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育儿书,远超育儿书

 奎林说 2022-07-27 发布于甘肃


这本书不得不推荐

我很讨厌某些育儿书,这类书还不少,以《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LJ书为代表的一众书籍。很多的育儿书,作者并不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专业人士,而是一些自己子女考上了好大学就自认是自己教育得好的家长写的。子女考上大学,因素有很多,事实上很多并不是由于父母家教有多好所致。
我不想举例来说,正方和反方都会是“幸存者偏差”现象。话说回来,这些急于出书搂钱的人,很多也就是小孩进入大学了,以后的路还长呢。一大把一大把的育儿书,祸害了多少家长,不少虎爸虎妈怎么产生的?还有无数育儿群,真的是无数,估计腾讯自己都数不清,群里贩卖书籍、贩卖育儿经、贩卖焦虑...真的是为了钱:

我是反对这些本来是很个性的一种成长经历,非得弄成一个貌似适合每个小孩的假圣经。成年人也有这种情况,就是姓罗的那个肥肥贩卖焦虑,这里不讨论了。
育儿很重要,这点是肯定的。但要记住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独一无二的,大人也一样。
最近我在图书馆书架中找一本书,没找到,但它旁边的一本书吸引了我:《劫持:手机、电脑、游戏和社交媒体如何改变我们的大脑、行为与进化》。看名字,这是一本讲的互联网时代、数字时代,电子产品是如何改变我们的,这类书我看过不少了,所以我就有了第一印象,大概能猜出写的是什么。

但是,不是这样的,这本书虽然讲到了一些我能猜到的互联网书籍常写的那些内容,但不多。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学博士,也是一位临床医生。玛丽·K.斯温格尔,美国生物反馈认证学会会员,美国著名的临床心理医师和神经治疗师。2015年美国应用心理生理学和生物反馈协会年度大奖获得者,行为和脑科学联合会2015年度大奖获得者。因连续获得该领域早期职业影响力双料大奖,所以她是一位被寄予厚望的科学家。研究方向主要是:探讨数字技术对儿童及成年人大脑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办法。她开设的诊所深受患者信赖,研究与临床医疗都曾获得肯定,也经常针对数字媒体对大脑及心理的影响发表演讲。
这本书是从心理学、脑结构等方面入手写的,刚开始看的时候,可能不会太吸引人,有可能放弃看这本书。我有一个习惯,既然选了一本书,打开了,我就要竭尽全力看完它,看看他写了个啥,这也是我看书比较杂的原因之一吧。
整本书十四章,每章的组织方式和我们常见的书不一样,是由一些短的小段落组成,容易读下去。
在读的过程中,我是越来越发现,这简直不是一本科普书,这是一本育儿书啊。作者有理有据,分析得透透彻彻,比如电子产品为什么吸引人,小孩子为什么会上瘾,这一切是如何造成的?大人难咎其责。
书中举了很多场景!每个场景都像是在我们身上和身边发生,作者可是美国人啊,她哪里清楚我们的生活?看来,书的题目说的这件事情,全世界可能都一样。
作者探讨了手机、电脑等便携式数字设备及让人“永不下线”的互联网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大脑的影响,从神经认知科学和精神分析的角度,有力地证明了数字媒介与大脑和人类行为的关系,探讨了手机等如何对人的大脑进行劫持或操控,并给出了自己作为从业医师的实际建议,兼具可读性与可靠性。围绕着“数字媒介成瘾”这一主题,作者精心构建了全书的结构,既以社会观察及自己经手的实际病例作为例证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又专门介绍了神经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及数据成果作为科学支撑,兼具可读性与可靠性。书中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
与计算机和网络持续“联机”,究竟会让我们的大脑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如何从脑—电研究的角度来重新看待数字媒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手机或平板电脑究竟是解放了家长还是禁锢了儿童?游戏与社交网络是导致青少年儿童心理疾病的罪魁祸首吗?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该如何面对“数字一代”,给予他们恰当的帮助与指引?
数字时代我们该如何自处?我们该如何处理数字媒介、网络社群对真实社交生活的影响?网络霸凌、狂躁、抑郁、群体性孤独、强迫性搜索……这一切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还是我们使用的方法出了问题?
本书很中立,完全从现象出发、通过临床、通过研究,探讨这个时代数字成瘾的心理原因、生理原因、外部原因...并给出了很好的建议。一路看下来,我不自然就会点头表示赞同,并且默念“说得太对了,说得太好了”。这岂是一些育儿书籍所能比?
看这本书,更育了自己!
试看几个片段:
对于幼儿,专家的意见则是一致的:孩子在两岁之前不要接触任何电子设备。对现在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为孩子最好在四岁之前都不要接触电子设备。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是比较保守的,我们的限制是六岁,因为这种潜在的发育上的危险非常大,这个我们在之后的章节中会讨论。对大一点的小孩和成年人来说,健康的使用时间应该限制在一天一小时以内如果时间长于这个限制,在没有“上线”时,人就会觉得越来越焦虑、激动、不安和无聊。
从表面来看,很多上小学和中学的小孩比以前的小孩更聪明:他们知道很多科学的碎片和历史八卦。为什么我说这些是八卦而不是知识?除了这些信息本身都很狭窄以外,我发现很多儿童和青年人都不扩展他们的知识。他们不会将这些信息融合到一个更广泛的概念、理论或者哲学中去。如果个体不能够这样做,那么的确最后剩下的只能是八卦了:不成体系的碎片化的事实。
如今的家长在这些课外活动上花费了非常多的钱,这些活动打着文化拓展、教育或者体育锻炼的旗号,但实际上它们都是相关产业赚钱的项目。举个例子,舞蹈学校为了互相竞争,就需要让孩子时常购买服装,参加表演,家长也需要为这些演出买票,这都还不算课程本身的花费。这些表演竞赛早就脱离了舞蹈教育所提供的关于艺术、优美、团队精神等那套东西的范畴,已经变成了纯粹的商业活动。学校自己构建了这种竞争关系,无中生有营造出来一个市场。家长则会买账。体育运动也是这样。家长花额外的钱给小孩买最好的专业装备,让小孩能打上一个特定的位置,在比赛中能上场,或者干脆请一个私人教练。那些专业装备里对于“牌子”的追求就更不用提了。名牌运动衫和球鞋根本不重要。想要踢足球?有球就行了。大多数体育运动都是这样,其实想要玩它,只需要很简单的条件。冰球可以是街球(20块钱,买一根便宜的球棍和一个网球就行;要玩好的,你就得买球棍护具、溜冰场的门票和去场地路上的汽油,这些东西1000元都打不住)。同样,网球对着学校围墙就能打,很多社区也都有免费球场。踢罐子怎不见了呢?为什么现在的小孩需要那么多昂贵的装备才能玩起来?
在网络霸凌中,去抑制化效应取代了同伴压力的地位,这种复合影响是非常惊人的。总的来说,同伴压力迫使我们忘却自己的道德观念,取而代之的是融入集体的需求。个人会牺牲自己的道德观,施加或者参与对另一个人的伤害(孩子或成年人),从而让自己不被孤立,让自己被一个有力量的团体所接纳,以此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结论就是同伴压力让抑制力降低。
电子屏幕有种魔力,让我们变得不一样。在电子屏幕前我们会变得更加放得开,更加厚脸皮。我们会说些下流话,分享一些东西—如果面对面,我们可能会考虑再三才会给人看这些东西。屏幕这种魔力让有些人变得非常不同。这些人会用语言暴力,叫骂攻击,写一些非常下流的话,在网络上变得更加有攻击性。所以这是为什么?媒介对我们做了什么,让我们的语言风格都变得不一样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希望大家都能想一想,不要着急下结论泰勒是怎么接触到这些信息的,而是认真思考,在如今这个数字时代,这些信息是多么容易被获取。小孩子不再需要偷偷寻找家长或者哥哥姐姐私藏的网站,他们自己就能找到,或者更可能的是,网站会找到他们。如果一个小孩做家庭作业需要在网上研究河狸,他搜索到的信息可不只是这种生活在沼泽里筑巢的啮齿动物,他也能看到弹出的广告。现在色情信息无处不在。
本书很精彩,值得看。翻译得也很好,顺畅。
从哪里看这本书?纸本书的话,图书馆借、网上买;电子书呢?京东读书里面就有,应该有不少学校试用或购买京东阅读了吧。南大图书馆的资源可以看这里:http://lib./info/1233/2312.htm
当然,在不违反知识产权的情况下,以学术交流为目的的,我可以提供PDF电子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