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达课丨学点儿用典,揭开诗词的“神秘面纱”

 宝妞 2022-07-26 发布于河南
编辑说

古典诗词创作中,作者经常使用“用典”的手法,以寥寥几字传递深远意境,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议事说理。古诗词中的用典主要有哪些方式?如何理解典故表达的丰富内涵?一起来感受用典妙语天成”的魅力——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后来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作为汉语中的特殊语料群,典故凝聚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内涵,千百年来传递着重要的文化基因。下面,笔者以经典诗词为例,谈谈用典这一修辞手法。

图片
何为用典?

用典是古典诗词常用的重要创作手法之一。诗词“据事类义,援古证今”,巧妙用典,寥寥几字,蕴藉深远;既可以深化内涵、扩大容量,强化议事论理的说服力,增加张力,又可以创造引人入胜的意境,引发读者联想,甚至把不便直言或无法直言的情意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

如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其中有“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这里暗用了姜太公钓鱼的典故和伊尹乘舟梦日边的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王重用,助商灭夏。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从政的期待。

诗词中常见的用典,主要有以下情形:

图片
化用前人语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一句化用了《孟子》中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一句的意思,可谓点石成金,巧妙自然。

有时,诗人对前人语句原样照搬或略加改动,二者在字面上看起来虽然雷同,但诗句融合在新的语境之中,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

柳永《蝶恋花》“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中的“对酒当歌”一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辛弃疾在其词作《南乡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化用杜甫《登高》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表达效果很好。

图片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毛泽东《贺新郎·读史》

人世难逢开口笑”句语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经此化用,诗句描绘了凄苦无助的苦命之人被驱赶到战场上,互相弯弓,血腥残杀,造成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争惨象

图片
引用历史、神话故事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句用了两个典故。典故一“闻笛赋”出自西晋向秀《思旧赋》,意在表达诗人对已故友人的悼

故二“烂柯人”出自《述异记》:“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后因以“烂柯”的典故指时间倏忽与漫长的相对性,以喻人世沧桑,世态变迁。诗人以此抒发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图片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一句,典故出自《庄子》,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然忘记自身是“庄周”其人了,梦醒后自己仍然是庄周,不知道是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

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中,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其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名为杜鹃,暮春苦苦啼鸣,以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的典故作为某种事物的代名词出现,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用了三个这样的典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是“八百里分麾下炙”。典故出自《世说新语》,说东晋王恺有一良牛,名曰“八百里驳”。“八百里”在此指牛

“五十弦翻塞外声”。典故出自《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后常用“五十弦”称瑟,这里泛指各种乐器。

三是“马作的卢飞快”。句中的“的卢”出自《三国志》裴松之注,指三国时期刘备的坐骑,这里指良马。

图片

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颜延之),而极于杜子美(杜甫)。”从颜延之到杜甫等,文人写诗作词,大都运用典故。经过他们的匠心独运,用典技巧日渐成熟,使用范围日渐广泛,构词与取义更加多样。

如今,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参考古人用典的手法。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用典太多,一则会有“拥挤”之感,二则不容易把握含义,三则会使主题分散。总之,恰当地运用典故,能使诗文内容形象生动、妙语天成,甚至为旧文赋予新意,给创作增加张力。

改编自2020年2月26日《语言文字报》文章《含蓄蕴藉成妙语——诗词中的用典》;作者: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第一中学/魏泽民;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