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瘀化痰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任晓芳,主治医师(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 邮编322100)。 主治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处方 天竺黄、桔梗、红花各6克,胆南星、制半夏、桃仁各9克,茯苓、枳壳、赤芍、怀牛膝各12克,丹参15克。 用法 上药头煎煎20分钟取汁,约200毫升,二煎煎15分钟取汁150毫升,两煎混合,早晚分2次服,日1剂。肝阳偏亢者加钩藤(后下),菊花各2克,或加白芍12克,石决明(先煎)30克;肝火盛者去半夏,加龙胆草9克,羚羊角3克另煎服;热痰壅盛者加服鲜竹沥1支,每日3次;痰迷心窍者加郁金12克,石菖蒲9克,并冲服安宫牛黄丸1粒,每日2次;呕甚者加竹茹12克;头痛甚者加蔓荆子,刺蒺藜各12克;热结胃肠,大便不通去半夏,加大黄适量。治疗同时用西药止血,脱水,营养脑细胞。 疗效 经治疗2周内痊愈者6例,3周内痊愈7例,4周内痊愈3例,5~6周痊愈1例。其中1例在出院时留有一侧肢体肌力减退,反应迟钝。 按语 方中天竺黄除心经之痰而开窍醒神;南星去脉络之风痰;半夏除脾胃之湿痰而止呕;茯苓健脾利温,杜绝生痰之源;桃仁、红化、赤芍、丹参、共为活血祛瘀之品;怀牛膝引瘀血达下;桔梗、枳壳开胸行气,气行则血行,杜绝瘀血再生,此为痰瘀同治之方。因人在生理上津血同源,在病理上痰瘀同出一源,且互为因果。痰因瘀生,瘀因痰生,故治痰也同时治瘀,治瘀也同时治痰。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