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与企业论之环境-趋利性-意识

 新鲜杂谈 2022-07-27 发布于广东


意识是让人感觉特别玄的东西,明明就在身边,却难以琢磨。

意识,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是指生物由其物理感知系统能够感知的特征总和以及相关的感知处理活动。

意识原意为精神活动。意,既是自我的意思。识,就是认知,认识。意识,代表我们作为个体的独立性。是主观存在的独特坐标。意识,代表了我们可以认识自己的存在,可以知道发生的事情。可以对立与不同于自己的存在进行对比。

意识是实践的结果,部分随着生命遗传给后代。任何生物都有感知能力,最重要的感知能力就是吸收营养的能力。比如吃就是与生俱来的一个能力,胎儿时期就已经有吸允的能力。

意识是一种生命的能量,就是意识流,就是生命流。意识由生物进化得来,从简单的有机生化进程到复杂的大脑生化过程。


而思想,是在意识的基础上产生。感知能力帮助我们记忆,经过记忆和分析产生思想。意识在人的实践中分为各种形式,包括记忆、思想、情绪、念头、观念等。从表象的直观到一定的现象集合念头,最终逻辑的发展为观念,通过思考最终形成思想。

有的学说认为只有人类才有意识,有的学说认为部分生物也拥有意识。我个人偏向于后者,生物进化一脉相承,不会是正好到人类就能割裂开的。当然这个争论很有科学和哲学意义,但对于本书所探讨内容影响不大。

在意识产生以后,自发的行为进化为自觉的行为,生物在自然选择前也有了自我选择的能力。而具备意识的生物,具备判断方向的能力,在简单判断的情况下,淘汰率将大为降低。


但既然很多行为能够存储于基因中进行遗传,为什么不都这样呢?特别是人类,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真是太多太多了。很多科幻小说都描写了这样的场景,父辈学习了知识以后,子辈通过遗传就拥有了,令人神往。也许吧,毕竟DNA大小有限,存储数据量也有限,只能存储最关键的信息,所以很多信息和能力、行为就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才能获得。

企业由众多个体构成,每个个体的意识流交织在一起,如何统一思想就成为企业最重要的问题。因为意识不统一,一定会带来行为的不统一,即便有形,也不会有实。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到底是想根治还是也就是个形式,这也是由意识来决定。任何撇开利益的空谈,都是掩耳盗铃,而权责利的不对等,那也是镜花水月。

要解决企业的意识问题,那就要先解决自己的意识问题。

深度系列专辑:

  

  

  

杂文小说专辑:

  

  

  

  

  

  

  

诗词散文专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