关是这么败的,庆都也是这么败的,于是下令收兵。就在这时,清军的飞箭射中了李自成,李自成从马上跌下,伤得不轻。

经过正定一战,李自成大军的士气彻底被击溃。随后,李自成带领大军撤出河北,回到了山西、陕西根据地。中原的官僚地主见李自成大势已去,又纷纷投归清朝。于是,清军两战而得河北、河南、山东之地,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天下局势已经明朗了起来。

三,大顺灭亡,李自成下场成为了谜团

农民起义之所以会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只会共苦,但是不能同甘。一旦革命发展到相对安定的程度,大军就会发生分裂,甚至出现内讧,自相残杀,李自成的军队也是如此。真定之战后,李岩自荐带兵收复河南,而牛金星却挑拨离间,说李岩想在河南自立为帝。李自成听信了谗言,不辨真假地杀了李岩。李岩被杀后,李自成威望大降,文武不和,军心动摇。

真定之战后的局势

李自成退守关中后,还拥有北方半壁江山,于是以西安作为首都,固守潼关。多尔衮同样不给李自成任何喘息的机会。在迁都完成后,多尔衮立即命令阿济格、吴三桂、尚可喜带领自己的军队从山西方面对关中发动进攻。另一方面又让多铎南征江南,铲除南明。随后,出现了李自成派遣军队反攻河南怀庆、卫辉的消息。多尔衮感到事态严重,立即又终止了南征江南的计划,让多铎统兵进攻怀庆,再进潼关。

多铎大军到达怀庆后,大顺军撤退到关中,多铎又直接挺进到潼关外安营扎寨,准备强行攻关。李自成不敢怠慢,也亲自到潼关督战。1644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全国百姓都准备过年了,潼关战役打响了,李自成的部队接二连三地失败,步兵被歼灭,只剩下骑兵撤走。1645年年初,潼关陷落,随后清朝两路大军向西安推进。

潼关之战,是大顺军在庆都、真定之战后的又一大惨败。潼关失守后,李自成认为关中已经无险可守,于是将西安宫殿焚毁,转战到了湖北,从此再也没有了可靠的基地了。李自成撤退后,清军很快攻陷了陕西、山西各州县,甘肃、宁夏也只能望风而降。于是,整个中原大地都已经被清朝统一,中原,内蒙古和东北完成连成了一片。

九江之后后的局势,李自成和弘光南明政权同时灭亡

北方统一后,清军的首要目标就变成了南明,清朝的大部队都向江南挺进,只留下阿济格一支继续追击李自成。三月,李自成进入武昌,在这里逗留了近两个月。阿济格的军队追来后,李自成派遣5000骑兵出战,再次遭到惨败。李自成见武昌不保,下令撤退。清军紧追不舍,一直追到了九江。

九江之战,是李自成的最后一战,结果是李自成的部队全军覆没。阿济格追击李自成前后13战,总计击溃了大顺20万军队。随后,清朝又将湖北一带收入囊中。

不过,李自成的下场却是一个迷。根据阿济格和吴三桂的奏报,李自成在九江之后逃亡九宫山,仅仅剩下了20多人,最终被当地的农民围困,被迫自杀。清军派人去认尸体,发现已经无法辨认。因为李自成生死未知,阿济格还受到了严肃的处理。李自成的去向一直没有搞清楚,在民间出现了几十种说法。

从山海关之战到九江之战,清军仅仅用了一年就消灭了李自成起义,这也算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不可多见的奇迹了。清军之所以能够迅速战胜李自成,主要是清军战斗力、组织能力和军队的机动性都远胜于大顺军,大顺军在灭明朝期间并未真正消灭明朝的精锐部队,没有得到真实的考验,因而战斗力是值得怀疑的。攻陷北京后,大顺军出现贪图享乐,互相残杀的现象,焉能不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