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莲尽爱花,而我独爱叶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2-07-28 发布于江苏

这是一个双层标题

这是一个双层标题

这是一个双层标题

这是一个双层标题

这是一个双层标题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正值盛夏时节,莲荷无疑是夏天最美的一道风景,它的清香、清逸与清新,让炎炎夏日平添了几多韵味啊!

总以为,古人比今人更懂生活,也最具浪漫风情。他们爱荷,不仅爱灼灼荷花、脉脉荷韵,更爱碧绿荷叶、青青荷风。采撷田田荷叶炒茶酿酒,甚至还可以做用具,缝缀成青衣,衣袂轻扬,清爽飘逸;舒卷成绿杯,载酒当歌,清梦悠然......

采荷以制衣,或许只是一个传说,高人﹑隐士以此为夏衣,想想都那么清凉那么美好,传说本来就是美好的呀!楚国大夫屈原在《离骚》里吟唱: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诗人采荷叶剪裁成上衣,摘荷花点缀在衣袂上,不用顾及人们惊奇的目光,我只要身心濡染青青荷风、馥郁荷香足矣。诗人在《九歌·少司命》中歌曰:“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美人身着用荷叶制成的衣裳,以香草作为束带,宛若天上的仙子,倏忽而来,飘然而逝,给人们带来袅袅香气、徐徐清风。


不仅高士、美人爱制荷衣、穿荷衣,山野间农夫也头顶荷盖、身披荷衣,优哉游哉。南北朝文学家庾信作有组诗《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

横石三五片,长松一两株。

对君俗人眼,真兴理当无。

野老披荷叶,家童扫栗跗。

竹林千户封,甘橘万头奴。

君见愚公谷,真言此谷愚。

你看,山间野老面对奇石古松,不以世俗入眼,仅存真性坦然,身披绿荷衣,悠然自得。身边的小童随意打扫落满栗子花的青石小径,背景是千山青竹林,万壑柑橘园。这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回归自然的真性情。

不仅山野村夫披荷衣,江湖上渔夫也常着莲叶为衣。盛唐诗人高适在《渔父歌》里吟道:

曲岸深潭一山叟,驻眼看钩不移手。

世人欲得知姓名,良久问他不开口。

笋皮笠子荷叶衣,心无所营守钓矶。

料得孤舟无定止,日暮持竿何处归。

这个老渔翁坐在曲折深邃的山溪边垂钓,人们不知他的姓名。渔翁戴着笋皮斗笠,披着荷叶做成的衣服,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守着鱼竿。诗人担心他的小船儿如果被风吹走了,哪儿是老渔翁的家啊!这担心肯定是多余的吧。

我们要是采撷一丛丛清荷,裁剪为衣,那会是一番什么情景呢?从上而下,由外及内,会是怎样的清逸袭人,清香诱人,清凉羡人啊!整个夏天就有了别样风情,别具诗情画意.......

且别打住,还有清冽清芬的香茶美酒呢,什么茶、什么酒?荷露茶、荷叶酒。荷露茶,就是从荷叶上收取那一滴滴沾染荷香的露水,然后用荷叶露水来煮茶。最爱荷露茶的是清代乾隆皇帝,每每夏日荷叶茂盛时节,他都会到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在那里一边避暑,一边处理国事。他曾挥笔写下《荷露煮茗》:

平湖几里风香荷,荷花叶上露珠多。

瓶罍收取供煮茗,山庄韵事真无过。

在另一首《趁凉》中,还写道:

收来荷露堪烹茗,伏出燕雏才下梁。

赢得昼长何所事,重翻旧稿一商量。

品着荷露茶,翻看自己的旧诗稿,眼睛乏了,抬头看看梁间的乳燕,这种消夏方式确实美妙。自此,荷露茶声名鹊起了。

至于荷叶酒,就有些讲究了。将美酒倒入卷成筒状的鲜荷叶内,饮时,将荷叶茎柄弯成“象鼻”状,再将靠近的荷叶弄破,让酒从荷叶的茎柄空心中流出,人直接在荷叶茎柄口处喝酒。酒香荷香相互浸润,相得益彰,想象中应该妙不可言。

元代文学家陆文圭在《避暑》一诗中,详细记述了荷叶酒的出处、形态和风味,诗云:

当年避暑使君林,暇日诸贤肯过临。

荷带露香须缓折,酒无风韵莫轻科。

玉簪先透玲珑玉,金注徐倾潋滟金。

叶底可能甘胜蜜,欲屡小苦是莲心。

这种特色酒啜饮起来有风情,细品起来有苦香,绿风荡漾,解暑生津,是盛夏纳凉的标配之一。

陆文圭诗里用了一典,言明这荷叶酒的出处。唐代文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酒食》中云:“历城(今山东济南)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郑公悫三伏之际,每率宾僚避暑于此。取大莲叶置砚格上,盛酒三斗,以簪刺叶,令与柄通,屈茎上轮菌如象鼻,传噏之,名为碧筩杯。”郑公悫是三国魏人,这种被称为“碧筒酒”的荷叶酒早在魏晋时期就已形成,后盛于唐宋。

始于郑公悫的荷叶酒备受文人雅士推崇,后传到民间,蔚然成风。人们也将荷叶酒称为碧筒饮、碧筒杯、荷叶杯、荷盏,因荷叶茎管弯曲,颇似大象的鼻子,又被称作“象鼻杯”。仅听听这些名字,就让人美不胜收,艳羡不已。

大诗人们特别钟情这种别具一格的荷叶酒。唐代诗人白居易不仅自己爱喝,还用来招待亲友。兄弟们聚会,他要欢饮:

石榴枝上花千朵,荷叶杯中酒十分。

满院弟兄皆痛饮,就中大户不如君。

——《失题》

想念老朋友了,他也要准备荷叶酒:

新酒此时熟,故人何日来。

自从金谷别,不见玉山颓。

疏索柳花碗,寂寥荷叶杯。

——《酒熟忆皇甫十》

酿好了新酒,诗人要用这碧绿的荷叶杯,和老友一醉方休。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杭州做官时,曾与朋友相聚,在西湖泛舟游览,兴之所至,作碧筒饮,吟诵诗文,诗曰:

碧筒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若炎字四首》

道出了喝荷叶酒的奥秘。夏天宜多吃些苦味食物,因为苦入心,阴性带凉,有燥湿泻火之效。

南宋不少诗人常于炎夏畅饮荷叶酒,作为消夏的绝佳方式。大诗人陆游在《桥南纳凉》有句:“碧筒莫惜颓然醉,人事还随日出忙。”陈宓在《南康爱莲即事》中说得更直接:“最是碧筒杯,晚凉可以饮。”李彭老饮着碧筒酒,还来了诗兴:“碧筒呼酒,秀笺题遍新句。”喝着绿莹莹的酒,吹着清爽爽的风,吟着清朗朗的新诗,美哉妙哉啊!

而今的夏天有人说是“空调给的命”,可以这么说,古人的夏天是荷叶给的情。元代诗人艾性夫在《荷叶》诗中,把荷叶的韵致说得再贴切不过了:

爱莲尽爱花,而我独爱叶。

水仙翦圆碧,万柄相倚叠。

……

不必满川红,香气自薰浃。

洁可包龙城贾客之饭,

清可制三闾修士之衣。

……

醉仙卷作碧玉盏,歌妓携来绿云扇。

有时听雨隔窗眠,湖声十里钱塘晚。

荷叶的形、荷叶的香、荷叶的种种佳处,数不胜数啊!

我爱夏天,我更爱夏天的一池清荷,爱着清凌凌的荷香濡染的一帘幽梦!

-作者-

刘琪瑞,男,山东郯城人,一位资深文学爱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声》《乡愁是弯蓝月亮》和小小说集《河东河西》。本文首发古诗词日历(gushicirl),转载请注明。
遇见是缘,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