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滕延娟|​老姑丈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07-27 发布于浙江




老姑丈




文/滕延娟

史老师是道地里的老师,是道地金婆婆的姑爷,我们都叫他老姑丈。说他是老师却一点文化也没有,白字连篇,因为他连小学都没毕业,就在乡下哪个角落做民办老师。他嗜酒如命,而且是白酒。一日到夜有钱就喝酒。不明白的字就来问我父亲,什么学期总结报告叫我父亲改,纸张又皱字又歪斜,父亲哭笑不得,咋都是白字连篇?叫人无从下手。他长年到头腚后吊荡个酒瓶。奔四十了也没成家。他有最硬的看家宝:三代泥水匠!属真正的根正苗红的工人阶级。那是个讲阶级的时代,有了这工农成份就有了通行证,到那都叫得响。一次为了什么亊他到教育局去交涉,与里面领导同志争执起来,他就来了劲⺀我是泥水匠出身,你是什么!可惜他根正苗红偏成了我家金婆婆的上门郎,太太是个地主囡,这金家囡还不是清伶伶一个囡,头上还戴着一个地主分子帽子!

金婆婆女儿本可做一革命夫人,她本来许给应家三公子,婆婆与应家娘子是闺蜜,她与闺蜜早定了儿女亲家。

后来应公子上了四明山投奔了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牺牲了。

未婚夫死后金小姐一直没许人,金婆婆说,家有这点资产不心亊没吃没喝,你若勿出门娘就给你田地房产。于是金小姐分到了金家田地家私,准备吃斋念佛终老一生。那知解放的炮声一响,金小姐因有田地变成了地主分子。于是这个婚姻打破了老史同志的纯血统论,蛮好一碗又纯又清的小葱豆腐汤偏跌进了一只苍蝇。

于是两人经常吵,一吵他就嚷嚷,啊呀,我装绽,装绽,我竟讨地主囡!离,离!坚决离!第二天他又没话说了。

应公子牺牲后金孃孃一直没走路,解放后一直在上海做娘姨,直到三十八岁嫁四十二岁史老师这个老姑丈,也一直住在金孃孃娘家。那妻弟心总不平!虽说,我家是地主,你住的可是娘家的屋!于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乡人心中--杆秤,金小姐的家资不是白来得食,是一生的政治代价得来的!她头上可是压着沉重的帽子啊!老姑丈很有觉悟,他时时敲打舅爷,你可是地主!但妻舅是真正的贫下中农!是金婆婆到山里去走亲,把自己亲生儿子弄没了一夜天发高热去了,于是把这佃户家的一个差勿多大的儿子挖了来冒充儿子抱回城里。这山里是革命根据地,佃户家另两个儿子都成了革命干部。而妻舅却成了地主分子。而金家族人还不准他进祠堂入宗谱。他常常哭喊,让我回去啊,我自己有亲人!

后金孃嬢把娘家给的房子卖了,他们搬到老姑丈自家房子去了。

姑丈虽有点嗨,人却是一个热心人,谁家孩子没工作,他就心热火燎地,要他托这个托那个,哎,乡下生产队缺一会计会去吗?听说梅林窑厂要招人会去吗?唷,东路那边要摘棉花了要招摘棉工呢!

而且这人十分踏齐,从来不到人家处蹭吃蹭喝,这天他在我家扯白谈,大概是苞米馏吧,母亲叫他吃半碗,他坚决不要。他妻去上海走亲去了,他刚乡下上来,肚子肯定是饿的。哎唷,勿要勿要,你们家介困难,我怎可吃你们,回家可弄可弄。

他去世的三个月前我去看他,他勉强坐起来,已没有以前吆五喝六的气概,我心下十分难过,虽则他常常阶级斗争,搞得道地里很烦,但我还是中意他的嗨,他带来乡下的村野故事,武丹树下夏天一张破藤椅一把破蕉扇,扇子一摇满地是陈年故事,真热闹啊!

姑丈已去了好几年,他有一子两女都很好。儿子讨了一个贤媳妇家里很发达,女儿也很好,外孙女还成了空姐。

乡邻说,什么四十岁结婚,照样儿孙见面,喜气满堂!

作者简介

滕延娟

滕延娟,宁海人。宁海县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多年,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心悠悠》《小街风流》。笔调细腻婉约,情感丰富饱满,以刻画小人物见长。

□编辑:木子叶寒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