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平帝是被王莽毒死的吗?│346

 青禾田讲古 2022-07-26 发布于加拿大

汉平帝病倒后,王莽表现的比谁都着急。

当年周朝的开国君主周武王病重时,周公曾经写过一篇向上天祷告的文章,向上天祈祷,表示自己愿意代替周武王去死。写好后,按照要求,秘密藏在箱子里。

现在王莽要做汉朝的周公啊。于是王莽也写了这么一篇文字,向上天祷告,表示自己愿意代替汉平帝去死,然后将这篇文字藏在箱子里,就放在皇宫的前殿。

不过,王莽的这篇文字应该没被上天认可,因为仅仅几天之后,在公元6年初,汉平帝连遗诏都没留下,就死了。

至于汉平帝是不是被王莽毒死的,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汉书》中多处都提到了汉平帝之死。

《汉书·平帝纪》中借王政君的诏令明确记载了汉平帝的死因:“皇帝仁惠,顾念哀怜。每次发病,气往上涌,不能言语,故来不及有遗诏。”意思就是汉平帝本来身体就不好,经常发病。一旦发病,连话都说不出来。这次只不过是旧病复发,没有挺过去。因为病情发展的太快,所以皇帝没有留下遗诏就死了。

《汉书·王莽传》中的记载也是“平帝疾,莽作策……愿以身代”。

那为何又有王莽毒死汉平帝的说法呢?

这种说法出现在汉平帝死亡的一年半之后。那时王莽篡位的企图已经越来越明显,公元7年9月,东郡太守翟义拥立严乡侯刘信为天子,翟义自封为大司马柱天大将军,起兵讨伐王莽。

翟义在起兵时,向天下各郡国发出檄文,《汉书·翟方进传》记载:“言莽鸩(zhèn)杀孝平皇帝,矫摄尊号,今天子已立,共行天罚。”《汉书·王莽传》在记载翟义起兵讨莽部分也记载:“言莽毒杀平帝,摄天子位,欲绝汉室,今共行天罚诛莽”。

所以这里所说的王莽毒杀汉平帝,既有可能是事实,也有可能是翟义为了将大义掌握在自己手中,给王莽泼的脏水。

这道檄文发出之后效果非常明显,“郡国皆震,比至山阳,众十余万”。就是各郡国都受到这道檄文的震动,纷纷响应,等翟义的军队到达山阳的时候,已经聚拢起十余万大军。反莽浪潮铺天盖地而来。

面对急转直下的形式,王莽也很紧张,急忙派大军剿灭。此时的王莽毕竟还是代表着国家大义,所以很快,翟义的军队被击败,翟义被抓住,碎尸于陈都大街上,刘信逃走,不知所踪。

翟义虽死,但是王莽毒杀汉平帝的说法,却流传了下来。

给《汉书》做注的唐代大儒颜师古就接受了这种说法,在为《汉书·平帝纪》所作的注中,详细记载为:“汉注云帝春秋益壮,以母卫大后故怨不悦。莽自知益疏,篡杀之谋由是生,因到(猎)〔腊〕日上椒酒,置药酒中。故翟义移书云'莽鸩弑孝平皇帝’。”

这里的颜师古不但记载了王莽毒杀汉平帝的事件,连原因也说的很明白,那就是因为汉平帝的母亲卫氏的原因,越来越大的汉平帝对王莽越来越怨恨。王莽也知道这种裂痕无法弥合,索性动了杀心,借助腊日的酒宴,献上有毒的椒酒,毒死了汉平帝。

合情合理。

但是似乎有很大程度的猜测部分。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采纳了王莽毒死汉平帝的说法:“冬,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

也有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当时汉平帝年纪还小,还远不到接近亲政的年龄,王莽的女儿又成为皇后不久,过上几年,有可能给皇帝生下儿子,那必然是太子,那样,王莽的外孙就必定是下一任皇帝。那样的话,王莽的权力将更大,篡起位来,更容易。

毕竟弑君的危险性非常高,一旦露出一点破绽,别人不说,就连那位太皇太后王政君都饶不了王莽。所以王莽大可不必如此着急,等上几年,等王政君老死,等自己的外孙出生,到那时,王莽弑君也好,篡位也好,难度要小很多。

再结合从刘衎当皇帝那天起,就一直身体不好的情况来看,汉平帝确实是自己病死的可能性,也很高。

如果这种推测属实的话,王莽可真是蒙受了天大的冤枉了。

具体真相如何,不得而知。

总之,汉平帝死了,皇位又空了。而且汉平帝既没有后代,临终前也没有留下遗诏指定继承人,王莽又还想再等等,不想就这么急急忙忙的坐到那个位置上去,所以,还得选个姓刘的来当这个皇帝。

当然,这个选择权是在王莽手里的。

那么,选谁呢?

这次,王莽选中了一个刚刚2岁的小家伙,刘婴。

如果您觉得本篇文章尚有可观之处,

作者简介:李永田,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普及、教育、创作及出版工作多年,出版多部中国传统文化类著作。主要作品有:《中国古文鉴赏》、《中国历代散文名篇鉴赏》、《国学经典》(诗、词、曲、赋四册)、《唐宋名家诗词赏读》(全十二册)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