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一个大大大大大耳光

 郎中骑 2022-07-27 发布于广西



01

从天启七年(1627年)开始到崇祯四年(1631年),陕西连续大旱。
地里颗粒无收。
一两银子买不到一斗米。
有些地方都开始人吃人了……
陕西一些无良的县令不但没开仓放赈,还一个劲儿向百姓催缴赋税。
终于点燃了人民群众的熊熊怒火。

首先发生动乱的是澄城县。
领头的是一个叫王二的人。
“有谁敢杀张知县?”
众人一齐喊道:
“我敢杀!”
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王二聚齐了几百名穷苦人,他们用墨涂脸做为标识。
随后攻下了县城,处死知县张斗耀。
然后聚集在洛河以北的山上,占山为王。
震惊明廷的农民大起义就此拉开帷幕。

文秉《烈皇小识》载:
“先是天启丁卯,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催科甚酷,民不堪其毒。有王二者,阴纠数百人聚集山上,皆以墨涂面。王二高喝曰:'谁敢杀张知县?’众齐声应曰:'我敢杀!’如是者三,遂闯入城。守门者不敢御,直入县杀斗耀。众遂团聚山中。” 


02

起义军刚刚兴起的时候,陕西地方官们担心朝廷追査责任,所以基本没人上报。
比如,陕西巡抚胡廷宴。
因为年龄大了,只想干完这最后几年就退休,所以每当州县有 “盗贼过境”的报告报,胡廷宴都会不分青红皂白,先把报信人打顿板子,然后吩咐下去:“明年开春他们就会去种田了!有什么大惊小怪!”

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
农民起义军声势一天比一天高涨,地方官再也捂不住,只有硬着头皮报告朝廷。
但朝廷很长一段时间内,却没有反应。
理由很简单:
1、
派兵镇压?
行不通。
此时朝廷的兵力都压在辽东,一伙陕西饥民,没有必要专门去解决;
2、
出钱赈济?
也不行。
每年加派的500多万辽饷已经把国库搞得一干二净,没有多余的钱拿去平事儿了。


03

面对陕西的纷乱局势,崇祯也不是一点工作没做。
他派出杨鹤,出任陕西三边总督。
杨鹤,字修龄。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除了出任三边总督之外,他另一个为人们熟知的身份是崇祯的好基友、后来的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杨嗣昌的父亲。
对于陕西的乱象,杨鹤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即“培元气”说——主张休兵养民。
理由也很充分:
大明经过这么多年折腾,已经元气大伤,应该慢慢恢复元气,不能急于求成。
如果朝廷只通过武力镇压,等于抱薪救火。
柴没烧干净之前,火是不会灭的。
只有让没造反的农民吃饱,把没烧着的柴抽掉,火势才不会大起来。

“图治之要,在培元气。自大兵大役,加派频仍,公私交罄,小民之元气伤;自辽左、黔、蜀丧师失律,暴骨成丘,封疆之元气伤;自搢绅构党,彼此相倾,逆奄乘之,诛锄善类,士大夫之元气伤。譬如重病初起,百脉未调,风邪易入,道在培养。”

PS:
为什么杨鹤一心只走招安路线?
其实是没法子的事。
因为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皇太极入塞包围北京城。
崇祯下令九边各镇勤王,把边兵都调跑了。
杨鹤出任三边总督,手下却没有多少兵将可以用。


图片


04

其实招抚也是个好主意。
但当时的朝廷已经千疮百孔,四处起火。
光是应付眼前的危机已是头疼不已。
何况“培养元气”这种事情是长期而又很难见效的战略。
而且,崇祯刚愎自用,性子又急,短期内看不到实际效果就会翻脸不认人。
所以杨鹤的下场其实早已注定......

赶赴陕西之后,杨鹤主要做了两件事情:
一是招抚流寇;
二是救济流民。
基本不怎么动用武力镇压。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军队剿匪花的钱,海了去了,也没见什么效果。
同时还要考虑善后问题,这又是一大笔钱。
反正朝廷到最后还是要重新建设,那不如省去这些中间环节,直接把钱用在招抚上。
成功招抚到一个盗贼,朝廷就多了一个纳税人。

崇祯四年(1631)正月十一日,杨鹤鉴于陕北形势的危急上疏道:

“尝考嘉靖十年陕西曾罹灾荒,特遣吏部侍郎唐龙赈济,然此止于饥荒,未有流贼之乱也。世宗尚谓如何不救”,恳请崇祯“效法世宗,救此一方之人,止此一方之乱”。

二十三日,职方李继贞也疏请赈救陕北:

“宜如神庙四十四年,特遣御史赈荒东省之法,一以宣布德意,一以安辑流亡。”

到了二十六日,崇祯终为所动。
廷对中,崇祯对陕西参政刘嘉遇说:

“寇亦我赤子,宜抚之。”

崇祯拿出了十万两内帑银,外加各地藩王捐助的五万两白银,和粮食两万石,解往陕西。
在杨鹤日以继夜的努力下,招抚政策取得了很大成功,陕西有十几只起义军都向朝廷投降了。
包括后面那些穿州过省,动辄几十万人队伍的大流寇。
但陕西的乱局并没有因此平定下去。
为什么呢?


05

说到底,陕西发生造反事件就是因为天灾人祸之下,老百姓无以为生,于是铤而走险。
朝廷要他们放下武器,就必须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当时陕西米价是七钱白银一斗。
就算各级官吏一文银子都不贪,十万两白银全都给到老百姓手里,最多也只能支撑十万百姓50天的生活。
等到巡按御史李继贞在延绥镇十九县把银子散完之后,他发觉自己就像往海里撒了一把盐,根本无济于事。
于是连夜给崇祯上疏:

“目前臣携十万金往,度一金一人,止可活十万人,而斗米七钱,亦止可活五十日耳。前十万金果足乎?不则当早蓓恩膏,虽内帑不宜惜也。”

但报告打到北京,却如同石沉大海。
崇祯就大方了那么一次,给了十万两银子。
后面就再也没给过钱!


06

银子用完的那一天,就是起义军再度揭竿而起的时候。
崇祯四年(1631年)七月,当时陕西最大的一股反贼势力首领神一魁,降而复叛,重操旧业。
有了榜样在前,各路起义军一哄而起。
闯王高迎祥、紫金梁王自用、老回回、曹操(罗汝才)、八大王张献忠、扫地王、闯将李自成、闯塌天刘国能、射塌天李万庆等人纷纷暴动,拥兵二十万,在晋陕交界处又闹了起来。
崇祯在接到雪片般的告急文书之后,便再也不提什么“流寇也是我的子民”的话了。
他把所有的气全撒在了杨鹤身上:

“杨鹤总制全陕,何等事权!乃听流寇披猖,不行扑灭,涂炭生灵,大负委任!着革了职,着锦衣卫差官旗扭解来京究问。员缺推堪任的来用。”

就这样,杨鹤被槛送京师,后被遣戍江西袁州。
如果不是崇祯看上了杨嗣昌,要委以大用,按崇祯的个性早就发放西市体验劵一张了。


07

其实,早在崇祯大方给十万两银子之前——

1)
崇祯元年(1628年)九月,陕西巡按御史吴甡上疏要求豁免陕西欠赋。
崇祯一直拖拉到年底才给答复:
勉强答应免去天启七年的积欠。
但崇祯元年当年的欠税,仍要一文不少的交上来。
但是,崇祯元年(1628年)春节刚过,崇祯又进一步向全国发布了增派辽饷的诏令。
里外里一通操作,陕西人民要交的赋税,没少,反而更多了。


2)
崇祯三年(1630)五月,陕西巡抚刘广生上奏,称:

“陕北饥荒遍野、田地荒芜,各州县纷纷“攒里”“并甲”,乞请缓征部分辽饷,待明年复征时补足,并力主革除驿站所增私派。”

但崇祯批复道:

“广生职司巡抚亦宜勤恤民隐,以图公私并济。”

刘广生心领神会,因而一病不起。
新任巡抚王顺行也无力回天,唯有继续上奏,请求:

“将延安所属辽饷元、二年未完及三年全欠尽行免征,其拨充京运之数另行抵补。”

这次却意外地得到了崇祯的许可,但仍未有实际的救济措施。
仅蠲免了拖欠的辽饷而已,至于地丁钱粮的正额及其他杂税未见丝毫减免。
并且这一优待也仅延安一府有幸。
后延绥巡抚洪承畴疏请截留“三、四年辽饷一万两以赈延安”,虽然获批准,但仍是羊毛出自羊身上。

3)
面对饥荒,陕西地方士绅也有所举动。
崇祯三年(1630)十一月初八日,陕西地方致仕官员崔尔进等二十五人上疏请求:

“三、四年辽饷内再留二万两,令陕西抚按酌量地方大小灾旱重轻作速赈济,更将西、延、凤、汉、庆被灾近盗州县正官酌量免觐”。

如此大规模的联名上疏,显然有要挟朝廷的嫌疑,因此遭到崇祯叱责:

“目今军兴废繁'不得多留,而“正官免觐”为地方政务,关系抚按职责,地方士绅岂可妄求?

但七日后,当知悉延绥一带兵民起义的规模后,崇祯的态度却发生了大转变——
一面指责“地方官全无备御”;
一面准留陕西驿站银三万两,山西准留二万两,又令两省抚按各自筹措军费二万五千两,并谕户部严催京运旧欠及外省协济钱粮以保证陕北军需。

救灾抠抠搜搜,平叛却慷慨出手。
这引起了部分官员的强烈不满。
兵科给事中马思理上疏道:

“秦晋之盗皆吾赤子,请先用抚,而抚不可以空言为也,宜急敕有司多方设赈……使民尽蒙皇上解推之赐,其谁忍背而为贼平?'

——积极救济饥荒,化盗为民,才是政府的首务,而不是迫使饥民暴乱后再行增兵增饷。

综上可知,崇祯四年(1631年)赈陕之前,朝廷上下已经为此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讨价还价,皇帝与官僚、中央与地方之间长时间博弈的的过程。


图片


08

总而言之,崇祯四年(1631年)的延安南北早已是无处不荒,无处不乱了。
择一二处:

鄌州:
“山田硗瘠,耕作绝少,饥民最多……自鄌州九十里至甘泉县,斗大山城,庐舍萧条,男妇携老幼卧道旁,皆掘草根、剥树皮而食……鹑衣鹄面,与鬼为邻,一县之内十室九空”

米脂县:
“几于无民,从贼者十之四,流离殖死者十之六”

榆林镇:
“四望黄沙,一城壁立……人如鬼蜮,草根树皮,剥食已尽,至有割死尸之肉以充饥,醢行道之人而脔食者”

......

参考文献:《明神宗实录》、《明史·杨鹤传》、文秉《烈皇小识》、《杨嗣昌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