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贷款买房,现金炒股

 宏先生plus 2022-07-27 发布于北京

知识星球优质提问


图片

二小姐是个相当谨慎保守的人

当姑娘,我玩“倒钩执法

做投资,我“力所能及地捡便宜”

不是便宜货不捡

买不起的也不捡

我的口号是“贷款买房,现金炒股,家庭负债规模尽量不超过年收入的7倍”!

我在2008年2009年连续建仓上海后

很长一段时间再也没买过房

因为我觉得“上海不够便宜了”

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后面其实还有很多机会可以继续买入,但至少当年,以“收租”为目的买入上海的二小姐觉得“上海不够便宜了”。超过200万的标的物我一般不考虑。

2016年,杭州出现了“捡便宜”的机会,租金很好,房价很低,我就去杭州捡便宜了。上海十年没买房的踏空在杭州这边不但赚回来了,甚至更多。

便宜货日后能不能涨,我其实是不确定的,比如说同样是捡便宜的桂林就没涨,天地良心我也是按照租售比理论去选盘的,桂林的租金不错,但就是不涨,不仅没涨还被套牢了

所以你看到了,便宜货日后能不能涨,我其实是不确定的,我只是按照租售比理论去选盘。我能确定的是,便宜货的回撤幅度有限,至少不会套我太多,相对比较安全。比如杭州的一万多,比如桂林的五千多,就算看走眼了我也不会损失太多。

高位接盘可就不一定高位接盘哪怕它前期涨得再好,后期遭遇巨幅回撤,我不一定承受得起,所以我选择避让,比如烈火烹油的三万燕郊,曾经人气也是很高的。


图片

上面分析了什么叫“便宜货”

下面再分析什么叫“力所能及”

众所周知,二小姐持有股指期货

这个场子里全都是高度的风险爱好者

但我和场子里大多人不一样

保守的二小姐是“全款滚IC的”

我的目标仅仅是一年赚10%的贴水而已

我带着400万入场

却只持有4-6手IC

底仓4手

单日下跌超过1.5%的日子加仓一手

单日上涨超过1.5%的日子减仓一手

大部分时间持有4手

最高持有不超过6手

IC一手大约对应120-140万的中证500ETF

股市期货自带杠杆

你只要花25万不到就可以买一手

只要花25万就让你有了拥有120万的幻觉

在这个场子里玩的人

大多数是50万滚一手

我甚至见过激进的三四十万滚一手

在市场上升期,当然可以这么做

杠杆越高,赚得越多

刚刚过去的“最痛苦四月大家都看到了

三四十万一手进场滚IC的人,统统爆仓了

不但三四十万的“激进派”爆仓了

甚至连50万滚一手的“主流派”都爆仓了

中证500指数从7600回撤到5000

回撤烈度高达30%以上

连主流派都爆仓了

你当天若是没有准备充足的保证金

那么你入场的25万就灰飞烟灭了

由于我是全款滚IC的

每一手都准备了100万的保证金

熬过了那段每天打开账户跌几十万的不堪回首的日子,至今想来依旧心有余悸。

50万一手入场滚IC

就叫“力所不能及”的投资

因为最大回撤超过了50万

你的50万爆仓了


图片

杠杆是一把双刃剑

上涨的时候让你赚得更多

下跌的时候也能让你亏得更多

只有“购买自住房”这一个选项才值得你上稍微高一些的杠杆,其它所有的投资行为都不值得你上高杠杆。

自住房,可以上到家庭年收入10-15倍的杠杆,视年轻人的工作前途而定,你对自己没信心就上10倍杠杆,你对自己有信心最高可上到15倍杠杆,俗称“踮起脚尖买第一套自住房”

投资房,上到家庭年收入7倍的杠杆,这个比例适合大多数稳定的中年家庭,也适合大多数稳定的市场。部分行情机会时可以上到10倍杠杆,比如我买杭州的时候家庭负债短时间超过7倍杠杆,但最高不要超过10倍,并且你要懂得为自己的眼光买单,看走眼了自己有能力填窟窿。

股票,不要上杠杆,现金炒股,远离融资融券或者股指期货,除非你和我一样“全款滚IC,带着120万来买一手IC,带着140万来买一手IM”。

这就是二小姐说的“力所能及”做投资

下面我解释一下这个数据比例是怎么精算的出来的

家庭年收入每年你家实际到手的钱,工资的话记得去掉税费(高薪人士税费很多的,这部分记得去掉),房租或者理财的利息如果有,不要忘记加进来,还有住房公积金,虽然暂时取不出来,但由于每个月夫妻双方正常情况下也有数千元,不要忘记加进来。

大家知道银行为什么贷款要求工资覆盖双倍月供吗?这只是较低级别月收入人士的速算方式而已,其实并非全部人都“双倍”。


具体的计算方式是;假设你家每月生活费用5000元,你申请贷款100万元,分30年还,每月还贷5000元,所以加起来5000还贷+5000生活,你需要1万的收入流水覆盖100万贷款,因为你不可能不吃饭光还贷款。


但是,当你贷款金额提高之后,就不是双倍流水覆盖的要求了


对于每个月8万收入的家庭,他的家庭生活开销不会是5000,但一般也不可能是4万。日常开销是刚性需求,并不会随着居民收入的飙升而等比例飙升。对于高收入家庭,银行会计为1万~2万的日常开销,剩余的钱用于还贷。

假设你申请1000万贷款,月供50000,银行不会要求你10万月收入流水,通常是只需要七万左右流水就可以审批通过了。


如果你家全部收入都用于还贷,无需考虑任何生活开支,则建议家庭负债规模是年入的20-30倍为合理值。因为房屋的真实估值就是出租20-30年可回本。


如果预留一半收入用于生活开支,则你的家庭负债规模建议是年入的10-15倍为合理值,其中有前途的年轻人购买人生的第一套自住房,杠杆要拉得高一些,上限15倍。普通大多数家庭,上限10倍。

自住房享受特惠待遇,值得为此多冒一些风险;但投资房缺乏“自我享受”属性,风险溢价适度调低,建议为7倍。

最终得到二小姐挂在嘴上的“家庭合理负债规模7倍”这个速记原则,具有普适性。也容易记忆。

各个家庭可根据自己的年龄、职业、抗风险能力等,合理规划自己的负债极限。

图片

自住房,可以上到家庭年收入10-15倍的杠杆,视年轻人的工作前途而定,你对自己没信心就上10倍杠杆,你对自己有信心最高可上到15倍杠杆,俗称“踮起脚尖买第一套自住房”。

投资房,上到家庭年收入7倍的杠杆,这个比例适合大多数稳定的中年家庭,也适合大多数稳定的市场。部分行情机会时可以上到10倍杠杆,但看走眼了你得有能力填窟窿。

股票,不要上杠杆,现金炒股,远离融资融券或者股指期货,除非你和“全款滚IC,带着120万来买一手IC,带着140万来买一手IM”。

这就是二小姐说的“力所能及”做投资

杠杆是一把双刃剑

赚的时候让你欲仙欲死

亏的时候让你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不要为“股票”、“出租房”等非自用享受的东西支付太多的风险溢价,那不值得。因为哪怕赚钱了,股票没享受,出租房享受的也不是你,但亏钱了痛苦的可是实打实的你。

但同时,我们又要学会持有各类资产,适度跑赢通货膨胀,不能长期持有现金。

7倍年收入的负债,就是二小姐长期摸索出的最谨慎保守的规模,适合绝大多数家庭。不需要更低,因为这已经是保守的二小姐计算出来的谨慎值了,你没有负债就跑不赢通货膨胀。

我们的口号是“贷款买房,现金炒股,家庭总体负债规模以年收入的7倍为限,唯一一套自住房可适度宽松至10倍年收入。”

不要为踏空的机会而哭泣

二小姐上海楼市踏空十年照样赚回来

保住本金比错失利润重要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