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话 “诊脉”是诊什么?——脉诊三识

 曾俊辉中医师 2022-07-27 发布于四川

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

成都中医曾俊辉

Joseph_Z_TCM_Public

欢迎转载、分享,须注明出处

点击上方蓝字可关注,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第23期 [诊脉是诊什么?——脉诊三识]

    问:诊脉时您问我是不是感冒了,我自己没有觉得,但是回家之后头疼、怕冷等等症状就出现了,而且服开的中药就好了,没见有感冒药在里面。为什么可以提前知道我会感冒?为什么没有用感冒药也会好?

(一)因为“脉为气血之先”,并且脉象反应你整个身体的状态。

    诊断那一刻,你脉象上显示了有这些信息,虽然主诉没有提到相应的感冒症状,也就需要提问跟你确认一下,以备诊断、鉴别。

在处理上,也就考虑了是否存在感冒的因素,所以就提前在处方结构中做好了调整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回家,感冒症状开始明显,也就是说,症状才追上了脉象,开始表现出来。由于在处方中已经预先处理,所以服药不仅能针对主诉症状,也能兼顾身体状态,使感冒得到缓解甚至解除。

这个处理也并不是需要特地加感冒药,或者需要哪一类药、哪一味药,它是整个处方的结构稍作调整、药物之间的比例稍有不同,整个处方功效就不一样,把这个“意思”融化进去就可以了,这种处理莫说病人,连水平一般的中医同行都看不出来,不是非要加点药才行。有时候病人看完了病,正在抓药,又走回来说,老师,我还有哪里哪里不舒服,一般这种情况我看看他的处方,多半都是或者已经兼顾、或者已经对治处理了。

老病人都知道,我看病就那几味常用药,药物选择很少超出那个范围,虽然简单,但自成天地,整个身体的内而五藏外而四肢皮肤、水火阴阳、气血津液、升降、浮沉、出入、离合、补泻等等,统统都已经包括进去了。

用药虽然简单,好像看起来都是那么回事,但是处方结构、药物比例关系却经常变化,有很多“档位”、“组合”,一个小的调整,整个处方的功效就不一样了。

不需要很多种类、很花哨的药物;不需要一个专一的药去对治一个病、一个症;也不需要一个专门的处方去治一个病、一个症,还是那些简单的药物,意思到了,力量就到了。

不能迷信只有一方、一药才能治某病;不能离了某方某药就不行;认为哪个病只能用哪个药、哪个方来治,就不是中医学的理论在治病,而只是中草药在治病。这是恩师对我的教导。

(比如你说青蒿素治疟疾,我们不用青蒿,运用中医学理论,认清疟邪湿浊的本质,认清其闭阻的位置、状态,用其他方法,一样把疟疾治好。或者你看中医中药应对非典,哪一位中药在古籍里面是注明了能治非典?都是中医学理论在起作用,不是简单的药物。)

为什么用一个类似于“混沌”的结构,调整布局、比例就能够东突西闯、“上穷碧霄,下落渊”、左右逢源、无所不至呢?

因为理法方药,一切所学,都“融化”在一起了,就好像内家拳,不是去发力,而是神气周遍,意到,力就到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是处方用药的初级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中级境界;“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个是高级境界,是化境,手眼行履自是不同。

此话怎讲?先不讲,大家参参看!

    (二)提前预知感冒并作出应对,这个不足为奇。只是从一个方面让你理解到,看中医要诊脉的重要性。

    那么我们诊脉究竟是诊什么?

    首先就是体质状态,这个状态包括你身体的常偏态暂偏态

    心里没有体质状态这个底子,只死抱着几个辩证分类,去处理疾病,多半是十打九空,或者幸中一二。为什么呢?

    因为方书、教材上的辩证分类是死的,它只告诉你,这个疾病有这几个可能性较大,但是实际落到哪一种,靠你判断,跟它所列的症状去比对。这个就是教科书、方书、某些短期培训班、某些速成班教你的辨证论治,实际上只是一种方证相对,是一种比到箍箍买鸭蛋,只是一种低端的、死板的辨证论治,没有能够达到辨证论治的高级阶段。

    真正的辨证论治是活泼泼的,是不拘泥的,不是几个方、几个类型就框住了的,为什么能够活泼得起来?为什么能够不拘泥、能够相对自由,就是因为能够把握到体质状态这个关键因素。离开体质状态这个关键,要调整任何状态都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怎么能够认识体质状态?关键就在脉象。你可能看起来很壮,但是脉象提示你是虚寒,那你就是虚寒;你可能看起来红光满面,脉象提示你是阳气壅滞,那就是阳气壅滞,等等。处理起来,不管其他还有什么问题,该温阳就温阳,该疏滞就疏滞,即使你有一定热象也是假的,通过温化阳气等就能得到解除,把住这个“牛鼻”,就是认识体质的常偏态

    另外,比如,你肝胆不好,这个是你的常偏态,你到门诊来也是主诉的肝胆方面的问题,但是我诊脉就知道,你肝胆方面是久已有之,但是你最近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有受寒感冒等等,这个就是体质的暂偏态。在处理上就不能只眼睛看到肝胆不好,而是首先就要把内外调整通常,把受寒感冒的状态解除,在处方结构上要考虑这一方面,此刻手有余刃时才能够去调整久有的问题。这个时候脉诊信息就是能够让你在表里、先后、主次的问题上取舍有度。

    其次,在把握了体质状态的前提下,接下来才是对于主诉症状找到与脉象对应的关键点,建立关键联系,也就是通过诊脉,理解这个病症的病因、病性、病势、病位。

    再结合体质状态的信息,就能得到比较完整的病机,即病因、病性、病势、病位、气血偏重、阴阳盛衰,这样就能够见病知源流、破病从机要,而不被种种假象迷惑。

    什么假象呢?就是不跟症状转、不在症状上打转、不受症状迷惑,看到深层次问题。

比如很多医生做得到“取效不更方”,但却很少有能做到不效不更方效即更方

取效不更方很好理解,因为治疗这个病,用这个方法取得了疗效,就要守这个方下去。但是假如这个方法下去,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呢?这个时候就要从脉象上判断,病情是否有好转、变化。

比如一个阳虚的病人,用温化阳气的办法处理,服药之后,阳虚的症状减轻不明显,反而出现腹泻的情况,这个腹泻怎么来认识?除了症状外,还是要从脉象上来判定,假如脉象上阳气来复,你就可以知道这个腹泻,是阳气回复之时,久聚的寒湿破散开,从大便排出的佳兆,这个时候你就能给病人解释是怎么一回事,而不是见泻止泻,把寒湿闭郁到体内了。这个时候你有脉象的信息给你,就不会被现象迷惑,还是朝那个方向处方、用力,等寒湿尽倾,自是春意盎然。这个就是虽然“不效”也“不更方”。

再比如一个寒热错杂的病人,由于阳气不足,通行无力,窒郁于局部,造成寒热错杂于体内,虽然是以阳虚为本,但是病人在标的热象很严重,为了缓解病人的痛苦,在温阳的同时,少量地用了清热的方法,病人服药之后觉得大效,但是诊脉发现,阳气随着症状的减轻也有一定损失,这个时候就要调整阵列,专剂猛火,助宣真阳,郭散阴霾,而不是还要去兼顾在标之热、还配合用清法。因为再用清法阳气就消损更加厉害,成为“耗本以顺标”症治了,于身体无益,于远期疗效无益。所以这个时候,虽然取大效,但是也要立马更方。

你看,要神会这些个机转,没有脉诊信息的支持,只听病人单纯对症状的描述,能不能体会到?

所以切脉者,切(当)机也,切要也!

    (三)关于脉诊,我们再破除一个误区:诊脉不是“炫技”,不是诊脉之后就能“金口直断”,让人惊叹,那是(偏向于)江湖招数,不是中医本来面貌。   

大家也许都知道一些脉诊神奇的事例,但是你具体去分析,或者以懂脉学、在处理实际问题上能用得起脉学的中医从业者专业的角度去分析、理解,这些神奇的事例也不神奇,它们都是在特定的“时-空-对象”条件下做出的适宜的判断,在那个信息切面上读取到相关的信息,这是有章可循、有理可依、真实存在的,不是神怪奇谈、故事演绎;也是通过严格的医学临床训练、绵密的临床实践、反复推索而能够达到的,不能“高推圣境”,认为只有“大师”、“高人”、“圣手”才能,而我辈不能。

真正中医是四诊合参,望、闻、问、切缺一不可。四诊各自提供各方面相应的信息,让我们来综合分析、判断。

(但是也不排除特殊情况,比如病人各种不方便前来面诊,四诊的信息不能当面完全采集到,这个时候需要依靠多提问、多问诊,依靠照片、视屏,依靠医者的经验、阅历、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等等,去补足诊断信息的关键部分,这个在特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的。)

诊脉之后,问你一些问题,比如问一些症状有没有感冒、肚子有没有不舒服、小便怎么样、头痛不痛、月经是不是要来,或者直接问有没有心脏的问题、肝胆是不是不好、有没有怀孕等等,这些都不是“金口直断”,是需要你根据提问,如实反馈信息来综合判断。

你说“有,您说得对,我或多或少,是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有多久了、是怎么回事,我认为跟这次病情无关就没提,或者没有想到,觉得跟现在的情况没有关系就没有说”等等。

这样与你体质相关的一些问题就揭示出来了,有助于对你整体状态、细节状态的把握,从而从大的路径、小的手法上,辅助处方用药,达到更优效果。

你说“没有,没感觉到,好像不是。”这样回答也很好。为什么呢?因为从反面也提供了你身体状态的信息,也有助于辅助处方用药。

这个不好理解,我们简单举个例子。

比如诊脉后,问:是不是在行经?答:否,月经已结束十余日。

女性在行月经时,气血会向下行,上部脉会稍有不足,下部脉会有改变。身体健康的话,在月经结束当天或第二天气血就应该归位,下部脉就应该平复,上部脉就应该充满。但是这个患者月经结束十余日之后都还有如在行经时的脉象状态,气血都还没有归位,这个就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当前体质状态,在治疗时就要考虑帮助其气血恢复本位。

所以这个否定的回答,也是对身体状态把握的帮助,并不是否定的回答就没有意义,好像我月经都完了,你还在说来月经的事,是不是没搞对、摸脉摸错了哦。不应当作如是想,而是配合医生,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为什么是只是“辅助处方用药”呢?

因为在脉诊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信息已经从脉象中提取出来。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气血偏重、阴阳盛衰,一般基本上都已经了解,根据这些信息,如何处理、如何立法处方,60%-80%都已经知道了。

问答一些问题,只是在这个大的判断上、大的方向上,稍作一些修正、调整,使整个立法-处方-用药或更精确;或更简洁;或更加强或减轻某一方面的力量,以缓解你最不舒服的症状(最不舒服的症状很多时候都不是病机的主要矛盾,只是在症状上最突出);或者兼顾一下你主要矛盾以外的其它问题等等。

也就是说,从目前我的程度来看,诊脉之后,不问症状、不进行问答,就可以这样开处方,而且这样开出来的处方跟问诊之后的处方相比偏差也不会很大。

但是我不会这样做,因为这样类似“炫技”的做法并没有对提高诊治质量有多大实际的帮助,反而还有不利的一面。以脉诊信息为立法处方、确定病机的主要凭据,坚持四诊合参,全面地搜辑病情信息,提高临床疗效,帮助病人早些摆脱困苦,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不觉,又洋洋洒洒,唠唠叨叨,总有“有缘人”能看完吧?

各位晚安!


扫 二 维 码 

或直接搜索 

曾俊辉” 或 “Joseph_Z_TCM_Public”

关注公众号(成都中医曾俊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