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列子·汤问篇》中的“纪昌学射”:谋杀亲师,师徒相泣

 黄帝内经参详 2022-07-28 发布于山东

——如入法眼小手一点——

上篇文章讲了《列子·汤问篇》“纪昌学射”故事中的第一段。

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

甘蝇是古代善射者中的佼佼者,弟子飞卫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纪昌又慕名而来欲拜在飞卫门下。

春秋战国时期有两大神射手名满天下,楚国有养由基,赵国有飞卫,只不过,前者以将军为职,后者以授徒为业;前者以“百步穿杨”闻名,人送外号“养一箭”,后者以巧过其师为能,又因弟子纪昌扬名。

纪昌是一个箭术爱好者,非为建功立业、战场杀敌而学射于飞卫。纪昌尽得飞卫箭术,但心术不正,欲得天下第一神箭手名号,遂效仿当年逢蒙欺师灭祖射杀后羿于荒野故事,谋杀老师飞卫。

不幸中的万幸是,飞卫毕竟应变能力稍高一筹,纪昌奸计终未得逞。师徒二人抱头相泣于道,师徒关系升级为父子关系。

此为第一段以及整个故事的梗概。我们接着往下看。

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

纪昌求学射于飞卫,飞卫收徒授业似乎不怎么考察人品,直言不讳地说,你回家先练习“目不转睛”、“一眨不眨”功夫吧,这是箭术基本功,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等你练成了,再来跟我谈射箭的事吧。

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

纪昌对大名鼎鼎的飞卫老师既然崇拜的五体投地,自然也会对飞卫的教诲言听计从。

纪昌二话不说,径直回家,因地制宜,俯趴在妻子的织布机下。

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盯着妻子脚下交替起伏的踏板。

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

纪昌心志坚毅,日日月月年年,如是坚持了两年多,“一眨不眨”工夫已有小成,就算妻子或其他人把锥子尖抵在他眼眶上,他连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的。

纪昌觉得自己“眼前功夫”已成,该是飞卫老师履行诺言的时候了,于是他告别妻子,向飞卫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

飞卫并未如他所愿地直接带他去射箭场,而是说,还不行,你还得必须练眼力劲才行。小的看大,模糊的看清晰,再来告诉我吧。

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

纪昌二话不说,老师要求循序渐进,自己就要按部就班。他将一只小虱子系在一根牦牛尾毛上,悬挂于房间朝阳的窗户上,日夜盯看。

约莫过了十来天,小虱子在他眼里就慢慢地变得越来越大了。

日日月月年年,三年后,眼中的虱子就犹如车轮那样大了。

眼睛再看别的东西,都变得像小山丘那样大了。这还可真是一个异样的世界啊。

乃以燕角之狐,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

纪昌这次学乖了,没按飞卫的吩咐直接去汇报学习成果,而是跃跃欲试,擅自以北方燕国的牛角做成弓,用北方一种专门做箭杆用的植物做成箭,搭箭弯弓去射悬挂着的虱子,飞箭正好贯穿虱子的中心部位,而绑缚虱子的牦牛毛却丝毫未损。

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纪昌跑去告诉飞卫,飞卫一听,高兴的一蹦老高,啪啪地拍着胸口说,你成功了,成功了啊,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奥妙啊。奥利给

语文课本中的“纪昌学箭”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但《列子·汤问篇》中的纪昌恩将仇报故事却还没有结束。

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

飞卫对纪昌倾囊相授,纪昌心领神会,将飞卫的神射之术尽得于身。老话说,会了徒弟,害了师傅,纪昌这个学生有才无德,忖思着天下箭术高于自己者,也就飞卫一人而已,杀了他,自己就是天下第一神箭手了。

于是,纪昌就动了坏心思,秘密谋划着杀死老师飞卫。

相遇于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而坠于地,而尘不扬。

飞卫相遇纪昌于荒野之中,纪昌眼见四下无人,杀机顿显,要射杀老师于神不知鬼不觉之地。人算不如天算,知徒莫如师,飞卫机警异常,电光火石间发箭对射于纪昌,如此恶徒,必须得好好惩治一番啊。

师徒二人之箭,天下第一对决天下第二,箭术一脉相承,不相上下,二人飞箭在半空中箭镞相撞,坠落于地,连丁点儿灰尘都没扬起来。二人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啊。

但不同的是,纪昌射的目标是人,他要荒野中弄死老师;飞卫射的目标是对射而来的箭。徒弟杀师傅,大大地不义气,但师傅尚有一念之仁,徒弟都来要命了,师傅还在惜才爱才呢!

飞卫之矢先穷,纪昌遗一矢。

纪昌一箭之下,并没有射死老师,老师也只是将其箭射落而已。但纪昌丧心病狂地连射其师,飞卫将其箭一一射落,并没有取恶徒性命,亦不愿伤他。

飞卫还真是艺高人胆大,怎么说徒弟纪昌都是天下仅次于自己的神射手啊,一一射落恶徒的箭,并没有使得恶徒迷途知返,最后飞卫箭筒里没箭了,而纪昌还有一支。

飞卫老师眼看就要命丧于恶徒之下!

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

纪昌哪还有半点师徒情分,趁你病要你命。纪昌一箭射出,飞卫急中生智,也顾不上扎不扎手了,保命要紧,说时迟那时快,飞卫抓起身旁的棘刺赶紧抵挡一下,柔软的棘刺之端才堪堪将夺命飞箭拨开。

飞卫老师真是命悬一线啊。

纪昌箭箭一招夺命,飞卫次次死里求生。

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剋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

纪昌箭矢已尽,大势已去,心中尚有一点良知未泯,遂弃弓于地,飞卫爱才惜才亦弃弓于地,师徒对面而泣,离开荒野,相拜于道旁,请各方过路神灵作证,拜为父子,以箭镞割臂盟誓,自今而后,神箭之术彼此皆不得再授予他人。

但愿,师徒相残故事,自今而后,不再有!

自此,《列子·汤问》中的“纪昌学射”故事也就结束了。

道家故事,这短时间写的够多了,不想也不愿再写了。再往后就要改换门庭,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下一步的解读重心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