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岁女子当奶奶,“网友们别羡慕”:本来准备生三胎,没想到儿子先下手了

 亲子学乐 2022-07-27 发布于河南

36岁,有人还没结婚,有人的孩子刚上幼儿园,也有人已经做了奶奶。

最近,河南南阳一位1986年出生的女子升级当奶奶的事儿成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有人说她是妥妥的“人生赢家”,早早完成了人生KPI;

也有人说她“有其母必有其子”,在早婚早育、教育匮乏的圈子里打转,未来不太乐观。

那么,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怎样走到“36岁就当了奶奶”这样的人生节点呢?

原来,36岁的张奶奶,自己是在19岁结的婚。

当年,因为家庭条件和教育条件有限,她高中没毕业就辍学出去打拼,北京、上海、江苏这些城市都去过。

在打工中遇到了孩子父亲,就在19岁那年完成了结婚生子两件大事。后来在二胎政策颁布后,还生了个小儿子,如今仅有7岁。

今年7月,她刚满18岁的大儿子又生了个宝宝,张女士“年纪轻轻”就成了“张奶奶”。

张女士自己说,回顾自己的经历,不想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为此也做了一些努力,比如举家从乡下搬到县城,想让孩子上个好学校、接受好点的教育。

她的儿子,还是对早恋更感兴趣儿子和儿媳妇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青梅竹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对上眼了。

发现儿子的早恋后,张女士“说也说了,劝也劝了,打也打了”,但没能棒打鸳鸯,两个人还珠胎暗结。

由于年轻还小,领不了结婚证,但两个人还是生下了孩子。

早些时候,张女士曾和老公商量,等条件好些、二宝大点就再生个三胎,因为老大、老二都是儿子,就想再拼个女儿。

这下,张女士决定放弃三胎计划了。

36岁当奶奶,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她忍不住在抖音感慨:

80后的我还没来得及孝顺父母,也没来得及尽母亲的职责,就慌里慌张当上奶奶。本该陪7岁的小儿子睡觉,又不得不来照顾孙子。生活给我出的难题太多,只能坦然面对。”

对于自己的事情,她也并未觉得有多骄傲,相反自认是“反面教材”:

没教育好孩子,给80后的老铁们抹了黑,对不住大家。

并呼吁其他人不要效仿,要 “鼓励孩子多读书,将来才有更多的选择,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不要过早去承担太多不该承担的东西。”

对于此事,河南南阳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也回应称:

该女子结婚时是办了结婚证的,因为身份证上显示的是20岁,到了法定年龄。

她的儿子和儿媳则因为年龄问题没办理结婚,只是同居。

我国的法律规定,男女结婚的年龄下限是:男性22岁,女性20岁。未达婚龄,无法办理结婚证。

但在实际上,有不少人篡改出生日期完成了登记,也有不少人未领证就同居、未婚生子。

民间此类事件太多,法律上也没有明确的处罚,因此基本都是民不举官不究的状态。

有些人会等到达合法年龄之后再去领个证,当然也有些“夫妻”,始终没能领证。

学乐君老家的一个亲戚,就是十八九岁结的婚。在当地,办过婚宴就算结婚,旁人也并不觉得奇怪。

但两个十八九岁的孩子,要想过好生活、处理好亲密关系、协调好婆媳矛盾,并非那么容易。

那个亲戚,就在到达法定婚龄之后离了婚。

说是离婚,因为没有领证,只是分手而已。

只是,两个人已经生了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却遭遇了无妄之灾,莫名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

如果“离婚”过程不顺利,涉及到各种彩礼、财产的纠纷,那无证同居想和平分手,就更难了。

十几岁结婚的人很多,法律不会处罚。但十几岁结婚,风险也会大很多。

如今的孩子,生理成熟很早,心理成熟很晚。初中生长得比爸爸还高,但到了三四十岁还自称是“宝宝”。

提早结婚,风险更大;没有证的婚姻,脆弱如沙雕。

即便情比金坚,两小无猜,学乐君也不推荐大家过早生孩子。

从科学角度来讲,女性的理想生育年龄也是在25岁-30岁,过早生育可能会影响子宫健康,增加子宫病变的风险,加快骨骼钙化,诱发多种疾病,也可能使得婴儿营养供应不足,对孩子和妈妈都没什么好处。

2018年,各种短视频平台上曾活跃过一阵“未成年妈妈”的网红。

“不到16岁就当了妈”、“14岁早恋生下儿子”、“全网最小二胎妈妈”、“13岁的孕妈妈,有经验的姐姐们教教我怎么生孩子,怕疼。”……

很多孩子的理想职业是网红,如果“少女妈妈”成了流量密码,肯定会有不少初中生、高中生被蛊惑,成为平台流量的来源。

这一股歪风如果不能止住,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后来官方出手进行整治,严厉责令平台不得宣传此类网红,事件才告一段落。

对于成年人来说,只要不是违法犯罪,生与不生,都是个人选择,旁人没有发言权。

但从对孩子负责、对未来负责的角度看,在生育年龄上“抢跑”着实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事儿。

如今男女比例失调,有很多男性及其家长,仍渴望通过“奉子成婚”来完成婚姻的廉价交易。

今年早些时候有过一则新闻,女孩与男方同居三年后商量结婚,女方父母提起彩礼事项,却不料男方妈妈破口大骂:

你都被我儿子睡烂了,还想要彩礼?

付出了一切,却换来对方的轻视与唾骂,又是何苦呢?

劝大家不要过早生孩子,还因为怀胎十月加一朝分娩可以靠努力与坚持,养孩子却是岁月漫长,需要巨大的决心与耐心。

生与不生是一个成年人的自由。但把孩子养好,更多的却是责任。

很多事情,法无禁止即可为,甚至可以为所欲为。唯独生养孩子这件事,责任太重,需要终己一生来承担。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多个新生命并不是“添双筷子”那样简单。

广东湛江一名1991年的女子,20岁就结婚,婚后生了五胎,总想要个女儿,可命运,像老是开玩笑一样:

大儿子9岁,二儿子8岁,三儿子5岁,四儿子3岁,五儿子2岁,如今第六胎已怀孕6个多月。

她在视频中说,“8年5个儿子,出门怕走丢,每次买衣服,像搞'批发’”

但买衣服可以“批发”,养孩子怎么也能“批发”!

如果说,养孩子只负责吃喝拉撒睡,那很多父母都能做到,可如果还要负责孩子的学习、三观、心理层面引导呢?

一对十几岁的孩子,自己尚未能完全独立,需要父母帮忙,谈何教育、培养孩子?

从1921年起,英国研究人员作了一项长达百年的研究,在今年公布了研究结论。

这项研究的内容是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学业表现与他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证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会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

百年以来,这种相关性始终成立,不同年代的孩子、不同年代的父母,结果都是一样的。

苏菲·冯·斯图姆教授认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之所以会持续影响儿童的学习成绩,将不平等的家庭背景转化为相应的学生成绩,这背后与一些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在教育领域的渗透有很大关系。

而且,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止在学习上,还能影响其未来的收入。

清华大学一项对大学生就业的追踪调查显示:父母的政治资本对高校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存在显著正向的影响,公务人员子女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比其他人高出13%。公务人员子女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有显著的工资溢价的情况。

十几岁生孩子,除了极少数富二代、官二代之外,有多少人能给孩子提供优秀的家庭环境呢?

而你去观察那些富二代、官二代们,各种豪门电视剧已经生动演绎了结果:如果孩子早尝禁果,那必定要想方设法打掉。

当然,即便如此,也总有人想学电视剧里的主角,想让自己叛逆地成为龙傲天。

不过,人生可以不被设定,也最好不要任性而为。

很多时候,我们批判“社会时钟”把人生的无限可能筐得太死,要在普遍意义上的既定时间做约定俗成的事情:

3岁上幼儿园;6岁上小学;18岁高考上大学,接着就是工作、结婚、生子、寻求加薪……

没有新意、毫无创新、更别谈自主选择的快感和成就感。

于是,有些人想改变,要“逆社会时钟”。

比如豆瓣上很有名的#逆社会时钟#小组已经有了7万多组员。

他们以很火的那首诗为自己的“脱序”正名: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都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羡慕,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但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唯有时间不可逆转。

有了阅历与底气,可以逆转时钟,但不能逆转时间。

生活没有标准模式,每个人都需要去建构自己的人生,并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成年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时间分配,但在生养孩子这件事上,需要绝对小心谨慎。

对于36岁的张奶奶和她的儿子儿媳,我们给予祝福,并希望:既然生了,就好好养育。

因为生了,再也塞不回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