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一车企入局飞行汽车,万亿市场即将引爆?

 cheyunwang 2022-07-26 发布于北京

又一车企加入了飞行汽车的战局。

据时代财经消息,广汽正在研发飞行汽车。虽然消息未得到官方确认,但招聘网站的信息似乎佐证了消息的真实性。

猎聘网显示,广汽研究院正在招聘飞行器结构设计责任工程师、飞行器起落架设计责任工程师、飞行器测控工程师、飞行器强度仿真工程师等岗位。

车企招聘飞行器研发岗位,这么看来,广汽入局飞行汽车已然是板上钉钉。其实不仅是广汽,近年来已经有多家车企真刀真枪地在发展飞行汽车。那么,车企竞相入局为哪般?

吉利、小鹏早已入局

飞行汽车简单理解就是“装了翅膀”的汽车,兼具公路行驶和空中飞行的功能。因此,车企和飞行汽车有着天然的联系。

虽然该领域也有很多初创公司涌现,且受到资本的青睐。但车企被视为是飞行汽车的重要参与者。此前,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接受《程邀》访谈时表达观点称,九成以上只有车企才能把飞行汽车做成。

目前在国际上,包括丰田、奥迪、戴姆勒、保时捷、通用、现代等车企在飞行汽车领域都有或多或少的布局。

而在国内,对飞行汽车投入最大的当属吉利和小鹏汽车两家车企。

2017年,吉利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创业公司Terrafugia(太力飞车),该公司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几位毕业生创立于2006年;2019年,吉利又和戴姆勒共同出资5000万欧元,投资德国飞行汽车企业Volocopter。

2020年9月,吉利旗下湖北吉利太力飞车有限公司与成都傲势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沃飞长空,旗下拥有工业级无人机品牌“傲势”、城市空中出行品牌“沃珑空泰”等。

此外,吉利的“太力飞车”TF-1已经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适航证书,为该类飞行器全球首张。

小鹏汽车则是在2020年9月收购了赵德力创办于2013年创办的汇天航空,组建了小鹏汇天,正式入局飞行汽车领域。

次年10月,小鹏汇天完成超5亿美元A轮融资,投前估值10亿美元,创下亚洲飞行汽车领域的融资纪录。上个月,小鹏汇天又完成了星航资本的追加投资。

按照计划,小鹏汇天的第六代飞行汽车2024年实现量产,可以实现飞行和陆行的融合,销售价格控制在100万元人民币左右。主要使用场景是平时在城市公路通行,周末可以开到适飞的郊区飞几圈。

日前,小鹏汇天首次展示了飞行汽车的操纵方式,陆行状态下与现有汽车驾驶方式基本一致,而飞行状态下,驾驶者可通过方向盘与右侧手柄的配合,实现飞行汽车在空中的前进、后退、转弯,以及上升、悬停、下降等。

万亿市场诱惑大

为什么车企都在竞相进入飞行汽车领域?答案肯定是因为这个市场有足够大的发展潜力。

据美国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40年,全球飞行汽车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5万亿美元。德国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则预测,到2050年,全球95个主要城市的空中,将会有9.8万辆飞行汽车飞驰。

可以看出飞行汽车的市场足够庞大,但是蛋糕虽大,想要吃到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是飞行汽车在技术上还有很多需要攻克的难关,这些难关主要集中在动力、轻量化、飞控等领域。以电池为例,飞行汽车的电池需要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特性,而且对重量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其次在法规监管方面,飞行汽车需要满足汽车和飞行器的双重监管要求,目前我国针对飞行汽车适航认证的法律法规仍是空白。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观察到,政府层面在为飞行汽车的产业化提供政策支撑,监管正在开绿灯。

最后在商业化层面,飞行汽车的商业模式还不是很明晰。大部分观点认为飞行汽车最佳的应用场景在B端,主要包括消防应急救援、旅游观光和城市交通出行等。但小鹏汇天坚定走C端路线,要将飞行汽车卖给普通消费者。

此外,飞行汽车的噪音问题也是其量产应用上的一道门槛,马斯克就曾认为,飞行汽车就是被放大了1000倍而且噪音更大的无人机。

还有安全问题不得不提,如何保证飞行汽车在空中的安全是研发飞行汽车的底线,只有将这个问题解决才能为其商业化奠定基础。

车云小结

对于车企来说,飞行汽车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大多数车企都是通过投资入股的形式进军飞行汽车领域。目前广汽正在招聘相关技术人员,未来也大概率也会投资甚至收购相关飞行汽车初创企业,用金钱换取时间和技术。

飞行汽车商业前景广阔,但量产商业化仍存在不少的障碍。随着入局的玩家越来越多,飞行汽车产业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在这里顺便做个小预告:

为分享飞行汽车最新研究成果、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加强行业上下游交流, 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车云联合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拟于7月28日(本周四)15:00-17:00 组织召开第 25 期车云会暨国创中心第 28期技术沙龙活动,本期线上沙龙主题为“飞行汽车发展及应用前景”。

欢迎大家关注车云视频号预约观看!

 

悬挂风波之后,我们开着理想L9过了20个坑

告别改装!百度第六代无人车成本降至25万元 部署规模上万辆

车企推付费订阅,别急着“喊打”

微信、高德、酷我等本土APP上车,能否带的动奥迪旗舰的智能


我就知道你“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