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漕运总督与江苏巡抚,哪个品级更高、权力更大?

 茂林之家 2022-07-29 发布于湖南

漕运总督与江苏巡抚哪个品级更高、权力更大?这是读者私信留下的一个问题。对此御史结合清代的官制,以及这两个职务的特性,进行一番简单的对比。

先来说品级问题

漕运总督的驻地在江苏淮安,江苏巡抚的驻地在苏州,因为同在一个省,所以比较起来相对容易一些。不出意外,很多人都认为漕运总督与江苏巡抚的品级是一样的,都是正二品,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

漕运通俗地讲就是水运,自明代开始开会通河,始罢海运、陆运而为河运。将沿江沿海之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八省征收之粮米,由水路运往京师。

清代的漕粮每年额定征收400万石,除了折色以及存留地方之外,大约有300万石运抵京城,以供应在京八旗与文武官员的禄米发放。故漕运通则京城稳,漕运不通则京城乱。

漕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顺治二年设漕运总督一人,驻扎淮安,管理八省漕政,凡八省经理漕务之文武官吏皆受其节制。

清初时期,漕运总督为正二品官,若兼兵部尚书者为从一品,与各省总督同级,并授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相关的文献记载来看,从顺治朝一直到雍正朝,漕运总督始终是与各省总督平行的,仅有极个别的不兼兵部尚书衔。

康熙二十一年,朝廷形成一个定制,规定每年漕粮征收完毕起运北京时,漕运总督要要随船北上,一路视察运道险易,察核沿途徇私渎职之漕政官吏。粮船抵达天津后,漕运总督下船由陆路入京觐见述职,而后回淮办理下年之漕粮征收起运事宜。

漕运总督一年一觐见这个制度被严格执行,所以皇帝对漕运总督向来知根知底,可以归入心腹大臣的行列。

乾隆十八年,乾隆帝对漕运总督的官制进行了一些调整。他认为漕运总督以及河道总督是专管一面的大员,并无地方行政之责。因此将原先的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改为兼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清初时期漕运总督与两江总督平级,略高于江苏巡抚。乾隆十八年以后,漕运总督与江苏巡抚平级。不过也不绝对,自嘉庆以后,也有不少人漕运总督是加兵部尚书衔的,但这并非常态。

再来说权力问题

品级问题很好梳理,而权力对比就要复杂一些。漕运总督就好比是现在的部长,江苏巡抚是省委书记。前者是专管某一方面的,后者是负责一省具体政务的。但两者多少又有一些公务往来,既涉及到赋税征收与管理,又有地方人事上的交集。

至少在乾隆以前,漕运总督的权力是要高于江苏巡抚的,毕竟清代官制中就有一个大的原则:品级与权力是挂钩的。这就好像两江总督与江苏巡抚一样,只不过漕运总督与江苏巡抚交集的地方不多,差距十分细微。

从晋升的层面而言,乾隆朝以前,漕运总督的仕途升迁也有优于江苏巡抚,如果晋升的话,一般都是调任六部尚书。而各省巡抚直接升任尚书的情况并不多见。

乾隆以后,随着漕运总督品级的下降,以及地方事务的繁剧,巡抚的地位得以提升。江苏作为全国最富庶的省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其巡抚的任职要求又要高于一般的省份。

清中期以后,漕运总督以及河道总督的地位下降是很明显的。这是因为乾隆以后国库充盈,朝廷对漕运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道理很简单,清初时期国力尚不足,一旦漕运出现问题,就会出现粮荒。

而乾隆时期,漕运制度已经出现了很多的弊端。时人算了一笔账,一石漕粮运至京城,其价格已经翻了几倍,平均下来一石漕粮的价格可以在京城买到三石。

所以各省督抚为了谋利,索性派人在京城直接买粮充入京师各大粮仓。这样一来就省下了很多的银子,显然大部分银子又会落入各级官员的腰包。

事实上从乾隆朝开始,就有不少人提出要改革漕运。正是有了这些弊端以及朝中的非议,使得漕运总督一职的含金量大大降低。此时的漕督地位权力不及各省巡抚,已经是众所周知了。从乾隆朝以后的晋升情况来看,漕运总督转为各省巡抚的情况比较常见。

更为尴尬的是,漕运事务虽然涉及八省,但又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所以有时候巡抚不卖漕督面子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尤其是晚清时期,各省巡抚几乎都是一方诸侯,就更不会将漕督放在眼里了。

清末官制改革后,漕运总督也是首先被裁撤的。光绪三十年,漕运总督改为江淮巡抚,仍驻淮安,以江宁布政使所辖之四府、二州归其管理,与江苏巡抚分治江苏一省,仍归两江总督兼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