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个地方,名字叫芦阳

 奎林说 2022-07-27 发布于甘肃


万里西风瀚海沙

从记事起,我能知道的大地方叫芦阳。芦阳在我们村子的正北方向,到达那里需要经过20里的山路,路况的好坏要看老天爷的心情好坏和人们的辛勤程度。我们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没自行车的年代那就是走路或者骑驴拉骆驼。小时候也常见到用驴拉架子车的,这种情况常见于年前去镇里办年货拉东西,或者在另一个遥远的村庄把上了年纪的亲戚接过来住些日子,所以经常会听到“你搬你外奶去了吗”,用的是“搬”。
芦阳对我的吸引力是商店和书店和小摊,当然最吸引人的大事件是“交流会”,其实就是“物资交流会”,更好理解的是类似“赶集”。第一次听交流会的时候,不知是对方发音问题还是我的听力问题,我听成了“交驴会”,我想着这是个啥,买驴卖驴的?去了才知道,那么多摊点,真是大开眼界,这个活动经常在秋季展开,所以我记住的就是那句“热棒子,热热的包谷棒子,趁热赶紧吃来!”

我初一初二读书在芦阳二中,开始的时候听到人们叫它芦中,是不是就是芦阳中学的简称。芦阳一中可能是县城从芦阳搬到条山之后才开始叫的,芦中就变成了芦阳二中。

初三离开芦阳之后,也就是回涝坝岘老家经过一下子,后来远离家乡工作之后,才开始看一些文献资料、历史记载,了解自己出生的那个地方。
至于芦塘这个名字,一开始我不知道,是去了靖远石门、小口之后,问我是哪里人,我说是哪哪哪的,他们都会追问一句,是大芦塘还是小芦塘的,我才知道还有这个说法。

我很多年没回去了,芦阳的照片很难找

芦塘这个名字很好理解,早些年在城东有很多的星罗棋布的小水塘,塘边有很多芦草,故而得名。据说根据地理地质研究,在远古的年代,芦阳及其周边是大湖或者海。
芦阳概况。
芦阳历史悠久,4500年前,这里就有先民在生息繁衍。汉宣帝三年(公元前67年),在这里设置了媪围县,地点大约在如今的窎沟那一带,有一年冬天我去过,还隐约可以看见遗迹。乾隆4年(公元1739年)原皋兰县在县境内宽沟分设县丞一员,乾隆22年(1757年)县址由宽沟迁址红水,始称红水分县。宽沟这地方有一年冬天我和爸爸、妹夫还有外甥去过,这里是爸爸教过书的地方。离涝坝岘老家那就是远在天边,不近在眼前。

民国2年(1913年),红水分县升为红水县。民国22年(1933年),靖远县所辖黄河以西的大芦塘小芦塘等地区划给了红水,红水县加上大小芦塘,成立了景泰县。
大小芦塘开始是属于靖远县的。简单先理一下:芦阳镇原属靖远县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归属景泰县。定芦阳城为县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建芦阳乡;1949年10月15日,设芦阳区;1950年7月,改名一区,改署为所,区下设乡,乡下设行政村;1955年初,改一区为芦阳区;同年10月,撤区并乡;1956年,芦阳乡改镇,并增设条山乡;1958年,成立芦阳公社;1961年10月,分为芦阳、响水2公社;1965年,响水公社并入芦阳公社;1985年6月,改为芦阳镇。

芦阳镇位于一条山镇东南,相距约11公里。东濒黄河,与靖远县相望,南依米家山与中泉乡毗邻,西连喜泉乡,东北邻五佛乡。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18公里,总面积350多平方公里。芦阳,古有芦羊湖和芦塘之称,因昔日芦阳城东一带多小水塘,芦苇丛生而得名。民国时期,称大芦塘。民国29年(1940)建乡,定名为芦阳。清时设芦塘游击衙门。
芦阳的张家台古墓葬,为新石器时代遗址,早在45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居住。汉为媪围县地,也是丝绸之路(北路)经索桥渡黄河西上之要冲。民国初期,属靖远县北区(五区),大、小芦塘各设一村。今响水、麦窝、东风及米家山一带属小芦塘;城北墩、席滩、一条山、芦阳、红庄、芳草、三塘等地属大芦塘。民国22年(1933)景泰县正式成立时为县治所。芦阳为一区,辖老龙湾、胡麻水、喜集水、锁罕堡、一条山、大芦塘、小芦塘等村。1978年景泰县址搬迁之前,芦阳一直是景泰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民国30年(1941)改区为乡,下设保甲。
民国31年(1942)将龙湾、胡麻水划归中泉乡。芦阳乡辖锁罕堡、一条山、城北墩、红庄、麦窝、东关、小芦塘和芦塘城,共10保111甲。
1949年景泰县解放,10月15日设芦阳区,区公署驻芦阳,辖响水、芦阳、条山,锁罕四乡。1950年7月改名一区,改署为所,区下设乡,乡下设行政村。1952年3月将锁罕乡划归六区,增设大水乡。1953年新增米山、东关两乡,又将大水、芦阳合并为芦阳乡。1955年初改一区为芦阳区。10月撤区并乡,东关、芦阳、米山、条山并为芦阳乡,响水乡未变。1956年改芦阳乡为芦阳镇,并增设条山乡。1958年成立芦阳人民公社,下设5个大队。1959年4月将5个大队划为10个大队,同年7月又划为13个大队。1960年2月,条山大队划归甘肃省国营一条山农牧场。1961年10月,芦阳人民公社分为芦阳、响水两个人民公社。1963年条山大队从一条山国营农牧场析出,属芦阳公社。1965年,响水公社并入芦阳公社。1968年3月,芦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名为芦阳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1年景电一期工程建成,各大队移民陆续迁至灌区,组建龚家湾、沙槽子、唐马窑、索桥、大梁头大队。1980年8月,龚家湾大队划归杨庄公社,正路公社在芦阳境内所组建之石城、西林两大队划归芦阳公社,至此,全社下辖18个大队。1981年,新灌区的唐马窑更名上滩,沙槽子更名石门墙,红光更名米家山,索桥更名寺梁。1983年7月政、社分设,将芦阳公社改为芦阳乡,所辖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1985年6月,芦阳乡改名为芦阳镇。1987年2月,县政府决定将五佛乡的马鞍山行政村划归芦阳镇管辖。

远处为芦阳

芦阳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大部地区海拔在1500米上下。南横米家山,山前多沙梁、土屲和洪积的滩地。滩地大部分为砂田耕作区。北部多低山丘,东部多沟壑。芦阳是全县中部最低的地方,有芦阳盆地之称。西北部地势开阔平坦,土质比较肥沃,昔日大部荒芜,现属景电一期工程灌区。
芦阳镇属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多风沙,温差大。年平均气温8.2°C,年平均降水180多毫米,全年日照为2725小时,无霜期130~160天。
米家山原有天然林,以产拧丝松驰名,后因历代砍伐和火灾而焚掠一空。解放前,芦阳城至响水沙沟两旁和碧云寺周围,树木较多。响水和索桥两地,有零星小果园分布。景电一期工程上水,林业在灌区发展很快,1990年有果园地2155亩。但芦阳城以东河湾地区,因上游大面积灌溉,土壤盐分大量淋滤,水质变坏,不宜饮用和灌溉,部分重碱地弃耕,树木大部枯死,果园凋敝。

雪盖米家山

芦阳镇牧业在解放前以养羊为主,大牲畜以毛驴最多,骆驼次之。解放前芦阳地区的工副业,均属小型经营,个体生产。当地群众爱好秦剧,于明万历年问就购置戏衣,举办庙会。解放后,迷信色彩浓厚的庙会逐渐冷落,元宵节的社火仍然盛行,1984年以后,镇上举办社火会演活动,阵容壮观,在全县有影响。1956年,县广播站在芦阳主要街道,架设有线广播喇叭。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后,设置官学,分高低班,教材为《四书》、《五经》。民国4年(1915)王允如、李蓝田等在芦阳创办靖远县第四高等小学。民国22年(1933)改为大芦塘高等小学,简称“芦校"。民国34年(1945)芦阳城区又建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和县女子小学。解放时,乡境内有高小1所,初小8所,县办简易师范和女子小学各1所,学生700多人。1969年3月,成立芦阳公社五·七中学,设高、初中班,学生350人,1977年改为芦阳中学,1982年撤去高中部。现全镇有完小21所(其中4所附设初中班),初小1所,村学6所。
解放前,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有武术、拉扒牛、摔跤、荡秋千、踢毽子,儿童游戏有跳房、捉迷藏、老鹰抓小鸡、打岗、跳楼等。1930年,芦校代表队参加靖远县运动会,获网球第一,田径6项第一,篮球第二,团体总分第二。解放后,农民棋手王生荣,获县象棋比赛冠军。1978年,女社员惠金兰获全省自行车比赛女子30公里第一。1980年,芦阳中学男篮代表队,参加武威地区、甘肃省中学生篮球赛,均获第一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篮球赛,获西北赛区第四名。1981年,农民安正秀(女),获全省女子自行车20公里第一。1984年农民杨天礼获省自行车40公里个人第一名。
民国33年(1944)以前,芦阳只有老中医两家,中药铺五家。1944年后,才有西医定居。由于药价昂贵,贫穷人家就医者少,多数祈求神灵护佑。1955年,在响水设卫生所,医务人员两名,1973年撤销,在芦阳设公社卫生院,1978年设住院部,1983年,因县医院迁往一条山,芦阳卫生院即迁驻原县医院,医务人员增至15人,病床增至15张。到1981年,全公社各大队(除上滩外)均有医疗站。一中、芦中两校还设有医疗室。
芦阳是古丝绸北路过黄河西上凉州第二个驿站,又在一条山与兰州——内蒙古北大路相交。清时一条山村设盐务局,是内蒙古察汗等盐池至兰州盐运中转站。1956年与兰州通班车,1963年,与武威通班车,1978年因县址搬迁。班车时通时停。
芦阳的邮电业务长时期依附县邮电局,1980年元月设邮电所。1957年10月,在庙儿墙安装了第一台提水柴油机。1958年春,在芦阳涝池安装第一台磨粉机。1967年4月,在条山村建公社拖拉机站,1974年4月,改为农业机械管理站。1980年3月,被树为全国农机使用管理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农业机械部的表彰和奖励。1971年,城区开始通电。1978年6月,设电管站,8月,设农电站。1981年全乡通电。
芦阳城原为全县商业中心,先后有庆余锡、庆余昶、魁泰号等几家大商号。响水、条山多小商和摊贩,有的肩挑商品,走村串户。
1951年,成立芦阳供销合作社。1990年,有供销网点22个。民国时,人民负担十分繁重,苛捐杂税多达17种,还有当兵、买马、以马代丁等差役。
解放后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变化更大。一些家庭有电视机、收录机、洗衣机、摩托车、自行车、收音机,大部农户有缝纫机,温饱已基本解决。
2000年,全镇总面积354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90个村民小组,45个自然村,6416户,27577人。镇治芦阳村,距县城约11公里。耕地77121亩,其中:水地42433亩,旱地34688亩。
2000年,有初级中学2所,教师85名,在校学生1008人;小学21所,教师218名,在校学生3087人;幼儿园2所,每个学校都有学前班。1987年秋芦阳一中在景泰一中旧址组建,1995年迁至大梁头坡底,1996年秋开始招生。学校占地面积6.62万平方米,1998年薪建教学楼l晤,大门1座。
镇属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6人,病床30张。村有医疗站34个,乡村医生41人。卫生院下设城北墩、石城、条山3个诊所,医务人员14人,病床10张,群众就民方便。
2020年6月,芦阳镇下辖13个行政村:芦阳村、东关村、城关村、城北村、席滩村、寺梁村、西林村、石城村、条山村、芳草村、十里沙河村、红光村、响水村, 镇人民政府驻芦阳村。
芦阳文史遗迹。
芦阳历史悠久,为历代王朝的边陲要地。芦阳城东约5华里处的吊(窎)沟古城,经考证为汉武威郡媪围县城。丝绸之路(北路)经索桥渡黄河西上,与古北大路(青海——蒙古)在一条山村附近交汇。因而地上地下遗存的历史文物较多,现巳发现的有张家台遗址及席滩、教场梁等处的汉墓葬。吊沟、城北墩,西林等地亦发现许多古墓(多为汉墓),大部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索桥西距芦阳27华里,始建于明隆庆年间,后迁兰州,今无痕迹,唯存地名。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越黄河后,自索桥咀经响水,城北墩等地跨马鞍山后西入草窝滩。本境内长约21公里,山谷间残迹可见。沿途多烽火墩台,以“水沟墩"驰名。

古堡“芦塘城",明万历27年(1599年)与响水堡同时创建。响水堡现已全毁。芦塘城垣尚存残迹,城周长2里212步,上建角楼逻铺,开西东二门,东名“柔远”,西名“固圉”。外有护城河,宽两丈有余,深约一丈,城西有泉水可注其中。城内外古建筑较多,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或兵焚、或失修而破败不堪致被拆除,现仅存城四双龙寺的大殿和前楼。
继兴泉汉墓、吊沟汉慕群、教场梁新石器遗址、吊沟古汉城遗址的发现,1991年又在麦窝发现回教寺庙遗址一处。经考证,为在宗棠安抚回民所建,其地有回民坟数十座。在芦阳镇芦阳村北发现古西夏文手抄本一本。此手抄本已由芦阳镇东关村民马世魁捐赠县档案馆珍藏。经专家鉴定,系"愿文"、"经文",从手抄本内容看,对研究西夏宗教艺术、民族信仰、民风民俗以及西夏文书法艺术、文字结构,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1936年10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西征时途经芦阳,遭国民党军阀马步青部堵截,乃驻七天,先后在城北墩,西林、大梁头、一条山等处交锋多次,以条山一战最为悲壮激烈,有“条山血战”之称。红军将士团结一心,在摧毁敌人的堵截后胜利西上。



米家山生机勃勃

民俗风俗传统节日。
芦阳的传统节日和景泰、靖远其他地方大部分相同,也有小部分差别。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要算春节了。
进入腊月,人们竞相购置年货,城乡排演社火。腊月二十三,晚上在锅台摆设糖果、灶干粮(烙饼),焚香化表、叩首,送灶娘娘上天,祈祝"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从即日起,彻底打扫房屋院落,拆洗衣被,宰杀猪、羊、牛、鸡,蒸烧各种面食,磨制豆腐。腊月三十叫除夕,贴春联、年画、门神、五福(用铁器凿成,类似剪纸,并有"福禄祯祥祉"字样的五色门笼),挂灯笼。米缸、水缸贴"春"字,牛羊骤马猪鸡栏贴"六畜兴旺"车辆贴"出入平安"门扇上贴"加冠"、"进禄"等,以期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家宅安泰,招祥纳福。晚间,到郊野或大街焚烧纸钱,祭先礼神,燃放爆竹,叫接先人或接神。子夜时分,燃放爆竹烟花,叫辞岁,并接灶娘娘回府。晚辈向长辈叩首拜年,长辈给小孩压岁钱。合家吃年夜饭,有水饺、长面,寓合家团圆,幸福绵长。年夜饭后,啃猪蹄、猪骨头,吃猪头肉,谓咬鬼。全家彻夜团聚谈娱,不寝不眠,叫守岁或熬寿,取不困、长寿之意。正月初一凌晨,在神祖前上香,明灯,鸣炮。吃包子、饺子,即吃元宝。相互拜年。农村给牲畜挂红,全村男女老少赶牲口、羊只按"喜神"方位,到村外田野焚香膜拜,鸣放鞭炮,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祥如意,叫接喜神或初行。

正月初二,出嫁妇女回娘家拜年,夫婿儿女陪伴做客。正月初三,黄昏时,许多地方在原除夕晚迎神祭祖处,焚香点烛,烧纸钱,放爆竹,叫送先人或送神。正月初五,社火开始演出。此日,吃荞面搅团,称填穷坑。正月初七,为"人七日"吃长寿面。"七不出,八不入",初七、初八忌出行。
元宵节,正月十五,城区主要街道、广场、公园张灯结彩,村社演秦腔、京剧等各种文艺节目。社火队走街串巷进城演出,有龙灯、狮子、旱地、高跷、高台、铁芯子、太平鼓、腰鼓等,锣鼓喧天,彩旗翻飞。入夜,焰火四起,鞭炮连天,热闹非凡。此日,芦阳城关、东关一带大街小巷灯火辉煌,家家门前置放炭火堆,全家大小从傍晚到子夜围坐其旁,一直炭火熊熊,象征"一家火"的兴旺景象。大街醒目处扎松柏彩门,五光十色的灯泡点缀其间,引人注目。
正月十七日,彩灯取下,社火停演。正月二十三日,在街巷放七堆麦草,排成一行,点燃后,大人小孩争相跃火堆,燎病祛邪。从正月初一起,以自然天象占卜人与其他生物吉凶及农作物丰歉。有"头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果十菜,十一的萝卜十二的葱,十三的苤蓝埂垅上蹲"的说法,如这天艳阳高照,惠风和畅,则预示动物或农作物此年兴旺或丰收,反之欠佳。
二月二,前一日炒各种麻麦,男子理发、留须。清明节,扫墓祭祀。端午节,吃棕子、小孩戴荷包绾花线绳,门窗插榜枝。中秋节,以瓜果月饼供奉月亮,家人团聚,亲友互赠月饼。重阳节,为老年人节目。冬至节,吃麻腐包子,为亡人烧纸钱送寒衣。腊八节,腊月初八清晨煮杂米饭,掺和肉臊子,揽成糁饭,名曰腊八粥。
芦阳乃至景泰地区也有各种禁忌。
春节期间,初一至初三忌动刀、做针线活、扫地;正月里忌炒干锅、生口舌,意取古祥一年。用餐时忌以筷子敲打碗碟。嬉娱时忌玩弄对方帽子,忌以铁器指人。建房上梁时,孕争、寡、产妇进入。新房忌空,若因潮湿等一时无人入住,则将衣帽等放在房中,以示有人在此。家有客人,忌扫地、扫院。婚嫁忌孕妇与新娘相对,妇女产后忌孕妇与生人入内。丧事,忌尸体由外入宅。喜庆日忌摔碗砸碟生口舌。衣服扣子忌订双数,谓四六不上身。老衣(丧服)忌穿双件(意及双件还要死人),衣服用绸子(谐音"稠子”儿孙多),忌毛料及皮衣(防转生为牲畜),被褥忌用缎子(谐音断子绝孙)。死去亲人的晚辈谓有生孝,百日内忌去别家走动,尤其不能参与"红事"。
芦阳地区有一些庙会也很精彩。
农历三月初三,响水村南乌龙山举行庙会,会期3天,会前每户扎献彩灯一个,由山顶挂到山脚,请秦腔戏班子演戏,为大会添彩,四境农民蜂拥赶来,进香还愿,求神保佑。素日走乡串户的小商小贩,摆摊设点,开办小吃部,经营小百货,交换农副产品,同时开放赌场,由包揽者承担庙会经费的支付。远近善男信女自愿布施,供应香表灯油费用。

农历七月十二,芦阳地区娘娘庙会请法师跳神。周围群众纷纷趁会,有求儿要女的,有谢神还愿的,也有专来许愿的。凡是求儿要女的妇女,叩拜后将自己头发拔几根,拴在选中的子孙宫内泥塑娃娃像的脖子上,叫“拴娃娃”,拴好后复跪默祷。这一习俗,相沿很久,素有“求儿要女敬娘娘"的民谣。
晒神会。解放前,如遇大旱或虫害时,进行祈雨或忌虫,将龙王和叭蜡二神坐轿塑像抬到露天曝晒,谓之晒神会。无塑像者,签牌位代替,由诸承办者在神像前设香案,供香火,献供品,恳祈掌管雨水的龙王爷降雨;恳祈掌管昆虫叭蜡爷忌虫。晒神会一般请法师跳神。晒神期间,赶来趁红火者较多。
芦阳的文化艺术很丰富。主要有社火、戏曲等。
社火。社火流行大部分村庄,每年正月十五由各地“元宵会"举办。社火演唱期间,村与村互邀或联谊,促进邻村之间的和睦、团结和互相学习。表演内容有“狮子舞"、“龙灯"、“太平鼓"、“背鼓”“高跷"、“竹马"、“旱船”等。晚间在地摊演唱眉户剧。解放后,还演出扮有工、农、兵、学、商等人物形象的现代剧。1984年,芦阳、正路二乡选派两名文艺爱好者参加省文化厅在张掖举办的社火骨干业务学习班,回来后在全县分片举办学习班,传授艺技。

戏曲。明万历年间,大芦塘庙会以收布施的方式集资购置戏箱,这是境内最早的戏剧服饰。清时,陕西民间艺人,在永泰、芦阳、五佛等地传演眉户戏。咸丰七年(1857),正路陕山会馆成立,秦腔剧在正路一带演出。十年(1860),永泰以同乐社班传演秦剧。光绪六年(1880),凉州镇台岳登龙(芦阳人)从外地购置戏箱。十二年(1886),从陕西请来秦腔戏班在芦阳演出。民国15年(1926),陕西人罗××等到县境“搭班子"演出,原大芦塘庙会组织的自乐班始称大戏班子。每年“三月三"、“四月八”先后在双龙寺、寿鹿山、五佛等地演戏。1927年后,大芦塘戏班演出范围扩大到大靖、土门子一带。1933年,以芦阳雷居正及附近戏剧爱好者为骨干,成立景泰县同乐社。1935年,芦阳大戏班邀集陕西金叶子、靖远丁振华等人到景泰搭班演戏,对当地秦剧普及和提高起了一定作用。1937年,五佛戏剧爱好者自发成立五佛戏班子。1938年,永泰在元宵会的基础上又办起了同乐社,请落户当地的陕西人吴应福当传班长。由于境内各大村镇大戏班出现,涌现出戚仰祖、万国杰等秦腔表演艺术家,地摊戏逐渐衰落。

秧歌。1949年9月,由解放军过境部队教群众扭陕北秧歌,此后男女普遍扭唱,欢庆解放翻身。学校组织秧歌队上街,宣传党的减租、反霸、土地改革政策。同时排演秧歌剧《兄妹开荒》、《军民大生产》等。至80年代,一些村庄在元宵节,还组织扭秧歌。

民歌。主要有小曲、山歌、花儿、劳动号子等。
皮影戏。光绪末年,小芦塘人殷国正跟随天水籍人杨班长(名字不详),学演皮影戏,自此,境内始有皮影戏。民国5年(1916),殷天佑组织皮影戏班,在大芦塘、小芦塘、一条山、宽沟、永泰等地演唱,西沟、官草沟等庄也购置皮影戏箱演出。解放初,正路艺人颜宗达、官草沟王之良、芦阳傅兆安等在各自村庄间断演过皮影戏,50年代后期停演。80年代末,官草沟还保存部分皮影戏具。
绘画。清代,翰林院庶吉士转员外郎芦阳戚维礼,所画《娱亲图》,现藏戚键家中。

剪纸。解放前,每年春节,民间有剪贴窗花的习俗。作品有人物、花卉、飞禽、家畜等。解放后,剪纸艺术有所发展,作品题材从花鸟虫鱼发展到反映劳动生产、社会生活。

妹夫张正美的业余爱好

雕塑。多见于庙宇中,雕刻多为匠工所营。寿鹿山、永泰、芦阳等地庙宇中的泥塑雕刻,神态自然,栩栩如生。
刺绣。历史较久。封建社会里,妇女讲究针工,除缝衣服外,刺绣也很盛行,在衣物、鞋袜、被面、荷包上用手工绣花。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农村妇女为抗美援朝的前方战士刺绣了大量的针线包。以后逐渐发展到绣桌裙、炕帏、门帘、枕头。农村姑娘刺绣的鞋垫、枕头等是订婚时馈赠男方的礼品。刺绣的图案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鸳鸯戏水》、《荷掌莲》、《喜鹊探梅》等,解放后又增加《囍》字、人物、生产劳动、民族舞蹈等。80年代开始用缝纫机刺绣。

芦阳部分名人。
李果,1903年生,曾名毅艇,芦南镇西关村人。1925年西安矿业专科学校毕业。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兰州参加反田昆山斗争中暴露身份,中共兰州地下组织遂转移去西安做通讯工作。1928年被国民党政府以共产党嫌疑犯逮捕,送往南京老虎监狱,备受酷刑,脚趾全被冻掉。1929年保释出狱,后入洛阳航校。1930年毕业,历任杨虎城部飞机场少校管理主任、陕西省测候所所长、右任中学和作秀女中校长。西安解放后,在西北局农林局任气象工程师。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公职,1958年遣送回乡管制劳动。1978年恢复工作,任芦阳学区英语教师,后调县文化馆工作。著有《气象研究集》、《西北气候概况》等。
化守登,字标吾,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卒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大芦塘人。清初参军,在平定明朝残余势力中为清王朝屡建功勋。顺治四年(1647),调兴安军给都司职。据大芦塘父老相传,守登为人忠厚,年老还乡,热心公益,颇受地方尊敬,制“荣寿春蒐图"并为叙赞,颂其德。
岳镇邦,字定寰,生卒年月无考,.祖籍相州汤阴(今属河南省),岳飞第十九世孙。明万历年间,镇邦祖父仲武,宦游甘肃,居家兰州。清顺治初,移居临洮府永泰堡(今属景泰县)。永泰地近沙漠,民族纠纷时有发生。镇邦出乡勇,保桑梓。岳升龙,字见之,生年无考,清临洮府永泰人,镇邦之长子。幼时,好读书击剑。岳超龙,生年无考,清临洮府永泰堡(今属景泰)人,升龙之胞弟。岳钟琪,字东美,号容斋,升龙子,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生于l临洮府永泰堡(今属景泰)。钟琪,生而魁梧,目光炯炯,异于常人,好读书,工书法,能诗文,专长武略,通奇门遁甲。性至孝,母苗氏有疾,侍奉周详,仍习射不止。岳钟璜,字吕端,生年无考,清临洮府永泰堡(今属景泰)人。超龙子,钟琪叔伯兄弟。少从钟琪。
这些岳家人不是芦阳人,但据说现在芦阳岳家是他们后人。
岳登龙,字海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生,大芦塘人。幼孤,与母寄居舅家(住周家窑)。年9岁,偕母返家,相依为命,以女工、拾柴,艰难度日。时,芦塘城隍庙有拳师,每晚教习武艺,登龙好之,必去观看。他晚看庙中,日练山中,天长日久,练就了一些功夫。光绪二十七年,任西宁镇海协,后迁潼关协副将。其间,两次进京,受慈禧太后引见,面赐亲笔“福”一字,褒奖登龙战功,授浙江海门镇总兵,员缺即补。后,甘肃凉州镇换任,遂赴凉州任总兵,封建威将军。宣统三年(1911)九月,陕甘总督檄委统领绥靖马步全军。民国元年(1912)10月,甘肃提督以筹饷困难,请准遣散。登龙归里后,以诚待士,平易近人,济贫扶困,热心公益,曾为芦塘城隍庙,捐赠戏箱一套及许多道具,大开教化之门。民国13年卒于家,享年76岁。
吴成,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生,乾隆二十九年(1764)卒,大芦塘人。仰慕杨家将、岳飞等古代国家名将,苦研兵法,习练武艺,深具报国之心。康熙五十三年投入军伍,初任随军都司,后迁防守都司,与士卒同甘苦,军纪严明,爱护百姓,颇受士兵和群众受戴,在多次征战中,屡建功勋,康熙帝授以游击职,号“平威将军”。
李宗经,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生,光绪三十三年(1907)卒,清靖远县芳草渠(今属景泰)人。同治六年(1867),正月,跟随靖远县知县金麟克复靖远县城,以军功奖六品蓝翎。返里后,出家资招募兵勇500余,率而西进,投效于哈密办事大臣文麟军前,负责征剿,在恢复关外各城中,屡著战功。
安立绥,字靖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芦阳人。自幼好学上进。民国11年(1922)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一中学,考入北京清华高等学堂,民国15年毕业,考取留美官费生,初入康奈尔大学历史系,后转西点军校学习军事,谋求救国之道。民国19年毕业回国。不久,始被调任陇东陈珪璋部任参谋长。
张学诚,民国20年(1931)生,芦阳席滩村人。1949年春,在芦校读书时被国民党征兵。同年9月,在酒泉随军起义,参加人民解放军,西进新疆。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因病去世。学诚在部队辛勤工作35个春秋,历任连队文书、政治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部队政治部副主任。
戚维礼,字履伯,清嘉庆十二年(1807)生于大芦塘。幼入私塾,聪颖过人,学业优异,诸生中之佼佼者,为业师器重。道光乙未(1835)科殿试中进士,入翰林院,继学庶常馆,为庶吉士。”维礼谦恭谨慎,尊师敬老。在任期间,屡至甘肃视察,不贪不沾,为官清廉。曾亲迎八旬老母入京就养,其母不惯京师繁华,念念不忘故院,屡谋返里,维礼乃绘《娱亲图》一轴,悬于堂上,供母展玩,以减思乡之情。《娱亲图》长约三尺、宽尺许,以丹青传统写生绘戚氏故宅——戚家磨滩之景物于绢上,布局谐调,笔力超凡。于此可知,维礼不仅长于诗文,亦精绘画。他还为业师自京都送来“屏风”一套,以示报答。
高陇生,原名钟,清宣统三年(1911)生,大芦塘人。民国23年毕业于甘肃第一中学。24年,任靖远县第四高等小学英语教师。初,自感程度较差,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乃虚心求教,边学边教,进步很快,颇受学生爱戴。后与校长不睦,被解职。26年,抗日战争爆发。是年冬,景泰旅兰学生卢渊安等,回县组织“甘肃青年抗战团景泰分团”。陇生得知,立即参加,积极宣传抗日,排演抗日话剧,激发民众抗日情绪。
雷高捷,字仰山,号南宫先生,大芦塘人。生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卒于民国9年(1920)。清同治贡生。父早逝,母送私塾就读,诚笃好学,后因兵燹而中辍。同治八年(1869),复受业于阎致祯先生门下。十二年,赴兰州,就读于兰山书院,学业优异,毕业时授于修职郎。捷,好诗文,工书法,左手能写大字,且苍劲端庄。他关心人民疾苦,光绪十三年(1887),组织群众抗震救灾,度过难关;二十一年,青海、河州反清回民犯红水,他动员群众治理城防,保境安民。
李蓝田,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本名玉玺,字蓝田,晚年改为子和,但人皆以蓝田称之。响水村人。幼读私塾。宣统元年(1909),就读于兰州中学。宣统三年,留学日本,驻民治大学。在校期间,经胡汉民介绍加入同盟会。民国3年(1914)毕业,获业士学位。旋受孙中山派遣回国,在甘肃倡导护法运动,反对袁世凯实行帝制的阴谋。
王成德,字允如,人皆以字称之,大芦塘人。生于清光绪九年(1883)。幼时,就读于名师雷高捷、何宝珊门下,潜心攻读,成绩卓越,为众生中之佼佼者。光绪三十二年,毕业于兰州矿务学堂,派往永登指导开矿采铜。宣统三年(1911),靖远县推举为省临时参议员。辛亥革命成功后,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锐志地方教育,乃回乡办学。
王作栋,字松云,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生,芦阳村人。民国6年毕业于靖远县第四高等小学(大芦塘高小),因家境贫困,无力深造,一度辍学。后闻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对清寒学生发助学金,随徒步兰州,考入该校。在校期间,节衣俭食,刻苦攻读,矢志教育。10年毕业,先后在大庙、大芦塘等学校任教师、校长,忠于职责,认真教学,成绩卓著。凡受其教诲者,皆称其为好老师。27-38年,任县督学、教育科长、县政府秘书等职。
王庆云,芦阳人,民国12年(1923)生。兰州大学肄业。学生时期思想进步,对旧社会诸多不满。194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景泰解放前夕,与王怀瑜、李作标在地下党员尹建鼎的鼓动下,组织“学生团",积极开展活动,解除了县警察队的武装,抓了旧政府的县长,迎来了景泰的解放。
戚仰祖,清宣统三年(1911)生,芦阳镇城关村人。小时候,聪明活泼,惹人喜爱,人们多以乳名“庚夫儿”唤之,以示亲热爱护。久之,知其学名者甚少。9岁,入私塾读书3年有奇,知书不多,好演唱。年13弃学,入地方戏班子演唱眉户剧,主饰坤角。登台不久,头角显露,人们遂以“戚家娃”呼之,大有夸赞之意。1952年,芦阳成立群众业余剧团,仰祖被选为团长,任职期间,团结老艺人,培训新演员,为活跃芦阳地区的群众文化生活和宣传党的政策出力不少。
安汝树,字时雨,大芦塘人。生于清咸丰十年(1860),卒于民国17年(1928)。幼读《四书》,勤学好问。后因家贫而中辍,至庆馀锡商号习经商,精敏谨慎,为东家孙梦仙所器重。梦仙长于歧黄之术,汝树颇为欣赏。年既长,经父允,从梦仙习医。汝树天分既高,颖慧夙成,经多年专心研究,病情脉理,汤液方剂,无所不通,伤寒最精。为家乡父老乡亲治病数十年,老幼感德,有口皆碑。
孙雨蛟,字润生,清光绪七年(1881)生,大芦塘人。幼入私塾,刻苦自励,攻读“四书”、“五经",具有一定的古文程度。后随名医安汝树习中医,钻研好学,深受先生器重,潜心教导,遂尽得先生之术和多年临床经验。年甫30,即开始行医,历40余年,精于伤寒,对“大头瘟”一病,有手到病除之功。
何其亨,字子嘉,大芦塘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父尚志,又名钰,字宝珊,清末秀才,多文才,工书法,始在芦塘私塾执教,后至芦塘营任书记。为人正直,不畏权势,好为穷苦人鸣冤叫屈,为地方权贵所恶,屡遭打击,备受排斥,遂辞官归田。民国16年春节,其亨参加了轰动兰州的“皖江会馆事件"——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甘肃省临时党部常委田昆山的斗争,与同学等痛打了田昆山。
郝邦才,响水人,生于清宣统三年(1911)。幼年,家境清贫,赖母卖馍,苦度日月,生活艰难。稍长,放牧牲畜、背煤卖炭。接着给富户驮砂、干农活、拉骆驼,风里来,雨里去,饱尝了人间的艰苦。邦才为人厚道老成,能学肯干。景泰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培养下,进步很快,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认定:只有跟共产党走,才能彻底翻身解放。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初级社转高级社,仍为主任。1958年公社化后,任响水大队党支部书记。
卢有忠,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1975年去世,芦阳镇东风村人。童年时,家小康,入私塾,攻《四书》、《五经》。后入官学(新学),刻苦自励,学业优异。民国25年回乡,在小芦塘小学任教3年,教学认真,工作勤奋,很受同仁及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李焕堂,清宣统三年(1911)生,芳草人。幼时,就读私塾4载。而立之年,为一条山地方校董,对芳草小学的创立出力最多。解放后,焕堂对党和人民政府一片赤诚,积极工作,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土地改革后,带头在芳草建立了全县最早的农业生产互助组——“李焕堂互助组”。带领群众,开垦荒地,铺压砂田,筑拦洪坝,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扩大耕地面积。
李希发,字华亭,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大芦塘人。幼时家贫,年16,弃家出走,奔波于临洮、平凉间,以赶脚、搞小本经营为生。民国21年(1932)投军于鲁大昌部,因军功擢升为团长。25年,红军北上时,奉令镇守岷山二郎山。35年,经希发申请,陇右党组织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员。解放后,在街道支部参加组织生活。
王焕荣,字仁若,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芦阳城关人。靖远县师范讲习所毕业。曾任靖远县第四高等小学教员、校长,靖远县教育局督学、北区区长。
王焕泰,字阶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生,芦阳城关人。民国16年(1927)在兰州中学参加青年社。21年毕业于兰州中山大学法政系,就业于甘肃省民政厅,后在建设厅任秘书。37年,被选为国民大会代表。1951年,经王儒林(民革甘肃省工委委员)介绍,进民革甘肃工委秘书组工作,为支部委员。土地改革中,随李培福、安振到武都参加土改。
雄天,名振英,清宣统三年(1911)生,芦阳村人。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历任芦塘小学、景泰简易师范校长、县参议员、国民党景泰县党部书记长、整编骑一旅政工处处长(上校)等职。1949年受解放军驻景部队领导委托,促成骑一旅旅长张钦武投诚。事成后,与张受到彭德怀将军接见,景泰解放后,退居田园。镇反运动中被错判劳改,1960年刑满,就业于。1977年退休,曾在129团13中、奎屯市五五中学义务教学。1981年平反,改离休。1990年11月去逝。
王怀瑜,民国12年(1923)生,芦阳城北墩人。兰州大学政治系毕业,中共党员。学生时期,思想进步。景泰解放前夕,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下,与同学王庆云等秘密联络旅兰同学、景泰简师学生及进步群众,组织学生团,为解放景泰做了不少工作。
文化、历史、建筑、传说等。
丝绸之路过景泰。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后,进入甘肃境内,兰州以东主要有两条干道。一条是渭河道,称南道(南道过陇西后又分为南道和中道);一条是泾河道,称北道。媪围县(今景泰县)就在北道泾河道上。泾河道从长安过咸阳,经礼泉、乾县沿泾河西北上,穿彬县、长武进入甘肃的泾川, 到平凉翻越高峻的六盘山,过宁夏的固原、海原,到靖远与景泰交界的黄河古渡索桥渡口,或过五佛寺(包括沿寺、大庙、沙金坪等渡口)入景泰县。索桥渡口在媪围县址吊沟古城东约二十里的黄河两岸。这里是红山峡谷,群峰陡立,河道狭窄。两岸只有一条沟壑可作通道,东岸通向靖远县的哈思堡,西岸通到景泰的响水、吊沟古城。据《靖远县志》记,索桥渡口原来叫小口子渡口,在现在的古索桥渡口上游约十里处。明穆宗隆庆初年,在小口子渡口架了索桥(即浮桥)“以通往来”。后“因河水泛涨,索桥漂没无存,仍以船”。明神宗万历年间,又置索桥于哈思堡西四十里(即现在的索桥古渡口),始亦用船桥(也称索桥)。后因冲损,仍用船渡。
汉置媪围城。景泰吊沟古城当即西汉媪围古城,吊沟古城的位置符合《水经注》 中所指媪围县的位置。《水经注·河水二》对经文河水“又东北过武威媪围县南” 句的注云:“河水径其界东北流。县西南有泉源,东径其县南,又东北入河也。”由于经文此句夹在河水“又东过天水北界”和“又东北过天水勇士县北”二句之间,所以《大清一统志》说它“在皋兰县东北”,并说就是“《水经注》:河水径媪围县界东北流”。吊沟古城的位置符合《明史·地理志》谓“宁夏中卫有温围水即媪围水”的记载。《明史·地理志》陕西宁夏中卫(元应理州,属宁夏府路)条:“大河在南。又西南有温围水,流入大河。又有裴家川。又东南有鸣沙洲。”吊沟古城的位置符合历代学者对媪围与温围和媪围水与温围水的见解。

芦塘古城。芦塘城, 始建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 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是景泰古城堡之一。它位于景泰县城东约10公里处,地处南北两地砂河交汇处的三角带,地势平坦,西高东低,南北宽约420米,东西长约43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城垣为黄土夯筑,高约10米,底宽10米,顶宽2米。城墙高2米,用土坯砌成。城头四周有谯楼(房)8处。东西有瓮城,门皆南向,东曰“固圉”,西曰“揉援”。城内有大小街道17条,互为十字,贯通全城。其中南北两大街为干道,宽8米~10米,其余3米~4米。北大街中下段两侧为铺面,为繁华区。有水井7眼,深5米~10米不等,水质甘甜,水量充足,可供2/5居民的生活用水。明清两代,先后建城隍庙、娘娘庙、大佛寺、无量佛寺、天地坛、玉皇阁、魁星楼等,大都宏伟壮观。其中玉皇阁为三层木楼,位于北大街与南街十字处,高约18米,登其三楼,城区及近郊景象尽览无遗。城区偏南,有箭道遗迹一处,其南有南关之称。居民住宅,多为四合院。

打铁花。正月十五元宵节,夜幕降临时分,花师傅(当地人把打花匠人尊称为花师傅)就把打铁花用的各种器具搬运到芦阳中心文化广场。打花炉是一个圆筒形的自铸小铁炉,非常坚固,高约80厘米,炉径约60厘米。炉膛较大,膛形似坛。炉口较小,直径约12厘米。炉身正侧中心处留有一孔直径约12厘米的进炭口,安有铁质封门。进炭口下方约30厘米处,有一直径约12厘米的鼓风口(现在用电鼓风机,旧时安风囊)。熔销铁渣时,只要炭火一点燃,马上关闭进炭口,电鼓风机立即启动吹风, 中途不能间断。炉火燃旺时,将一个高约10厘米的耐火土铸成的陶土罐搭到炉口,大约20分钟左右,陶罐被烧得通红。这时,花师傅将几块生铁渣和一两枚古铜钱放入陶罐内,不断地加大火候,提升温度。大约1小时后,陶罐内的温度达到1200多度。这时罐内的生铁渣和古铜钱都已熔化成了红绿色的铁水, 花师傅拿起一根细铁棍,在陶罐内一探,确定生铁水已化好,就大声吆喝一声:“打花了!” 火炉旁蹲着的几个年轻打花手立刻拿起手中的木板来到炉前。打花手们头戴草帽,反穿皮袄。打花板都是用柳木做成的,长约1米,厚约3厘米,打花前在冷水中浸泡半小时,木板一端中间凿有一个乒乓球大小的坑窝,另一端是刻有花纹的手把。花师傅用一个长把小陶勺将铁水舀到木板上的小窝内,打花手们双手端着木板猛跑到广场看台上。这时,木板小窝内的铁水已凝固成了一个核桃大的小火球,打花手们轻轻地将木板向上一扬, 小火球飞离开木板60厘米高的空中,打花手们迅速用木板奋力把小火球向上一击,刹那间,火花四溅,铁流横飞,火光冲天,红绿相间的铁花映红了天空,像九天星雨,像银河倒流,像天降金豆......

杨家将传说。据说当年穆桂英挂帅西征,过了黄河,到了景泰五佛的车木峡沟。这条沟又名九坐沟,沟长十余里,东至车木峡即黄河岸边,西到响水。沟有九曲十八湾,两边皆为陡峭的高山,走在沟中,抬头只见一线天。沟中有一处,地势险要,其南面的坡为一块巨大的石板,故此处叫“石板坡”。传说穆桂英率大队人马从此沟中西行,由于道路崎岖,天气炎热,队伍行动很缓慢,怕中辽军埋伏,到此地后,她牵马上石板坡,向前观望。由于石板光滑,加上心急,她脚下一滑,便用一手撑地,于是石板上留下了她的指头印和马蹄印。今天的石板坡已没有那么陡峭了,石板的大半已被土淹没,但依稀可见几个指印和半块马蹄印。

小芦塘砂锅。小芦塘在汉朝时就有先民在此辛勤劳动,繁衍生息。此地盛产砂锅,据民间传说约有五百年的历史。该产品以其价廉物美、经济实用而闻名遐迩。小芦塘砂锅的制作工艺虽然简单,但主要原料比较稀少。主原料铝土,产于村东的山上。土源较少,且在石山的夹缝中,取斜井开采,人工挖掘,用背篼从井下背上来,然后用毛驴驮至生产地。制作过程是,将铝土先洒上水使其粉化,再用石滚子碾碎,然后用筛子筛选,除去小石头之类的杂物。辅原料为炉渣。炉渣先砸碎,再用石磨磨成粉状。按铝土和炉渣5∶1的比例混合后加水和泥,用空心铁锨反复搅拌,用脚反复踩踏,使其具有柔韧性,存放一天后方使用。砂锅的规格、式样、品种八九个。主要有三个一套的套锅,其内口径度分别为:头号27/13厘米,二号22/12厘米,三号17/11厘米。还有内口径15厘米以下的尕锅, 内口径和高长约25/20厘米的耳罐及其小罐,35/8厘米两件套的鏊锅。鏊锅是烤饼子用的,分上下两层。还有一种较大锅叫接锅,就是在头号锅的基础上加深约6厘米,另外有煎中药用的药罐子等。

索桥古渡是丝绸之路北线的一个重要渡口,位于芦阳镇东10公里的索桥村偏北2公里处.其地河面狭窄,水深湍急,两岸山势陡峭,东岸通向靖远的哈思堡,西岸接景泰的芦阳镇。在未建索桥前,以木船和羊皮筏子摆渡,明万历2十九年(1601),仿照浮桥设置修建索桥,河面上排24只大船,两岸四根铁铸“将军柱”,用草绳系船成桥,故名索桥。后冲毁,其遗迹尚存。

家谱系列。
这是一个很大的有意义的项目。可是做起来很难,希望有志之士能干起这一件大事。

保护文史遗迹,收集古今传说,整理民间故事。
中国历史悠久,再小的地方都是无数的口口相传的史实和故事,这些资料极大丰富了我们的文化。希望有志者讲出来、写出来、收集起来。张茂珠现为草窝滩乡镇干部,从小生活在黄河道子、索桥、芦阳,他喜欢走乡串户,从小听来很多故事,本公众号发过他写的不少文章,欢迎浏览。他大伯张兴仁更是一个传奇人物,也有几篇文章专门写过。
一张珍贵的照片
小芦塘老爷山
大芦塘记忆
丝绸之路古渡索桥的故事
芦阳·索桥·道子·哈思
麻腐包儿送寒衣-芦阳系列文化风俗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