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老洋房】用慧眼识清新中国光明的前途-郭棣活花园住宅(作者:陈佩君)

 黄之中 2022-07-27 发布于上海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上海老洋房

用慧眼识清新

中国光明的前途

郭棣活花园住宅

陈佩君

五月的风

                                            图片

华山路893号,建于1947年,1948年落成,原为永安集团旗下永安纺织印染公司总经理郭棣活的私宅。该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方向朝南,整体设计上运用了现代派风格的建筑。平屋顶、白粉墙、水平线、玻璃砖、落地窗、转角窗等平面,为不对称布局。

图片

整幢楼共有2楼,进门是宽大的走廓,用玻璃砖砌成的圆弧形,法式大楼梯与玻璃制成的屏风相隔,使各部位空间融合流畅。大客厅与大餐厅之间以推拉移门相隔,拉开移门便是一个很大的舞厅。舞厅的地板是用柳桉木企口制作。柚木护墙板,双层玻璃落地门窗,把花园里的绿茵以及蓝天白云尽收眼底。

图片

底层,入东侧门,有两间布置典雅的小室,分别安置了书房、会客室;北间是衣帽间,东西有100多平方米的餐厅,旁边有配菜间和厨房间。到了二楼,朝东的一间是公子们的卧室,西侧是公主们的闺房,中间正南的大房间是郭棣活夫妇的卧房,两侧厢房则是上上下下十几个仆人的起居室、盥洗室。

该花园洋房后来曾成为上海市工商联机关所在地。

一条长长的红地毯,从大门口,沿着宽大的走廊,一直向前伸展。两位年轻漂亮的迎宾小姐站在大门口,迎接着前来的每位“党国”要人。1948年夏,蒋介石、孔祥熙、宋子文等人为郭公馆的落成,而前来祝贺……

图片

把历史的胶卷快速拉到今日,通体洁白的花园洋房,依然能看到它的豪华气派。只是当年流行的S形铜铸扶手楼梯,呈现出斑斑铜锈色。时间的氧化,如同这幢建筑的设计,西方现代建筑的“流动空间”,在时间中伸展它的自由。

图片

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的郭棣活,似乎一到人世间,便注定以后要与上海永安集团公司有千丝万缕的缘分。二十多年的“伸展空间”,让他从小明白,外国人之所以能随意欺侮中国人,是因为中国贫穷,如果要摘掉“贫穷帽子”,只有奋发向上。再加上两个叔父郭乐和郭顺的身教与言传,很快使郭棣活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为一个忧国忧民的人。

图片

郭棣活

1922年,永安纱厂在上海开业,创办人是郭乐与郭顺。1923年,郭棣活读完岭南大学一年级后,进入美国某纺织学院留学,成为郭氏家族第一个出洋学者。留美期间,郭棣活在“流动空间”中,展开他美好的梦想,一定要摘掉贫穷的帽子,为中国人争一口气,不让外国人看笑话。

这个梦想不久被实现。1927年,郭棣活回到上海,初任永安厂参事。次年赴香港,与先施公司创始人的女儿结婚。一个男人,当事业与爱情同步发展的时候,好运就这样自然而然走近。因上海没有他的居住处,他只得先让妻子带着孩子回香港,说以后在上海扎了根,再把他们接回来。妻子望着平日爱干净的郭棣活,说,把胡子刮刮干净吧。而他风趣地回答妻子,如果上海不解放,我就不刮这些胡子。妻子说,好,等我和孩子们回来,我一定会看到干净的夫君。

图片

永安纺织厂

妻子和孩子回香港之后,郭棣活的手笔越来越大。不久,郭棣活大量引进毕业于各类纺织学院的技术人才,运用西方先进技术更新设备。尤其在他的叔父郭顺的支持下,毅然决然将在国外定购的瑞士机器设备和原料,运营到祖国,支援国家当时急需发展的棉纺生产。

由于郭棣活运用聪明的才智,以及心中的一份信仰,很快使得产品在稳步提高的前提下,畅销国内外。郭棣活的名字,也随“永安”的名字逐渐红起来。1948年,郭棣活住进了落成后的华山路公馆,便把妻儿们从香港搬回来。妻子见到他第一眼,就说,我的夫君没有胡须了,上海解放了。而孩儿们看到这么大的花园洋房,开心不得了,很快玩起了“捉迷藏”和“躲猫猫”的游戏。郭棣活和妻子环顾四周,商量决定雇用几个保姆和几个花匠。保姆和花匠第一天上班,郭棣活就把他们叫到身边,特意关照,该孩子们做的事情千万不要替代他们做,也不要称呼什么“少爷”“小姐”,就直呼他们的名字即可,同时称他们为“郭先生”“郭太太”就可以,千万不要叫什么“老爷”“奶奶”,我们是平等的,要互相尊重,这样一家人才能长长久久。

就这样,一家人和和美美互相尊重谦让中过着每一天。1949年上海解放后,郭棣活被邀请参加酒会。当他听到陈毅市长说他是工商界真正的朋友时,他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共产党没有把他当作“敌人”,而是当朋友相待,他为自己解放前夕没有离开上海而感到欣慰。

图片

1949年,第一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就职典礼上合影。后排左八为郭棣活

图片

1950年12月16日,上海工商界举行抗美援朝示威大游行,荣毅仁擎旗,经叔平、刘靖基、郭棣活、王兼士护旗

1953年,全国工商联合召开代表大会。毛泽东、周恩来和刘少奇亲切地接见了他。毛泽东在会前特地鼓励座位上那些实业巨子,从而使那些实业巨子看到新中国的光明前途,思想中也从“实业救国”转成为“实业报国”。

图片

1950年代,郭棣活、马锦超夫妇在上海寓所

图片

1950 年代,郭棣活在上海寓所接待希腊文化代表团

融合流畅的空间,融合流畅的思维,主人的秉性与宅子的风格似乎已经合二为一。而“永安”的品牌,仿佛在暗暗保佑这幢宅子“永远安稳”。事实上,郭公馆在阳光照耀下,郭公馆里的主人稳步地成为从上海老洋房走出来的红色的资本家。

据说1979年,郭棣活因患运动神经炎,下肢肌肉萎缩,离开上海华山路住宅,去了广州,同时他没有忘记关照定居美国的儿子郭志威代表永安集团回国,与上海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一份长期合作的合同,而这处私人住宅随主人离去,似乎不再私密,走道上大座钟和这处私宅应该有相同的年岁,见证半个多世纪的世间沧桑。

配图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