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秦史话 丨2.自开辟至三皇(2)

 金色年华554 2022-07-28 发布于江西

7.太昊伏羲氏

图片

太昊的母亲居住在华胥之渚,在成纪(地名,在今甘肃秦安北)生下太昊。太昊取法木德继天而王,故为风姓。因有圣人之德,如日月照耀天下,故称作太昊。太昊建都于陈(地名,在今河南淮阳)

太昊之时有龙马负图出于黄河的祥瑞,因而用龙来命名官职,开始以龙纪事,号称龙师。太昊任命朱襄为飞龙氏,创造文字;任命昊英为潜龙氏,制作甲历(即用甲子记载岁时的历法);任命大庭为居龙氏,建造屋庐;任命浑沌为降龙氏,驱除民害;任命阴康为土龙氏,治理田地和民宅;任命栗陆为水龙氏,繁殖草木,疏导水源。太昊又命名五官:春官为青龙氏,又称苍龙;夏官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在这时共工为上相,柏皇为下相,朱襄、昊英常居左右,栗陆居北方,赫胥居南方,昆连居西方,葛天居东方,阴康居其下,分工治理天下,于是政治教化得到广泛施行。

太昊的德行与天地相合,故而上天用鸟兽的花纹来感应他,大地用龙马负图来感应他,于是他仰则观察天上的星象,俯则观察大地的法则,又观察天地之中的万物之理,开始画出了八卦。每卦有三爻,八卦互相重叠就变成六十四卦,以此来与神明的意旨进行沟通。太昊又发明文字,以取代结绳之政。制作文字的方法有六种:一是象形,二是假借,三是指事,四是会意,五是转注,六是谐声。这样就使天下的义理都归于文字,而天下的文字都归于这六种造字方法。

上古之时男女杂处没有区别,太昊开始制定嫁娶制度,嫁娶时要用成对的鹿皮作为聘礼。确定男女的姓氏,通过媒妁来嫁娶,以此来重视人伦之本,于是人们开始不再渎乱交配。

太昊创作荒乐,谱制的乐曲叫《扶徕》,歌颂渔猎的网罟,以镇定天下之人,又命名为《立基》。他砍削桐木制成琴,用绳丝做成弦。琴弦有二十七根,琴的名字叫离徽,用来沟通神明的赏赐,用来配合天人之间的和谐。太昊又用桑木制作三十六弦的瑟,用来修身养性,而返璞归真,于是音乐由此而兴起。

太昊在位一百一十年,一说在位一百一十六年。到周朝时,有任、宿、须句、颛臾四国,皆为风姓,主持太昊和济水的祭祀。


8.女娲氏

图片

女娲氏,也为风姓,是伏羲之妹,有神圣之德,代伏羲而立,又号女希氏。女娲氏无所革造,惟发明了笙簧。

传说天地开辟之初,没有人类,于是女娲捏黄土而造人。她又忙又累,慢慢地精力不足,就将绳子投入泥浆中,然后举起绳子一甩,洒落在地上的泥浆就变成了一个个的人。所以富贵的人是用黄土造的,贫贱而凡庸的人是用泥浆做的。

相传在女娲氏末年,诸侯中有个共工氏,依仗才智和刑法称霸九州,但未称王。共工与祝融交战,未能取胜,非常生气,就用头去撞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山西北),山被撞塌。支撑着苍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裂了。女娲便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下鳌足来当擎天的大柱,积聚芦灰来制止洪水,斩杀黑龙来拯救冀州。于是水土既平,天道亦成,旧物不改。

女娲氏在位一百三十年而崩。在她之后,依次有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盧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非人皇之后的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自女娲至无怀,共十五君,皆袭伏羲氏之号,合计在位“一千一百五十年,或云一万七千七百八十七年,一云一万六千八十年。(《资治通鉴外纪·卷一·包牺以来纪》)”


9.炎帝神农氏

图片

炎帝的母亲叫女登,是有娲氏之女,为少典正妃,因接触神龙首有感而生下炎帝。炎帝长于姜水(水名,即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故以姜为姓;因取法火德而为帝王,故称作炎帝。炎帝初都于陈,后迁于曲阜(地名,在今山东曲阜)

古时候,人民吃草木的果实,食禽兽的肉,不知道耕种。炎帝顺应天时,因地制宜,砍削树木制成耜,弯曲木材制成耒,开始教民种植五谷,于是农业兴起。那时候,人民有了疾病,不知道使用药石治疗,炎帝开始品尝草木的滋味,考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别其君、臣、佐、使之义,曾经一天遇到七十种毒,都神奇地化解了,于是撰写医书,用来治疗人民的疾病,医学之道遂自此而始。炎帝又考察河流山泉的甘苦,使人民知道哪些应该避开哪些可以饮用。从此,人民安居乐业,自食其力,再无夭折之患,天下之人都觉得有利,故称之为神农氏。

炎帝之世,民俗质朴而纯正,没有纷争而财富充足,于是开始在国都设立集市,中午的时候进行交易。招引天下之民,聚集天下之货,交易之后散去,各得所需。

炎帝因取法火德而王,故以火来命名官职,称为火帝。他任命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

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一说在位一百四十年。炎帝娶莽水氏之女,名叫听谈,生帝临魁。帝临魁生帝承,帝承生帝明,帝明生帝直,帝直生帝釐,帝釐生帝哀,帝哀生帝榆罔,皆袭神农氏之号。其中,帝临魁在位六十年,一说在位八十年;帝承在位六年,一说在位六十年;帝明在位四十九年;帝直在位四十五年;帝釐在位四十八年;帝哀在位四十三年;帝榆罔在位五十五年。自炎帝至榆罔,在位共四百二十六年。

炎帝的后代,有州、甫、甘、许、戏、露、齐、纪、怡、向、申、吕,皆为姜姓之后,并为诸侯。有的分掌四岳。在周朝时,甫侯、申伯为周王的贤相,齐、许列为诸侯,而齐国曾称霸中原。


参考书目:

    1.[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2.[唐]司马贞《三皇本纪》

    3.[宋]刘恕《资治通鉴外纪》

    4.刘韶军等译《纲鉴易知录》(中华书局,2012年2月北京第1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