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猪、豚、豕、彘的区别

 zqbxi 2022-07-28 发布于江西

三者都为猪的意思,猪:猪类的统称。

豕(shǐ);长嘴猪。象形字。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属于猪的统称。

豚(tún);小猪

彘(zhì);大猪。

猪又称“犭屯(tún)”,在古时猪也称豚 ,又称彘、豨,别称刚鬣。本指小猪,亦作猪解。经常用来代表财富和生育,代表女性。古代方言中“彘”和“豨(xī)”也是指猪,《方言》说:“(猪)关东西或谓之彘”,“南楚谓之豨”。

1、猪:猪类的统称。猪原来指的是烹煮的猪肉,后来就变成对于猪这种动物的称呼。 

2、彘:大猪,野猪。和豕、豚相比,彘身上多出一支箭!这说明,彘是猎获的。如果彘也是猪的话,那么显然,它是野猪。作为佐证,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和豚豕相比,彘的头上也多出牙。 另外,这个字下面还有两个“匕”,这是它曲起来的两条腿。因为是中箭而死的猪,已经没法站起来,所以只能蜷着腿趴在那儿了。因此我们就可以很明确地知道,彘最初就是指的野猪。 

3、豚:小猪,说文解字》说:“豚,小豕也。” 《方言八》称:“猪其子谓之豚。” 《孟子 · 梁惠王上》的“鸡豚狗彘之畜”,多半也是按照大小来排列的。 

4、豕:从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上来看,豕就是一只耳大嘴长、身体滚圆、小短尾巴的猪。

拓展资料:

猪是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家畜,古杂食类哺乳动物。分为家猪和野猪。现在一般认为猪是猪科的简称。猪依据品种的不同,体貌特征也各不相同。但通常以耳大,头长,鼻直,腰背窄为主要形体特征。毛发较粗硬,根据品种不同,分为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及花色。

家猪是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形成的亚种,獠牙较野猪短,是人类的家畜之一,一般来说,家猪是指人类蓄养多供食用的猪种。

关于豕、彘、猪这三个字的演变路径,这两篇论文已经讲的非常清楚:

《“豕、彘、猪”的历史演替:基于出土简帛新材料》及《“豕、彘、猪”的历时演变》,可以先阅读下,排除一些不靠谱的说法,比如彘是一只中箭的野猪,猪指的是小猪等等。我这里把这两篇的内容总结并画了个图:      1.在商代豕和彘都已经出现了,而且豕作为象形字是猪这种动物的最先统称,没有家猪和野猪的区分。

2.彘字是在“豕”上加了“矢”声符后起的字,并不是指中了箭的野猪,而且在甲骨文中除了少数作为国族人名外,大部分是作祭名,系动词。  

3.彘字在战国中晚期才被用于统指猪的,而且更多用于家猪,如《孟子》里的“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4.猪字出现最晚,从战国晚期直到西汉,在书面有使用但很少见,但推测口语应该更早就已经出现了。

5.出土的《里耶秦简》有一句秦代县吏记录的话:“毋敢曰猪曰彘”,是说秦统一全国后,规范全国文字,而秦地方言称猪为彘,因而废弃猪字,这就是为什么直至西汉,猪都很少见于文献的原因,而到了东汉,猪字又大量出现,直至现在,完全取代了豕和彘。

基于以上的结论,画了张豕、彘、猪的演进简表:

这里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和猪字在秦代至西汉突然消失一样,彘字居然也非常奇怪的在商代和战国之间突然消失了,《诗》,《论语》,《仪礼》,《周礼》等著作中只有豕没有彘,关于彘字的一些脑洞大开的猜测,我就不写上来了,有兴趣的可看下我的文章。

1.甲骨文时期

除去明显的人民、地名

1.1“豕”最多,指家猪、野猪都有。

1.1.1 其中一部分是打猎得到的,可能和马、鹿、兕、雉、虎、兔如《合集》190正 "隻(獲)豕二"

《合集》10228正 "己未卜,亘鼎(貞):逐豕,隻(獲)。"

有意思的是,"逐"这个字就是"豕"下加一个代表"跑"的"止"。

"止"《合集》10229正

1.1.2 另一些则是与犬、牛、羊等可能同时出现,用于祭祀。

1.2 "豚"也用得比较多,似乎从未出现在狩猎的所得中,而是作为祭祀贡品存在。

"豚"与"豕"可以同时使用,

比如《合集》31993《合集》31993 (局部)

这大约是文丁时期的甲骨,记载了一次祭祀活动。文丁是商纣王的祖父。

里面不仅同时出现了"豚"与"豕",而且每个人用"豚"还是用"豕"是不同的。这就可能有等级关系。

整理一下:

祖丁(应该是武丁):牛 -- 妣癸(武丁妻子,我怀疑是祖甲的母亲,祖庚的母亲为"司母戊鼎"祭祀的妣戊):豕

祖癸:豕 -- 祖乙:豕 -- 祖戊:豕

父乙(武乙):豕 -- 妣壬:豚 -- 兄乙:豚 -- 兄甲:豚 -- 父庚(叔伯之一):豕

妣乙:豕 -- 妣癸:豕

不过,似乎没见到相关研究。

"豚"的地位似乎比"豕"低,考虑到后世会把"豚"解释为"小猪",或者按字形,如最高票答案为肉"月"+"豕",可能为猪肉。

由于没有记载"豚"有整猪状态,如"豕",暂时没有进一步的线索。

1.3 "彘"出现的最少,大多数为人名、地名,或借用为其他词,似乎并没有当"猪"用的时候。

看图说话是不合适的,从上下文看,这个字很难说和"矢"与"豕"有什么关系。

另外,"矢"也不见得就是打来的,以来很多动物,包括"豕"。都可以是野生打猎而得,却没有这个箭,另一方面,"矢"后来常常作为与长度有关的记号,比如"雉"虽然起初确实指雉鸡,后来也成了计量单位。

2.先秦时期

2.1 传世和出土文献中"豕"出现最早,也最多。用法与现在"猪"无异,而且用"野豕"指野猪。

2.2 传世和出土文献中"彘"其次出现最早,也很多,用法与现在"猪"无异,而且用"野彘"指野猪。

似乎"豕"、"彘"可以互换。而且似乎未同时出现。

2.3 "猪"出现最晚,而且

2.3.1 "里耶秦简"证明,秦代官方废除了"猪",一律改用"彘",可能与秦地方言有关。里耶秦简"秦更名方"

2.3.2 猪在《上树·夏书·禹贡》中借做动词"彭蠡既猪,阳鸟攸居"。

2.3.3《荀子》中"猪彘"同时使用"方知畜雞狗豬彘,又蓄牛羊"。不知道有没有区别。

3. 汉代及以后

3.1 "猪"逐渐在口语中占统治地位。

3.2 "彘"渐渐保留在部分地区的口语中,书面语依然很多。

3.3 "豕"似乎主要存在于书面语中。

3.4 "豚"似乎主要存在于书面语中,指小猪。

4. 日本

4.1 "豚" 指家猪

4.2 "猪"指野猪彘(厉王流彘之地 · 先人在吕梁山上看就是一块彘)

厉王流彘

史学者皆耳熟能详“厉王流彘”

但“彘”在哪里二千多年而至今也不知

彘地即今之“黄河第一湾”原为韩国彘邑

周公救乱时将庶兄霍叔处及其族人迁至彘邑

从此彘邑改称“霍国”而为韩国附庸

宣王太师尹兮甲曰“韩侯娶妻 · 汾王外甥 · 蹶父女子”

这就是为什么厉王流亡要“流彘”的历史背景彘

鸡豚狗彘之畜

高语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篇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曰

鸡豚狗彘之畜 · 无失其时

此句出自万章名著《孟子》中“梁惠王上篇”

孟子原本很简单的这句话后人争论了二千多年而无止

不过就是“龙凤麟三彘之制作”吗

彘不是动物而是动物的一个身体部位

而龙凤麟(鸡豚狗)在夏商周尊为“天物三牲”彘(美式鸡彘)戍彘

鸡猪狗三腿中80以后君对鸡腿最熟知而火腿次之

之于“戍腿(狗腿)”就知之甚少了彘

武丁造“彘”字 · 既象形猪又象形狗 · 说明彘既不是猪也不是狗      看《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一段,每每回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项庄舞剑,而是樊哙闯帐。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斗酒彘肩,何其豪迈!

这生彘肩的“生”,到底是什么意思,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这里先不用去管它。

现在想问的是,彘到底是什么?

按照通常的解释,彘就是猪。然而,古文中很多地方是将两者明确分开的,比如《孟子·梁惠王上》中说“鸡豚狗彘之畜”,两者并举,那么豚彘显然并非一物。如果豚也是猪的话,那么彘又是什么呢?除此之外,表示猪的字还有猪和豕。这些字同时都在使用,自然是有所区别的。

那么,到底这都是些什么样的猪呢?

追根溯源,我们还是从古象形文字开始来探求一下答案。

首先来看一看“豕”。 

豕——甲骨文至隶书(图片来自象形字典,下同)

从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上来看,豕就是一只耳大嘴长、身体滚圆、小短尾巴的猪。

这个在父乙觚 (gū) 金文中尤为明显。而在函皇父簋(guǐ) 金文中,猪肚子下面多了一个“A”形的符号。据说这个符号表示肉,意思是这是一只有很多肉的猪。这个解释可以见仁见智,我觉得,说它是一把杀猪刀恐怕还更形象一些。

不管是肉还是刀,至少说明一点,这已经是人类作为家畜豢养的猪了。

我们再来看一下“豚”。 

豚——甲骨文至隶书

和豕相比,甲骨文的“豚”最明显的区别,就是突出了那个“A”的符号,有一些则更接近于“夕”字。

金文中,还有一个叉子或手一样的符号,这个代表献祭。

既然是献祭,这个猪应该不会太大,所以《说文解字》说:“豚,小豕也。” 《方言八》称:“猪其子谓之豚。” 《孟子 · 梁惠王上》的“鸡豚狗彘之畜”,多半也是按照大小来排列的,否则他大可将同类的豚彘放在一块儿而不是分开。

到了篆文,这个符号又变为“月”,最终明确了肉的含义。隶书则基本上与现代汉字完全一样了。

接下来是“彘”。 

彘——甲骨文至篆文

和豕、豚相比,彘身上多出一样东西,是什么呢?——是一支箭!

这说明,彘是猎获的。如果彘也是猪的话,那么显然,它是野猪。

作为佐证,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和豚豕相比,彘的头上也多出了一些东西。

多出的是什么?是牙!

“彑”,活脱脱就是从嘴里伸出的、高高翘起的獠牙。

另外,这个字下面还有两个“匕”,这是它曲起来的两条腿。因为是中箭而死的猪,已经没法站起来,所以只能蜷着腿趴在那儿了。

因此我们就可以很明确地知道,彘最初就是指的野猪。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古代豕、彘并不是有严格区分的,豕既可以作家猪,也可以指野猪,反过来彘也是如此,甚至彘后来基本上成为对大猪的称呼,或者有时就直接指代一般的猪了。这个在古籍文献里都能看到。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猪”。

猪——甲骨文(缺)至楷书

“猪”这个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是没有的,说明这个字的出现晚于其他表示猪的字,这是因为这个字涉及到更复杂的烹饪器具和方法,是在生产力上升到一定高度,人们对美食有了更高的追求之后才产生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最早的篆文。

左边是个“豕”字,就是猪最早的标准通用字。而右边那个看上去很复杂的东西是什么呢?

那是一个篆书的“者”字,意为煮,也可以念作煮,猪的发音即由此而来。

最初“者”的甲骨文形象是一堆架在火上的木柴,后来引申为大家围坐篝火,边烹煮食物边聚而交谈。

到了篆文的时候,它的字形已经更倾向于表示的是类似于鼎的煮肉食器了。

再后来,“者”演变成现在的字形,豕也演变为反犬旁“犭”,于是“猪”字就最终定型了。

也就是说,“猪”原来指的是烹煮的猪肉,后来就变成对于“猪”这种动物的称呼了。

“猪”本来是最晚出现的表示猪的汉字,却最终成为现代汉语中唯一表示猪的常用字,从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应该归功于吃货们的强大力量呢?

最后再来说一说日语。

日语里猪的汉字写作“豚”,读音按照日文固有叫法读作“ぶた(buta)”。同时日文里也有汉字“猪”,读作“いのしし(inoshishi)”,指的则是野猪。

日文原本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日语的汉字和假名都是隋唐时期通过遣隋史、遣唐使带回中国汉字后沿用和改造而来。

汉末以来,“猪”已经成为主流,而“豕”、“彘”已经很少使用,豚则至少在唐宋时期仍然常用

(比如唐代王驾《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以及陆游的那首著名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日本人将“豚”和“猪”这两个字带回去也是顺理成章的,只是为什么家猪用“豚”而野猪用“猪”,这个就难以考证了。

豕shǐ,统称

彘zhì,被箭射中的野猪

豚tún,小猪

猪,古称豕

日语里猪=野猪,豚=家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