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列子学箭于尹子——引子以及对“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观点的一点看法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如入法眼小手一点——

上篇通过“列子不受粟”故事,我们知道列子是个安贫乐道、持身而正的大真人。列子居住在郑圃低调为人,敬业授徒,四十年不显山不露水,真正达到了老子所谓“和光同尘”之境界,以至于司马迁的《史记》都不曾为列子作传。

正因其伟大的人格魅力及思想影响,唐玄宗诰封其为冲虚真人,《列子》其书亦被上号为《冲虚真经》。宋徽宗致虚观妙真君”。

宋真宗又加封其为“冲虚至德真人”,故《列子》又名《冲虚至德真经》。其书也被道教称之为“四子”真经之一。

南朝时文学理论家刘韶在《文心雕龙》说列御寇之书气伟而采奇。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在《辩列子》中曾评价说:“虽不概于孔子道,然其虚泊寥阔,居乱世,远于利,祸不得逮于身,而其心不穷,《易》之'遁世无闷’者,其近是欤?余故取焉。其文辞类庄子,而尤质厚少伪作,好文者可废耶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郑国莆田后人为纪念列子,建了塑像,筑了衣冠冢。

郑东新区列子御风而行雕塑

在郑州市东30里的圃田村,村东南有一座小型墓冢及墓碑,传为列子墓。

闲话说的有点多了,我们还是进入正题吧。今天要讲的是“列子学箭”故事,出处为《列子》八篇文章里面的最后一篇《说符》,列子学箭道于关尹子。注意,这不是《庄子·田子方》中“列子演射”,列子为是伯昏无人表演射箭。列子学箭于关尹子,演射于伯昏无人。

关尹子,周朝大夫、边关大将军子《道德经》五千言,系应其请而撰著。《汉书·艺文志》著录《关尹子》九篇,旧题周尹喜撰。亦即后世所谓之文始真经也。关尹子也就是文子,是道教文子、庄子、庚桑子、列子“四子”之一。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列子曰:“色盛者骄,力盛者奋,未可以语道也。故不班白语道,失,而况行之乎?故自奋则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

列子初学射箭,勤学苦练,竟然能射“中”箭靶了,一蹦一跳地来到老师关尹子面前,一则想让老师夸夸自己,再则想请教一下老师给自己再提升提升箭道。

且慢,射中箭靶,不脱靶,有什么好嘚瑟的,常人稍加练习都能做到啊。

~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这里的“中矣”,不仅是射中箭靶问题(箭靶是个面不是个点),它还是射中“靶心”问题。而且还不是偶然射中,而是有的放矢,箭无虚发,百发百中。

而且百发百中还有个野路子和正规手之分吧。曾有射箭师傅传授心诀说:足踏浮泥头顶天,口吐翎毛耳听弦。前手如端一碗油,后手打死一条牛”养由基百步射柳之技,老黄忠百步穿杨之能,飞将军射石之神,皆非简单的肢体动作协调所能及,这需要由“佝偻承蜩”、“梓庆为鐻”的心养忘我之境界才能达到啊,达到这样的境界已非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空气动力学、弹道学等科学道理所能解释了。

所以,射箭艺术已臻化境的列子才有资格单独去请教尹子了。否则,以尹子之老子嫡传弟子、边关大将军的身份,他岂能给列子由箭道而彻悟“由外及内、由此及彼”的机会?

至关至要之道理,非言语所能传,“道可道非常道”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尹子作为老师也深谙此道。有些修炼瓶颈老师无论再怎么说,你天机浅,就根本就领悟不到,只能做到“听之以耳”,无法做到“听之以心”。此等大道宏旨之所以被称为是“大关窍”,就是因为已经超出言语、语言的范畴了,非得自己体悟才管用,这也是为什么古人修行时动辄讲“闭关”或“坐关”修炼的原因,这里的“关”就是打通、悟透“关窍”之意蕴。

通俗地讲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师傅只能交给你知识和技术,至于境界如何,就要看个人的天资禀赋及其领悟力了,别人终究代替不得。

老师可以传道授业解惑,但学生能否参悟提升境界,那就要看个人造化了。

说点题外话:

有人说,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据说这是著名教育家陈鹤琴(189235-19821230日)说的,但又是“师爷断案”——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https://wenda.so.com/q/1512378714212578

因在何处呢?一因是上图,二因如下。

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1917年秋,他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专攻教育学和心理学。

这时候正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大行其道的时候,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经典言论是: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一个由我支配的环境,我可以保证,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者是政治家、军人、律师,抑或是乞丐、盗贼。1915年华生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1918年他在航空部队信号部门工作了一年。1918年,华生开始对幼儿进行研究,这是以人类婴儿为被试的最早尝试。1919年,他的代表作《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学》一书出版。他在这部书内采用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概念,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体系。

19188月,陈鹤琴回国,一致致力于幼儿教育工作,其教育理念特别注重环境影响,甚至拿他儿子做实验对象,并抱到教室供学生观察。

19201226日凌晨,29岁的年轻教授陈鹤琴初为人父,望着自己的"杰作",初为人父的陈鹤琴来不及兴奋,他拿着照相机,镜头对着襁褓中已经熟睡的婴儿连连拍照,然后用钢笔在本子上记录下婴儿从出生时一刻起的每一个反应……陈鹤琴对自己儿子成长发育过程作了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并用文字和拍照详细记录下来。他天天亲自给儿子洗澡。他的实验室就是他的家;他的妻子和母亲是他的两位最得力助手;他的儿子则是他的工作"对象""成果"与实验中心。他将观察、实验结果分类记载,文字和照片积累了十余本。他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与研究心得编成讲义,在课堂上开设儿童心理学课程。有时,他还会将儿子抱来课堂作示范。

https://baike.so.com/doc/5681153-5893828.html

陈鹤琴先生一生献身于幼儿教育事业,是我辈楷模。应向前辈致以敬意。

我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这句话是否是陈鹤琴先生说的,毕竟没有证据嘛。可能是某些人断章取义,也有可能是张冠李戴,反正是一本糊涂账,更没有人认领这句话的版权。

但这句话的荒谬之处还是很明显的。

人家华生还讲个健全儿童、可支配的环境呢!?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种理念呢,连前提条件都不要了,简直比教条主义还要登峰造极!况且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以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为依据,妄图穷尽教育的一切可能性,皮毛之见啊。这种动物式的教育方式是适应资本主义训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技能工人的,有助于资本主义为工厂提供和机械化相配套的工人资源,至于工人在资本家眼中的地位,建议看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工人悲惨地位有关描述吧。

人要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就不能停留在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动物心理学阶段,而必须以社会心理学作为新的参照点。况且,教育不仅涉及心理学,还涉及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历史学、哲学等各种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

仅从动物心理学的行为主义角度,就“以偏概全”地妄谈什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既是对学生的侮辱(因为这是把学生当小白鼠或弱智看),也是对教师的侮辱(因为这种说法在根本上既违背教育规律,也不符合教育现象),更是对整个教育事业的侮辱、对人类精神的侮辱!

假如按照这个逻辑推导下去的话的——“没有破不了的案件,只有干不好的警察”;“没有管不了国家,只有干不好的总理”;“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治的医生。”荒谬至极啊。这也是四川某校一位教师针对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记者的采访时所说的话。

https://www.jianshu.com/p/8aa431c9a3f4

智障儿童你教不会他或她“同一与差异”的辩证关系,普通运动员你也教不会他或她忘我之境的箭道或剑道。

谁能,谁来试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