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乡年俗——杀年猪

 安福县南乡风物 2022-07-27 发布于广西

作者:周林图    安福县洲湖人   从事高校教育工作

图   : 



图:录自网络

我的老家是乡下的农村,民间保留的很多民俗礼仪,使我们的童年充满乐趣,而在今天,成为脑海里难以磨灭的记忆,让我在车水马龙的都市里时时想起故乡的山水,风物,人情……在乡下的日子里,过年,应该是一个孩子最最盼望也最最难忘的吧?

杀年猪

乡下的过年,不是短短的几天,而是横跨两个月,一个是腊月,一个是正月。进入腊月,大家即开始为过年而准备,其中一个项目就是杀年猪。养了一年的猪,在猪圈里圆滚滚的,到了快杀的一段时间,更是被照顾的周到,喂得草食也往往多加了几把米,有时候会在食物里添点盐,为的是毛色更好看,肉质更细腻。小时候基本上家家都喂猪,而且都得杀猪过年,一是为把家神敬好,保佑来年有好运气;一是为请杀猪饭,让邻里街坊痛痛快快的吃一顿,热热闹闹一番。

记忆里杀年猪是在凌晨,天还没有亮,前天晚上请好来帮忙的邻居都陆陆续续赶到,杀猪的师傅也提着一个筐赶到了,筐里摆着寒光闪闪的杀猪刀、剔骨刀和刮刨(用来除毛的),师傅手里还会拽一根铁钩(有大用场),杀猪的师傅一般都长得很敦实,嗓门洪亮,放好家什,就会问开水烧好没有,开水烧好了那就可以动手了。然后大家就往猪圈方向走,把圈门打开,师傅提着铁钩进去,一会的功夫就听到猪的嚎叫,然后就看到被钩住鼻子的猪被拽出门外,大家一拥而上,提耳朵的提耳朵,捉腿的捉腿,把肥猪按到事先放好的条凳上,让它侧躺,一个木盆被放到它下巴边,师傅一手抱住猪头,一手提刀,只见寒光一闪,一尺多长杀猪刀已经没入猪的颈部,往前一抽刀,鲜红的血就飞溅出来,落入盆中,猪一面嚎叫一面挣扎,但已是徒劳,慢慢的嚎叫声越来越弱,直至断气。开水倒入一个椭圆形的摇盆中,大家七手八脚的把死猪抬进摇盆 ,师傅用勺子舀水,让猪的每个部位都充分浸泡。浸泡充分后猪被捞出来就开始除毛了,大家都有明确的分工,捋腿的捋腿,捋耳朵的捋耳朵,刮肚子的刮肚子,连最坚硬的猪鬃也被除的干干净净,白白胖胖的猪被倒挂在木梯上,等着师傅开膛。

开膛后猪的内脏被一件件拿出来,大肠、小肠、心、肝、肺、板油……等内脏都收拾好以后,就剩下两大片猪肉了。猪肉被分解成大块,大块又被分解成小块,猪嘴唇和猪尾巴一头一尾留起来敬神,板油留着炼油。一般来说,一头猪主人要留下大半过年用,还要给亲戚送一点,外婆家一两斤,姑姑家一两斤,也就送出个一二十斤了,留下很少的一些给邻居街坊买去了。来帮忙的人有人在收拾内脏,有人在烧水煮酶肉(是猪身上最鲜嫩的肉,甚至可以生吃),有人在案板上切萝卜大蒜,为早上的杀猪饭做准备。

我们这个村子,一家杀猪,要邀请家家户户的人来吃一顿饭,叫做“杀猪饭”,一般每家都会杀猪,也就等于每家都会请一次客,谁也不欠谁,有当年没猪过年的,也会牢记着下年一定要把猪养好,等明年请客补偿。记忆里的杀猪饭,是最美妙的一顿饭,用天然草食喂大的猪,肉质非常的美,往往是村东头那家煮肉,村西头那家都能闻到扑鼻的肉香。

大约早上七八点钟,饭就准备好了,厅堂上摆着好几张桌子,屋外的空地上也摆上了,香喷喷的肉菜端上了桌,摆得满桌都是,有小炒肉、炒猪肝、炖猪肺、猪肠子炖萝卜,红烧猪血等等,反正都离不开猪身上的东西。客人也陆陆续续都到,全是邻居,大伯二叔三婶子,大家一边谈论年成,一边端杯子敬酒,一边大块吃肉,热热闹闹的,过年的气氛,也在这样热闹闹的祥和里越来越浓厚了……


这是关于地方乡土文化的公众号平台,旨在收集整理乡土风物,传播分享地方文化,推送乡贤乡友作品。也为地方乡土文明的延续保存一点记忆......欢迎分享及转发,传播地方文化,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有关于地方乡土的美图美文或安福本土的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休闲好去处可发送至我们(250000647@qq.com),我们会不定期的在平台上与大家推送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