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硬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的滞胀危机-今日头条

 红蓝白郁金香 2022-07-28 发布于广东

硬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的滞胀危机

原创2022-07-28 14:13·红蓝白郁金香

凯恩斯主义的核心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凯恩斯主张缩小贫富差距,对富人实施累进税率。

更重要的是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来实现充分就业。

01

有效需求不足会造成失业,而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就会使得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增长率。

这个时候国家通过举债或者印钱增加货币供应量直接投资,改变资本稀缺状况,匹配上失业的劳动力。

投资本身就能扩大总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后,工人也增加消费能力,抵消产能过剩从而避免发生经济危机。

增加货币供应量,难免会产生通货膨胀。由于投资乘数的作用,在通货膨胀的同时,实际产量也增加了。

因此凯恩斯主义是比较容忍轻度通货膨胀,欧美许多经济体也把通货膨胀的长期管理目标定为2%。

02

凯恩斯主张逆周期调节,在经济下行时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高就业率;反之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降低通货膨胀率。

但是如果遇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发生,也就是滞涨,凯恩斯主义就没辙了。

实际上,滞涨就是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的产物。


战后,西方各国长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速远远高于经济发展速度,这是产生通货膨胀的前提。

这些超发的货币有一部分形成了固定资产投资,造成产能过剩。

这两个现象发生在一起,就形成了滞涨。

03

滞涨到底是怎么产生的,经济学界众说纷纭。

总结一下各个流派的观点,大致原因就是国家过分干预,导致市场机制失灵:

1、价格不能充分反映供需关系和稀缺状况,造成僵尸企业留存市场,难以出清。

2、高税收和高福利政策希望能够缩小贫富差距,增加有效需求,但是也扼杀了企业家的积极性,有的工人甚至因为有救济金而自愿失业。

3、强大的工会组织在工资谈判中占有较大的优势,使得一批技术含量并不高的岗位获得了较高的收入,而这些收入要对计入成本的。

4、由于长期通胀,工人在公司谈判时形成了预期,要求增加工资,抵消物价上涨。这部分又被计入成本,形成物价螺旋式上涨。

5、初级产品短缺,例如粮食和原油。这些商品的涨价,会使得很多以它们为原材料商品的成本上升。


总的来说,就是国家干预使得商品承担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导致物价上涨,造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这种通胀并不是由需求拉动的,不但不能刺激生产,而且还抑制了消费,再进一步传导到了生产上,使得经济停滞。

04

从1969年起,美国开始进入一个滞涨时期。


为此,尼克松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对进口商品增收10%的进口附加税;实行工资与价格管制。

增收进口附加税提高了物价,价格管制使得供应不足,美国出现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抢购风潮。

1972年,物价在管制下仍然上涨了3.2%,而失业率也保持在5%;1973年,价格管制放开以后,通胀率报复性反弹至6.2%,失业率仍然维持在4.9%的水平上居高不下。

与此同时,1973年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欧佩克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原油价格从每桶不到3美元涨到超过13美元,对欧美的滞胀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后的福特和卡特政府宏观政策时紧时松,在治理通胀和停滞之间摇摆不定,导致美国经济在滞胀泥潭中越陷越深,呈现高失业与高通胀螺旋式上升的局面。

1979年第四季度,美国通胀率上升至12.7%,失业率则长期维持在6~8%。

05

这一年,保罗·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起初采取了以往小碎步式的加息法。

但是人们早已形成了强烈的通胀预期,采取的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例如抢购商品、要求增加工资,进一步强化了通货膨胀。

美联储在历史上并没有表现出独立性,取得公众的信任,也是治理通胀不力的原因之一。


这种情况下,沃尔克采取了一种城门立木的方式,暴力加息来硬刚通货膨胀。

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一度大幅提升到20%以上。

在“暴力加息”的过程中,公众逐渐认识到美联储控通胀的决心,最终扭转了通胀预期。

治理滞胀,不可摇摆不定,一定要盯着一个方向。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相比,危害更大,因此美联储宁愿牺牲经济增长也要彻底治理通货膨胀。

06

1981年初,罗纳德·里根就任美国第40任总统,。他采取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措施,将美国经济从滞涨的泥潭里拉了出来。


首先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在他的支持下,美联储才有底气暴力加息,将通胀率从百分之十几降到了5%,再降到了3%。

这么高的利率,经济不可避免地要付出衰退的代价。

于是,里根推出了降税措施,将企业所得税从50%降到了28%。个人所得税由46%降到了34%;同时削减削减社会福利开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虽然,税率下降了,但税基却增加了,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反而上升了。

第三,减少政府干预,放开价格管制,以恢复国内在石油生产和探测上的市场动力。

第四,打击垄断,包括工会对劳动力的垄断,促进良性竞争。


作为演员出身的温和保守主义者,里根在成功地化解滞胀危机过程中,熟练地采用供给学派的减税等政策治理“停滞”,采用货币学派控制货币总量的政策治理“通胀。

主要思路就是减少政府干预为资本解绑,恢复市场机制来盘活经济。


由于历史原因,里根任期内还处于冷战时期,军费开支增加了不少,特别是星球大战。

美国政府为此发行了不少国债,这在客观上也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1989年里根卸任时,国债占GDP的比例已经从上任前1980年的26%大幅提升至41%向国外的借债总额超过了国内,美国也从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转变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举债刺激经济是凯恩斯主义的重要特征,因此有一些经济学家称:里根政府实行的是没有凯恩斯凯恩斯主义

不过,里根对此无所谓:芝加哥经济学派、供应面经济学、甚至里根经济学,随便你们怎么叫,只要有效就行。

从这个角度看,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政治家也不用拘泥于某个学派的观点,而是应该博采众长。

07

里根经济学也不是没有副作用,劳动力在生产要素中的权重下降,资本的话语权更强了,造成贫富悬殊越来越大!

贫富悬殊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新的经济危机。

尽管在滞胀时期,凯恩斯主义遭到了质疑,但从来就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变本加厉。

他的追随者们吸收了其他学派的观点,不断完善发展,发展成为后凯恩斯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