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殊:盛世宰辅五十年,北宋词坛独一家,他是大宋盛世的代言人

 凤凰山居士 2022-07-26 发布于江西

原创|发布:2021-09-14 14:57:13    更新:2021-09-14 14:57:13

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秋,宋仁宗赵祯当众怒斥宰辅晏殊,满朝文武一片缄默,因为晏殊被责之事涉及仁宗生母李宸妃。

作为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的原型,赵祯在漫长的时间里都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李宸妃。而晏殊当初在为李宸妃写的墓志铭中也隐瞒了这一事实,只提到李宸妃有女,实则犯了欺君之罪。

未能在母亲生前尽孝,是宋仁宗内心的遗憾。所以当年轻的帝王真正执掌天下的时候,所有参与隐瞒的人都要受到惩罚,即便那人是自己的恩师——晏殊。而面对帝王的震怒,晏殊并没有做过多申诉,他坦然接受逐出东京的调令,收拾好行装转身离去。

这一年的晏殊已经52岁了,神童出道的他可以说是一生极尽恩荣。于做官,他做到了枢密使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人身兼军权和相权;于作词,他是北宋文坛第一代的婉约派宗师,词作含蓄婉转,被尊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就是在所有人的艳羡里,晏殊用一生的时间活成了北宋盛世的官方代言人。

晏殊并非出身豪门,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丰厚的家底,有的只有满腹经纶,所以才华是晏殊最好的敲门砖。这位一出场就被称为神童的未来宰辅十四岁就参加了殿试,并在一千多位考生中下笔如有神,让宋真宗为之叹服,最终得到了同进士出身的功名。

也就是说,晏殊还未成年就考上了北宋的公务员编制,并得到了皇帝陛下的重点关注。

但少年得志的晏殊并没有寻常人的得意猖狂,相反,从踏入官场起,他就表现出了完全不符合年龄的沉稳慎重。时任宰相的寇准曾以“晏殊来自江南,不能作官”这样的地域黑,来阻止宋真宗的提拔。

但寇准不知道的是,晏殊早已用自己滴水不漏地为人处世,让宋真宗打从心里接受了这位少年郎,于是一贯耳根子软的宋真宗一反常态回怼了寇准一句:“开元名相张九龄也是江南人。”

宰相寇准曰:“殊江外人。”帝顾曰:“张九龄非江外人邪?”——《宋史·晏殊传》

不耍滑头、真诚待人是晏殊的决胜法宝。他曾在决定自己命运的考试中,因发现试题做过而主动提出重考;也曾在宋真宗询问“为何其他官员都出去吃喝玩乐,而你却在家读书?”时,毫无隐瞒地说了一句:“我也想出去玩,但是我没钱……”的大实话。

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宋史·晏殊传》

宋真宗喜欢晏殊的诚实,当时浮躁的朝野也急需晏殊这样的“老实人”,所以从景德二年(1005年)踏入官场起,到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驾崩,晏殊仕途平坦,晋升速度就像是坐火箭般从最开始的无品小官,做到了执掌制诏的翰林学士。

北宋的翰林学士基本跟唐朝一般无二,能入选翰林学士的人基本都是日后的宰辅人选,而那时的晏殊才三十二岁。

没有人会怀疑晏殊的仕途荣光,因为宋真宗实在是离不开晏殊,每每有问题都会咨询晏殊的看法,而晏殊也像是秘书般用小纸条的形式为皇帝答疑释问。

而更让人嫉妒的是,晏殊不仅深得当朝皇帝的信任,又是未来皇帝——太子赵祯的授业恩师,所以无论未来朝局如何变幻,晏殊的升官之路已经无人可以阻挡了。

驾崩于乾兴元年(1022年)的宋真宗赵恒去世得比较着急,不仅留下了一个变成烂摊子的江山,还留下了一位年仅十三岁的年轻帝王——宋仁宗赵祯。此时的朝野人心惶惶,时任宰相的丁渭和枢密使曹利用之间的政治斗争也逐渐公开化,于是平衡大师晏殊再度登场。

丁渭和曹利用,一个是皇帝以下的最高政务长官,一个是皇帝以下的最高军事长官,这两位政坛巨擘之间的对决,普通官员避之尚且不及,但晏殊却敢站出来发声,这让目前还不把晏殊放在眼里的丁渭和曹利用也有些意外。

晏殊不愧是晏殊,他提出了“刘太后垂帘听政,任何人都不能单独奏报”的办法,轻而易举化解了这一矛盾,并获得了刘太后的赏识,很快晏殊就被提拔为正二品的枢密副使,距离问鼎古代文臣巅峰只有一步之遥。

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毋得见。”议遂定。——《宋史·晏殊传》

“慎微”和“平衡”是晏殊与生俱来的政治天赋,但这也成为了后世人诘难晏殊的理由之一。有人说晏殊只喜欢“和稀泥”,面对大是大非时只会选择明哲保身,从不敢违逆君王意愿,所以才能官运亨通。但其实晏殊人生的第一次贬谪,恰恰是因为他坚持原则,不肯向皇权妥协才招致的。

纵观北宋一朝,明君不多,但皇帝们选老婆的能力却出了名的强,以至于宋朝的太后们基本各个都是治国理政的好手,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宋真宗的皇后——刘娥。

对于晏殊来说,刘娥是提拔自己的贵人,但面对刘娥明显出于私心的赏官行为(为了感念张耆曾把自己推荐给宋真宗,掌权后的刘娥提拔其为枢密使),晏殊义正言辞地说了“不”,于是出仕以来顺风顺水的他第一次受到了君上的贬黜,被逐出东京,改任地方。

按照古代文人的习惯,贬谪总会滋生出无数的诗意,历史上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名篇都是出自诗人大起大落之时。但作为北宋的第一代婉约派宗师,晏殊几乎没有留下贬谪时的牢骚之语,他的词作清新脱俗,永远透着清贵名流的高雅和出尘。纵然也有失意时,但多半都是感慨年华老去,盛年不再。

其实对于活了六十五岁的晏殊而言,贬谪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纵然一时被贬,但都会很快重返中枢,继续位极人臣。所以绝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处于得意时的晏殊根本不会有那么多的离愁别恨,用他的学生欧阳修的话来讲,晏殊一生可概括为:“富贵优游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全。”

晏殊所处的时代刚好是国朝无虞的盛世,不需要那么多的金戈铁马。即便这盛世之下已经有无数的隐患在逐渐暴露,但对于稳健派的晏殊而言,他所需要考虑的事情并不多。

所以他只需要在“一曲新词酒一杯”里,感慨“无可奈何花落去”;他会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时,感慨天涯路远,殷切叮嘱后来者“一向年光有限身,不如怜取眼前人。”别怪晏殊的“小家子气”,毕竟“富贵悠游”是无数文人雅士可望却不可及的夙愿。

诚然,当我们聊起晏殊,这位富贵宰相好像没什么特别大的建树,既不是大奸大恶的乱臣贼子,也不是夙兴夜寐的中兴名臣,但如果我们仔细翻阅有关晏殊的史料就会发现:若无晏殊,北宋的文坛会黯淡不少,北宋的政坛也会损失大半人才。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初入政坛的晏殊还只是个毫无根基的草根学霸,而到了宋仁宗至正二年(1055年),垂垂老矣的晏殊病故时,不仅自己已是正一品的政坛领袖,他所推荐的人才也已经成为当时的中流砥柱。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富弼、韩琦等当世人杰无一例外都得到过晏殊的栽培和提携,史书上用了“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来形容晏殊在识人辨才上的独到之处。即便是晏殊故去后,这些人物也托举着北宋帝国继续一路向前。

时间重新回到庆历四年(1044年)的那个秋天,盛怒的宋仁宗一纸诏令将恩师晏殊贬谪出京。但和寻常贬谪不一样的是,仍然是从二品的晏殊继续着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不仅玩转六部尚书职位,而且一路加官进爵,可以说当朝文臣武将无人能出其右。

但此时的晏殊已经六十余岁了,虽然得到宋仁宗的优待,得以留在东京养病,但晏殊的身体已到了山穷水尽时。此时的宋仁宗早已对恩师当年的隐瞒释然,他将恩师留在自己身边,以便随时请教学问,仍然以宰相之礼恩养,但即便如此也阻止不了生命在晏殊的身上飞速流逝。

身居皇宫的宋仁宗听闻恩师病笃,想要亲自来探视,但晏殊则强撑病体,故作轻松地回禀道:“老臣只是旧病复发,很快就会好起来的,陛下不必担忧。”在说完宽慰君王的话后,晏殊轰然星陨,未能再见最后一面也成为宋仁宗的终生遗憾。

帝王亲临祭奠、罢朝两日、赠司空兼侍中、墓碑上被刻下“旧学之碑”,生前走上了古代文臣的职业顶峰,身后也得到了一个臣子的极致哀荣,这样的晏殊确实值得成为所有文士的艳羡对象。

但请不要再说晏殊是个无甚作为的富贵宰相:

因为他离开的时候,自五代以来一直被废弛的教化重新焕发生机,官学民学遍地开花;

因为他离开时的时候,一直被认为是靡靡之音的宋词,实现了“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过渡;

因为他离开的时候,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富弼、韩琦等治世名臣都已经登上北宋的政治舞台,并将仁宗盛世推到了极致。

其余的不必再说,都在“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淡淡忧伤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