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288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张骞出使西域,多年未归,汉武帝当然不会徒劳的等待。

虽然有自我放纵,耗费钱财修建上林苑的一面,但作为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君主,毕竟还是有他的想法和作为的。尤其是到了公元前135年,窦太后病死后,汉武帝再无掣肘,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再次召集天下贤良方正之士,云集长安。汉武帝向他们亲自询问治国良策。大儒董仲舒向汉武帝进言:“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汉武帝大喜。

汉武帝向董仲舒连连发问,董仲舒按照儒家经典一一解说,汉武帝越听越高兴。

董仲舒认为,百家之言,因为各家宗旨不一样,容易使百姓无所适从,应该“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本来汉武帝一直就对儒家学说感兴趣,经董仲舒一番细致入微的解释、梳理、分析之后,更是深刻感觉到,儒家学说,正是自己需要的治国理论,对于加强国家统一和中央君主集权提供了强力的理论依据。

汉武帝当即罢黜不治儒家经典的太常博士,将除开儒家的百家之学排除在官学之外,并大力提拔儒生入朝。史书中称其为“罢黜百家,表彰六经”。

这里的六经,指的是儒家学派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经典。

当然,这里的儒家学派思想,发展到汉代,已经不完全是当年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了,而是融合了部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融合而成的新儒家思想。

自此,儒家学派的观点,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统治地位。

到了近代,这种说法被改称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统一思想的同时,匈奴问题又提到议事日程上。

公元前134年,匈奴的军臣单于派来使者,向汉朝要求再次和亲。

汉武帝召集大臣们商议,要不要继续和亲。

将军王恢反对和亲:“我们过去同意与匈奴和亲,把公主嫁给单于,但是匈奴仍然不守盟约,经常侵犯边界。与其如此,不如与之一战。”并且,王恢举例,战国时期的赵国,就凭借自己一个小小的诸侯国,就打得匈奴不敢来犯。现在我大汉如此强大,之所以被匈奴侵扰不止,就是因为对他们表现的太软弱了,应该发兵对其进行惩罚。

当然,赞成和亲的臣子更多。

汉武帝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同意了匈奴的和亲要求。

不过事后,汉武帝越想越觉得窝火。

这时,王恢又献破匈奴之计:“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

汉武帝采纳了王恢提出的计策,决定对匈奴用兵。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派出三十万大军,由韩安国、李广、公孙贺率领主力部队,在马邑附近的山谷埋伏好,准备将匈奴人马聚而歼之;再派王恢和李息率领三万人马,埋伏在马邑附近另外的地方,伺机包抄到匈奴兵马后面,截断匈奴人马的退路。

大军安排好之后,汉军派出当地的一个大商人聂壹去匈奴。这个人本来就经常往返于汉朝和匈奴地区做生意,这次还是装作一切正常的样子,前往匈奴做生意。在见到军臣单于之后,聂壹提出,愿意将马邑城献给匈奴。

军臣单于又高兴,又怀疑,你一个商人,怎么能决定马邑城的所属呢?聂壹表示,自己手下也有几百人,早有一部分人在马邑城内做生意,只要单于愿意派出人马入侵,自己可以命令手下人在城内做内应,杀掉汉朝官吏,打开城门,匈奴人马可以轻松占领马邑城。到那时,城中的一切,就都归属匈奴了。

军臣单于大喜过望,当即亲领十万大军,跟随聂壹而去。

因为当时叛变投降匈奴的汉人比比皆是,卖国求荣的也不少,所以军臣单于对聂壹的做法毫不奇怪。

不过军臣单于毕竟也是马上的君主,经历大小战阵无数,在即将抵达马邑城的时候,就隐隐怀疑、戒备起来。

数十万大军隐藏,不可能一点破绽都没有。当军臣单于看到草原上有很多马匹,却没有放牧之人的时候,彻底产生了怀疑。

于是军臣单于止住大军,派出侦查人马,四处细细查探。很快,抓住了一个亭堡的亭尉。

这个亭尉恰巧对此次伏击战的计划略知一二,又贪生怕死,就将自己所知合盘托出。

军臣单于听后大吃一惊,急忙率领人马,以最快的速度退了回去。

匈奴大军根本还没走进埋伏圈,所以汉军主力只能看着匈奴人马撤退,无计可施。

王恢的人马虽然已经处于匈奴大军的后方埋伏好,但是看着完好无损的匈奴大军,王恢知道,如果自己还是按照原计划向匈奴人马发动进攻的话,全军覆没的一定是自己的人马。因此,王恢根本没敢进攻。

这次马邑伏击战计划就这样落空了。

不过,虽然这次战役没有打成,却是正式拉开了汉军和匈奴大战的序幕。

接下来,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名将,脱颖而出,与匈奴人马展开一场场的大战。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