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级教师:学霸孩子不是因为智力高,而是在小学阶段就养成了这几个特质

 佩君说育儿 2022-07-26 发布于广西

很多家长都羡慕别人家的学霸孩子,但那些学霸孩子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一位高级教师道出了秘密:班里学习好的孩子,不是那些智力高的孩子,也不是那些家里有钱报了很多辅导班的孩子,而是有好的家庭教育,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孩子。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孩子在小学阶段,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孩子整个学习生涯都受益多多,对孩子日后事业成功和终身幸福都有好处。

相反,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但生活和学习受到影响,甚至事业和婚姻也好不到哪里去。

教育专家说:“小学六年,决定孩子的一生。”可见,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黄金期。作为家长,真的值得花时间和心思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发力,帮孩子走好启蒙和启航的关键期。

俗话说:“训儿千百遍,不如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我觉得这句话非常有哲理,好习惯价值千金。

那么,孩子小学阶段最需要养成哪些行为习惯呢?

1、专注的习惯:对于学龄孩子来说,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经常有老师反映说,一些孩子上课不到5分钟就无法集中精力了,以至于老师讲课的时候,孩子心不在焉,又怎么能够听得进去课呢?

对于专注力不强的学生来说,课堂上的东西都听不懂,又怎么能有好的学习成绩呢?肯定是差生了。对于这类孩子,就算家长花再多钱,上再多补习班也是没有用的,不是么?

2、培养孩子主动完成作业的习惯:几乎所有学霸做作业都不用家长催的,他们都是积极而又主动完成作业的。但在我们周围,许多孩子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家长催了无数遍也不去做。

很多家长陪写作业,还把自己气成了一身病,实在可悲又令人觉得难受啊。对于这种孩子来说,基本上也都是班里的差生。

所以,家长与其花重金让孩子上辅导班,还不如督促孩子养成主动而又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才是让孩子从学渣到学霸转变过程中所必需的品质。

3、培养孩子管理自己物品的习惯:能够把自己物品管理有序的人,一般都是有时间观念的人。他们会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这样的孩子,不管学习和工作都会是拔尖的。

反之,把自己的物品搞得乱七八糟不会收拾的孩子,整天丢三落四的,不是找不到笔就是找不到课本,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学习得好呢?所以,父母培养孩子管理自己物品的习惯非常重要。

四、培养孩子自理的习惯: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注重培养TA的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

这样的孩子不但责任心强,懂得在承担中成长,人际关系也会比较融洽,也会更加懂得体谅人,会懂得感恩父母,理解老师,学习成绩自然也是名列前茅。

教育专家说:如果把孩子的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话,排在首位的应该是家庭教育。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孩子小学阶段打好基础最重要。但小学六年,孩子每一年的身心变化都是不同的。作为家长,到底该怎么样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去培养和教育呢?其实,很多家长还是比较迷茫的,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出一个优秀孝顺而又有出息的孩子。

其实,几乎每个人都不是天生会当父母的,更不是每个父母天生都是优秀父母的,都是经过后天学习而来的。

所以作文家长,也需要读一些经典育儿指导书,让自己对孩子小学阶段的教育和培养,有一个清晰规划和了解,避免走弯路,为孩子初、高中及整个学业阶段,打好扎实的基础,让孩子轻轻松松做学霸。

很多家长反映因为工作忙碌而没有办法好好陪陪孩子,希望家长们放慢脚步,放低期许,坐下来好好读一本书,在孩子成长路上留下更多可贵而又温馨的回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