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魂燃烧的声音噼噼啪啪

 张鲸鱼 2022-07-27 发布于山东
   

 Vencent 

为何而读书?

书籍是充满了瑰宝的地方,透过文字,阅读到作者的心跳声,窥探到大师的人生。

读书是在推开一扇窗,通往更广阔的人生世界。最近读到的好书与你分享。

01.

灵魂在燃烧

今天和大家分享《燃烧的灵魂》这本书,在看完这本书的一个月里,我一直把它揣在身边,时不时翻出来重温,我在深夜再次翻开它,拜读书中的文字,凝视大师的作品。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在书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某一种疯狂,看不见美。

这是一本美学大师蒋勋谈梵高的书。

蒋勋是何许人也?他是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是著名的美学大师,近年来专注两岸美学教育的推广。

梵高是何许人也?你或许不曾知道他的生平,但你一定在某个场景看到过他的作品,比如他的自画像、比如他的向日葵、比如他那幅喷薄向上,充满了生命力的星空。

02.

梵高的故事

书中将梵高的生平故事娓娓道来,出生于1853年一个新教牧师家庭的梵高,做过职员和画商经纪人,当过矿区的传教士,在传教期间他并不像普通的教士一样,而是深入了社会的最底层,和矿工们同吃同住,另类的举动触怒了教会,权威者认为这不是布道,于是被教会拒之门外,后来的他全心投身于绘画。

他早期画风偏向写实,他画社会底层的劳苦人民画酒馆的老板娘画落寞的妓女,一笔一画都没有“学院派”那么工整,却张扬着浓厚的情绪。

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这个阶段的梵高,绘画创作迎来了巨大改变,书中这么描述其作品:梵高打破了学院“静物”“风景”“人物”的画法分类,对他而言,“静物”“风景”“人物”都是心事。

在梵高的创作高峰期,也是梵高病发的时期,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与弟弟提奥互通书信。1890年7月,梵高开枪自杀,年仅37岁,一颗艺术巨星就此离世。

梵高的墓碑极其俭朴,很小的墓碑上篆刻着“文森特·梵高在此地长眠”(Ici Repose Vencent Van Gogh)及他的生卒年份“1853-1890”,旁边是弟弟提奥的墓碑。

03.

凡人和天才

在看这本书之前,作为一个梵高的画迷,我曾经几乎借遍了图书馆里所有梵高的传记、画册、书信集。

这一次阅读,被蒋勋的文字深深吸引,看书的过程,如同坐上了时空穿梭机,回到了那个年代,跟随梵高从幼年到少年到成年。最后繁花陨落,星空暗淡,以自由解脱的方式告别世间,留给了大家不朽的艺术杰作、无法追溯的生命故事、以及被后人不断演绎的人生结局。

书中最打动我的一段话是:1888年底视梵高为疯子的人和1987年以十亿台币高价买梵高一张《向日葵》的人,都可能没有读懂他画中寂寞的心事。

我那么喜欢梵高,我懂他吗?

我想,我并不真正懂得。

“我了解梵高吗?我知道梵高存在的意义吗?”作者如是问。

04.

梵高的画

“梵高一系列的自画像,记录着他逼视自己,凝视自己的过程。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这么深沉的自己。需要多么诚实,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一般人看到了自己,也许只是非常肤浅的表面。自我挖掘挖掘下去。通常的人都会害怕,梵高用最不逃避的方式鄙视真实的自我出现。”

“向日葵也许是梵高燃烧自己的方式。彻底而纯粹。他剧烈的爱的形式。生前使人惧怕。死后却令人震动。我们害怕这样的爱。我们又渴望这样的爱。”

“在生命的岔路上,向一边走去,可能是希望,向另一边走去可能是绝望。一边是生,一边是死,一边是妥协,一边是坚持。”

“星空安慰了精神疾病中,饱受心灵痛苦的梵高,好像整个繁华的星辰都到病房的床前来与他对话,一株黑色的丝白像火焰般燃烧,向空像是梵高自己沮郁的生命纠缠焦虑,向无限广阔的天空呐喊。”

蒋勋每一次分享梵高的画作,都像是和我们一起肩并肩站在画的面前。文字清晰凛冽,又带着一种天然的沉静,或许这就是美与美的碰撞吧!

05.

刹那就是永恒

在小说《三体》的结局中,太阳系二维化像极了梵高的星空,“太阳接触二维平面的一刹那,跌入二维的部分就在平面上呈圆形迅速扩展开来...现在,太阳真的在融化,把它的血铺展在二维平面中,这是最后一次日落。"

或许,一百多年前的梵高,正是凝视了太久太久星空,已经看到了宇宙无限遥远的未来。

而我们是现实世界中与现实妥协的凡人,只能借大师之手,仰望星空,拥抱向日葵,凝视大师的双眸。

梵高在短暂的生命里,纵情的燃烧了自己的全部生命,他是艺术家,更是以艺术作为钥匙的布道者,他不局限于宗教的派别,他的心中,有着大海一般的宽广胸怀和人类使命家的情结——最后的救赎,便是留下了旷世巨作,令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赞叹、追随、仰慕,并在他的画作前久久伫立...

或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06.

尾声...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阅读是从小养成的习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不爱读书,可能是没有读到好书,当我们被同频的文字吸引,就像这本书翻开后,根本停不下来,它就像舒缓的轻音乐,伴随着日出日落风起云涌,字字入心、声声入耳。

希望更多的人能与好书相遇,人的时间注定有限,但可以在阅读里,无限延长自己的生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